並非古物就是國寶

黎時潮
1K 人閱讀

在臺灣,故宮博物院這個機構,其實是個尷尬的存在。

首先,故宮藏品主體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國子監等清王室舊藏,另有部分屬於二戰後日方歸還文物、國家編列預算自行購置、接受各界捐贈等。乍看之下來源甚為多元,但無可否認絕大多數藏品來自清王室,因此八旗文化出版社總編富察在臉書發文表示:故宮博物院實該正名為「清室收藏之紫禁城博物館」。

明代青花瓷傳承並未中斷

不過,富察此文關於青花瓷的說法問題很大。元代青花瓷盛行之後,這門生意已經成為全球貿易鏈重要的一環,雖然明朝和中亞間陸路貿易斷絕,但鄭和出航之後,海上貿易之門開啟,鈷藍釉料供應並未中斷,所謂「蘇麻離青」是也。只是明朝剛建立時,洪武、永樂兩朝皇帝喜歡色澤鮮艷的彩瓷,青花瓷發展略為停滯;到了宣德時期,在皇帝喜好與獎勵下,宣德青花瓷,至今仍屬古青花瓷中的精品。於是宣德後,明青花重新回到全球瓷器供應鏈中,而非富察所說「成化年間才開始重新生產青花瓷」。(參閱《從景德鎮到 Wedgwood 瓷器》)

至於周杰倫〈青花瓷〉一曲,作詞者方文山混淆了五代宋「青瓷」與之後的「青花瓷」;實際上,後周世宗柴榮所謂「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指的是汝窯青瓷,故宮藏品「北宋汝窯青瓷水仙盆」才是雨過天青一語所指。這種低調內斂的器物,和後世青花瓷根本就屬於兩種美學體系。由於富察並不清楚兩者差異,才會被方文山歌詞誤導。

其次,故宮博物院的名稱一看就是黨國遺緒,藏品更是以中原文化圈的遺物為主,當臺灣人越來越想彰顯臺灣主體性時,此機構該如何存續?更何況,主要藏品來自劫奪清王室收藏,廿一世紀後,在埃及古物最高委員會主席札希哈瓦斯(Zahi Hawass)的大力提倡下,「古物返鄉」運動早已蔚為風潮;如果未來中國政府強力要求歸還,該如何面對?

可沿用英法美等國博物館的說詞

受古物返鄉運動影響最深的,當然是大航海時代的主要掠奪國,於是2002年大英博物館聯合法國羅浮宮、美國紐約大都會等三十多所世界知名博物館發表共同聲明,主要論點是:無論獲得文物的手段是什麼?歷史就是這樣,不能用現在的價值觀評斷過去的行為。而且,這些文物的價值非一國一族可以獨攬,而是屬於全人類,只要保持公開,讓大多數人皆可親炙,實無繼續追究所有權之必要。

更有學者喬納森唐斯(Jonathan Downs)在他《羅塞塔大發現》(Discovery at Rosetta) 一書末章〈驕傲的獎杯〉中認為:十八、十九世紀時,許多古物在原生國並未受到重視,而是隨意棄置在荒煙蔓草間,這些殖民帝國的掠奪雖不可取,但至少讓這些古物受到重視與保存;否則,如果沒有法軍侵略,羅塞塔石碑可能還是繼續鑲嵌在當地的牆壁中。

這些說法當然相當滑頭,但可以讓故宮借鑑,未來真遇到中國索討,修改修改這些說法懟回即可。

這次的器物毀損事件,其實又是政客作秀而媒體造亂的又一例。

古物修復是門大學問,也是各處博物館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根本司空見慣;十一月1日故宮新聞稿稱「歷年來送修359件」,就知毀損修復,本就是博物館日常工作之一。

此外,媒體動輒使用「國寶」一詞,也是不明事理,只顧聳動驚人的結果。

古物也分等級,並非全為國寶

多數人都知道古蹟有分級,卻不清楚文物也有分級。依照《文資法》第65條:「古物依其珍貴稀有價值,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及一般古物。」

在故宮藏品中,列入國寶的非常少,例如毛公鼎是因銘文的歷史價值入列,北宋繪畫三巨構: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則是以美學價值,以及在水墨山水畫傳承歷史上的重要性而列入。至於一般大眾熟知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因其除了工藝巧思外,並無太大歷史價值,故只列入重要古物。而清朝皇室的日用器物,宮廷畫家受命作品,像是郎世寧的畫作,多半都只列入一般古物。

這次毀損的「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康熙款暗龍白裏小黃瓷碗」、「清乾隆青花花卉盤」,目前只是列冊管理,因為藏品數量龐大,還沒輪到最終審議,仍然「暫列一般古物」。但也由此知道,這三件並非什麼獨一無二或者藝術價值極高的物品。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有人用2018年佳士得拍賣的「清乾隆青花蠶紋壽字盤」影射故宮「清乾隆青花花卉盤」恐遭掉包非真品,已被人直指其非。說實話,真要掉包,現在哪有戒嚴黨國一體時期容易?如果真的存在這種狀況,仔細盤查下去,誰會比較難堪還說不定;我只確定,絕對不會是現在的執政黨與吳密察院長。

對我來說,故宮的意義只是,高一那年翹課去看范寬〈谿山行旅圖〉,在只我一人的展廳內,從中午待到閉館,一直看這幅畫,感受造物之雄奇與藝術之美。相較之下,這些皇家日用的杯盤碗碟,實在不足一提。

即使在米其林三星餐館,送上桌的碗盤不見得都用來裝菜,也有可能只是讓人吐骨頭、菜渣的;請別濫用「國寶」一詞,真正的國寶沒這麼多。

留言評論
黎時潮
Latest posts by 黎時潮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