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大停電,擘劃國家能源總規劃已刻不容緩

吳建忠、林威志、吳瑟致
1.8K 人閱讀

3月3日全台大停電,讓台灣一度以為缺電問題再次浮現,不過,經過調查後,確實是人為操作疏失導致;縱然如此,對民生帶來的影響,以及地方民怨,政府確實有責任給予國人合適的回應。

台電高層為此辭職下台,這是針對督導不周的行政慣例,而且王美花部長也自請處分,外界無限上綱的要求及謾罵實在沒有必要,對台灣來說,更應當思考如何檢討維護電力安全的流程及整體用電規劃,畢竟這攸關民生及經濟發展,更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大停電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民進黨上任以來,以改善「能源安全」為能源改革的推動重點,相較於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將電力供給單押在核能發電,輕忽電廠及電網的改善,如今全台大停電,正好凸顯台灣長期以來電力輸送網路、基礎設施韌性不足的問題。

去年底進行四大公投,其中「重啟核四」與「三接遷離」都是關係到台灣的能源布局,所幸投票結果顯示,讓台灣可以同步於國際能源轉型的趨勢,「不同意票」高於「同意票」,顯示國人對台灣朝向能源轉型發展的認同。

穩定供電確實影響著產業經濟發展,找出能源與環保之間的平衡方案,這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尤其是長期面對南電北送的問題,在核四不可能重啟的前提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正是符合台灣能源長期發展的對策。

能源政策不僅是中央問題,地方也責無旁貸

當然,政府不能迴避停電問題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傷害。該如何克服,除了技術上改善之外,提出具前瞻性的能源政策必須有可操作性,這不只要由中央來推展,也必須從地方的角度來去思考。從近幾次的停電經驗,台灣的整體供電系統必須有完整性的改善,特別是「風險管理」及「供電韌性」,以及建立有效的「能源供輸及配置機制」,以避免因為人為疏失導致單一事故,卻造成全國性、區域性的供電衝擊影響。

現實來看,產業發展存在地方性及群聚性,台灣每個地區都有其特殊的產業結構,當要研擬能源與產業的任何備案或方案時,不能以單一面向來討論,必須融合國際、區域及中央地方的各種視角,這更不是開個高層級的能源會議,或設置能源指揮官就能輕易解決,而必須有完整的政策思維,也就是展開更具創新的治理模式。

能源議題的面向相當廣,不僅關乎民眾生活使用,也不只是涉及產業發展,更對於國家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當前的國際情勢,幾乎都會衝擊到能源供給的穩定,單就近期爆發的俄烏戰爭,就可以衍生出俄羅斯的天然氣問題,這對全球的能源供需勢必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從台灣一再出現停電的事件來看,政府當然需要對內究責,但檢討「國家整體用電」情形,以及提升全台能源基礎設施的「韌性」,相當重要,而這有賴於「前瞻性治理」的「能源政策思維」;換言之,涉及到能源政策,不是只有涉及經濟部的主管業務,必須有跨部會的治理思維,包括國發會、國安會等單位都要有相應的角色與功能,例如國發會必須就國家能源議題有長期的規劃,國安會則需要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待能源穩定對策。

持平而論,這場全台大停電雖然是人為操作不當所引起的,但是這樣的疏失確實也對國我政府的能源政策敲起警鐘,如果就當前台灣所面臨的區域威脅來看,這次停電事件已是嚴重的國家緊急狀態,不是嗎?如果從地方治理的角度來看,這次的停電也凸顯出中央地方在用電督導上的失靈,不是嗎?基於此,政府應當從這次的偶發事件中記取教訓,痛定思痛找出真正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從前瞻治理的角度進行跨部門的治理調整,在決策圈內納入對於能源、產業、地方發展、安全的思維,上述所提及的單位更是需要。

中央不能只由經濟部主其事

最後,政府團隊應當有動態調整。一來避免組織運作過久,而出現行政僵化的問題,其次,必須擺脫對於重大議題過度依賴的現象,而必須有走向進步的政治高度,就算曾獲得高度的施政評價,仍要保有施政的活力及創新,否則這次大停電事件所凸顯的根本問題恐怕還會再出現。

所以,本文建議經濟部、國發會及國安會都應該列入國家能源發展的權責單位,從各自所賦予的功能來提出支持台灣長期發展的能源規劃,同時需要融入具地方治理的經驗與思維,並由總統及行政院長來統籌領導,擘劃國家整體能源方向,不要等到選後才來進行內閣調整,而是現在就要整頓準備,且是刻不容緩。

留言評論
吳建忠、林威志、吳瑟致
Latest posts by 吳建忠、林威志、吳瑟致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