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速修訂《公交法》,制衡零售市場大者恆大

藏紅花
447 人閱讀

超市龍頭全聯上月底宣布收購大潤發,取得法國歐尚集團、潤泰集團所有股權達95.97%,推估交易金額達130億元,一舉跨足量販通路。全聯近幾年不斷併購,從最早的66家併購成今日上千家規模,劍指才剛併購頂好超市的家樂福,台灣的零售業進入大者恆大態勢,但也凸顯在財團的併購下,消費者面臨的是零售市場被壟斷的局面。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以數字觀察,目前台灣的零售產業結構將社區生鮮超商歸類為「超市業」,超市業的整體市場在2020年的規模達到2299億元,其中全聯的市佔率超過百分之50%,來到60.9%的規模,第二名的則是頂好的5.9%。而像家樂福、好市多這類的綜合賣場被歸類為「量販業」,2020年市場規模是2287億元,其中好市多市佔率42.8%,家樂福32.3%,第三名是大潤發的11.7%,其次是第四名的愛買4.6%。

超市、量販雙跨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很清楚的明白,超市業的龍頭全聯,想跨足量販業的市場,因此選擇了併購量販業第三名的大潤發作為起手式,而量販業的家樂福要跨足超市業,所以併購了超市業的的第二名頂好,不同領域的霸主都想跨足另一個零售市場,因此都不約而同的以「併購」作為切入點,顯而易見的是,在規模經濟的驅使下,「併購」成為他們的首選方式。

這些併購的工具當然是錢,但最可怕的是,這些零售業龍頭中,快速崛起的全聯,完全不靠證券資本市場的操作,它不走股票上市櫃的公開發行模式,你看不到他完整公開透明的那本年報,只能以每家店的營收來粗估全聯的整體營收,約在一年一千億規模,經濟部的公開發行資料,顯示全聯的股本才30億,假使全聯走IPO路線,恐將成為台股EPS之王!

相較於其他零售通路商,以上市櫃公司的型態,向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瘋狂展店,並打敗對手的模式,全聯根本用不上!美妝通路寶雅,2002年上櫃,快速從資本市場獲得現金快速展店,打敗同性質的美華泰、名佳美,甚至威脅屈臣氏的地位。藥局通路大樹,2016年上市,走的是寶雅模式,從67家到209家只花了5年的時間。全聯呢?23年從66家擴展到上千家,股票卻堅持不上市,雖然慢,但是滿手現金,打到有外商入股的大潤發、家樂福都得對他敬畏三分,這是本土全聯最厲害的地方。

當然,不管是誰併誰,都凸顯出所謂的「超市業」和「量販業」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佈局全通路才是王道,跨產業別的經營,變成台灣零售業不得不切入的方式。家樂福去年底收購199間頂好Wellcome超市以及25間Jasons超市,深耕經營社區型超市與頂級超市;全聯近期也在南港開4,000坪首家旗艦店,除超市外,其餘空間租給全國電子、金玉堂、鞋全家福等業者,滿足一站式購物需求。儘管看起來民眾的購物方式與賣場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但深入了解這些賣場,才驚覺我們的日常零售消費,完完全全被壟斷!

誠然,排除競爭、壯大自己,是企業的本能,也是永續經營的關鍵要素。但民主社會對這類「大者恆大」,甚至「贏者全拿」的局面,使市場領導者取得寡占或獨占的市場支配地位本就有制衡機制,反壟斷法的任務並非阻止企業變得「強大」,而是要避免「強凌弱、大欺小」這一類的行為。

全聯併大潤發、統一宣布買進家樂福股權,兩大零售業併購案刻正進入公平會作審理中,公平會主委李鎂雖說兩案併購成功是否構成反托拉斯,要視結合後的市占率若達到無競爭情況,才屬獨占。但筆者認為,在前述「超市業」和「量販業」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的情況下,實應召開會議,將零售業中行業別的界定做清楚劃分。

強凌弱、大欺小

舉例來說,全聯將賣場擴展為4000坪,其販售品項不亞於一般量販業;而家樂福併購頂好,招牌都換成家樂福,又應如何界定社區小型家樂福是否應是為量販店?這些隨消費行為發展的擴點趨勢,都應該重新檢視,以規範出新的市場界定,否則一味以過去的區分方式,判定是否形成獨占與寡占,恐將造成財團割據零售市場,民眾面臨投訴無門的局面。

一個國家的進步需要仰賴與時俱進的法律,後疫情時代讓民眾的消費習慣出現大幅改變,電商的崛起、傳統市場的萎縮、零售業的洗牌,都讓法律規範的與時俱進變得必要與迫切,正視零售業區分行業別對《公交法》帶來的影響,並進一步規範修訂,才能保障民眾免於零售市場被壟斷的危害。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