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修憲難上加難

胡博硯
302 人閱讀

這次九合一大選,除了要選舉各種公職人員之外,還有一個劃時代的投票就是憲法修正案的複決,這次憲法修正案的複決,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的規定必須要有全國投票權人過半數的同意才能通過,這比還沒有修正之前的公民投票法的門檻還高,因為這個數字是961萬9697票,比起蔡英文總統當選票數高,此前就被認為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最終這次公民複決總共有1134萬的選民投票,投票率為百分之五十九,單看這個投票率是超過百分之五十,但是出來投票的人卻並非每個人都支持複決案。反而在這一千多萬人當中564萬人同意但有501萬人是不同意的,就這結果來說其實出乎意料之外,換言之,這個複決案不會過是意料之中,但這個複決案反對聲浪如此之高卻是意外。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憲法修正案複決之因

推究原因,大概幾個,第一宣傳過度消極,各黨忙於選舉,雖有宣傳多是配合選舉,民進黨宣傳力度最大,但也是配合選舉的進度,所以變成選舉的配角。而國民黨的宣傳更顯零星,韓市長最後的網路宣傳反應頗佳,但是否能達成宣傳效果不無疑問,所以這些宣傳無法深入泛藍民眾心理面,泛藍民眾一般來說對這個議題其實不了解,更會對連結年輕選民就是對民進黨比較有利。

由於本次修憲案為四個政黨均同意的議案,於立法院當中缺乏反對的聲音,沒有反對的聲音也就沒有討論,沒有刺激,這樣沒有爭辯,所以在社會上也就不容易讓大家注意,不像2018年的幾個熱門議題一樣,不想注意到也難。而對一般民眾來說,又不能理解到20歲與18歲到底差異性在哪個地方,對該議案,了解不夠多,例如很多人不知道被選舉權,雖然也是18歲,但可以依據法律最另外的限制,例如我們目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24條還是規定了公職人員的歲數限制,想要當直轄市市長還是要30歲以上,你想要當候選人還是得23歲,但這件事情似乎很多民眾就沒有了解到,以至於就有錯誤的思考。

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次的複決很明顯受到選舉影響很大,這次的選舉民進黨大敗,懲罰民進黨的氛圍很明顯,所以連帶的複決案也是受到影響。另外,其實這次的修憲過程,立法院的討論其實民眾就沒有很熱烈地關切,最終十八歲公民權案推出來後,又因為議題過於平淡,當然就引不起注意,得到如此結果,似乎也不需要太過驚訝。

複決案失利後,雖然有NGO團體想要透過憲法訴訟來解決問題,筆者以為這不可能,因為憲法的立法者人民已經明確拒絕修改憲法,如何以透過解釋憲法的方式來十八歲的套呢?此前筆者跟很多學者曾主張無須修憲也可以解釋,因為憲法規定的二十歲乃是最低要求,但無奈此一觀點立法委員不接受,所以提出此一修憲案。

當初筆者也以為,倘若修憲案過於單純,人民很難有感應,因為太冷感不夠激烈,但修憲的最大難題不在複決,在於立法院很難有共識,未求得共識,所以退而求其次,推出一個比較一般的修憲案。我們現在的狀況就是如此。事實上,我認為立法院這次的狀況就是為修憲而修憲,其實本就立法委員成立修憲委員會,雄心壯志想修憲,多位委員提出不同的版本,無奈很難有共識,但為求交差,十八歲公民權就成為了唯一可以過的案子,最後結局如此,當時已經注定。

而如此之高的修憲門檻,為世界各國少見,但要強調的問題是,當初修憲者就是打算不要隨意變動憲法,這也是無奈結局,要說門檻高,美國修憲門檻也高,必須要有四分三的州議會通過,你覺得這個門檻會比我們的門檻低到哪裡去?美國每次修憲通過,都是要掌握特定的時點,或許就是一個憲政時刻。而門檻如此之高,其實就是希望要凝聚全國共識。重點都不在門檻的問題,重點都在修憲的時間點的問題。我們得必須要尋求一個我們自己的憲法時刻,各政黨凝聚共識,而非走過場的交作業。

這次的修憲失利後,等於打臉各黨,往後要再提修憲案,恐怕得再尋求時機,積累政治動能。雖然有論者認為,如果體制內修憲無法成功,那我們是否要放棄這部憲法,直接尋求制憲之路呢?筆者以為,這點不失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只是這裡也必須要面對,那這部新的憲法也要有共識,也要有民主正當性的問題,這裡也是要凝聚全國民眾的意志,以及等待那個時機點的到來。

留言評論
胡博硯
Latest posts by 胡博硯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