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院選舉後的日本情勢與安倍留給世人的遺產

陳威臣
661 人閱讀

雖然不意外的自公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勝,但自民黨幹部們個個卻都表情凝重,包括岸田首相在內,毫無開心之意,這次的選舉居然是在前首相遭暗殺身亡之中結束,的確是讓人感到難過。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這是日本戰後憲政史上最令人衝擊的時刻了,沒有人預料會是這樣的結果,但這兩聲槍響卻也引起日本政界的質變,相當程度的影響了悲劇發生後兩天的參議院選舉結果,不但提升了選舉的投票率,自民黨也單獨過半,只是黨內極具影響力的安倍前首相已不在人世了。

兇嫌的目的為何?在選後仍為各界所關心,日本警方與檢調也仍持續偵辦,務必要將真相釐清,但選後的日本政情,在原本的支柱驟逝之後,仍待重整。選前原本預估自民黨在受到變種病毒肆虐而疫情再起、俄烏戰爭導致物價上漲通膨嚴重等影響下,雖然與公明黨仍能維持過半態勢,但頂多只能維持原有的席次(自民55席、公明14席)的態勢。

安倍猝死對選情的衝擊

然而受到安倍前首相遭槍擊身亡的影響,投票率比起上屆增加了約3%,而自民黨的席次一舉奪得63席,在125席改選席次中單獨過半,此外保守右派的政黨席次都有相當的增長,且自民黨內強硬派趁勢而起,不少青壯派議員紛紛高喊繼承安倍遺志,這都讓未來日本政府在面對外界挑戰時,態度更加強硬。

這從賴清德副總統得以訪日即可看出,原本在安倍前首相過世後,外界擔心台日關係會有相當大的衝擊,不過岸田內閣居然發給賴副總統簽證,在賴副總統抵達日本、前往安倍邸弔唁致意的同時,岸田文雄總理同時也在首相官邸舉行記者會,宣示他將會繼承安倍路線,並且會展開修憲等議題。

之所以岸田首相會如此的宣示,主要還是在同意修憲的四個政黨(自民、公明、維新會與國民民主黨)總席次,在這次選舉之後加上原先非改選席次共為177席,已超過2/3的發動修憲門檻。接下來就將要與支持修憲的政黨展開磋商,畢竟各個政黨對於修憲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自民黨的四個修憲主張

自民黨在選前提出了四個修憲方向,第一是自衛隊入憲明記,解決自衛隊遭質疑違憲的問題;第二是為了在日本面臨緊急狀況時,國會與內閣能擁有更大的權限,得以迅速地面對;第三則是因城鄉差距、人口減少的狀況,導致在參議院選舉時,部分的縣份人口不足以支撐單一選區席次,必須要合併鄰縣選舉,為此需修改憲法,解決這個問題;最後是擴大教育支援的規模,健全教育資源,並且納入私校學生的補助。

這四大修憲方向,並非各政黨都同意,像是公明黨對於自衛隊入憲,就採取謹慎保守的態度,也因此雖然修憲四黨席次達到可發動修憲,但對於岸田內閣的考驗才剛開始,況且在國會發動修憲後,還得進行公民投票並過半同意才能修改憲法,所以修憲一途仍有相當的挑戰需要岸田首相一一化解。

除了修憲之外,本屆女性議員當選者也是歷年最多的29位,由於日本長期一直被詬病男女不平等,尤其在政治上男女議員人數差距更大,在剛公布的性別平等排名上只有116位,雖說本屆參院改選125席中只有29位女性,但已有些許進步,對於過去安倍前首相時代,期望能在2025年之前提升女性候選人比例達1/4的目標,也稍稍地向前一步了。

在這次的改選之後,保守右派佔大多數的態勢已形成,而自公執政聯盟的穩定過半,對於未來沒有國政選舉的三年,可說是高枕無憂,然而岸田文雄首相未來的執政態度,是否會因安倍前首相遭刺身亡而轉為強硬,進而形成「岸田一強」的黨內唯一,仍有待觀察了。

派閥是否重組值得觀察

再者,對於自民黨內各派閥而言,安倍派(清和政策研究會,簡稱清和會)的動向,更受到矚目。目前擁有94席眾參議員的清和會,是自民黨內人數最多的派閥,安倍晉三身為這個保守主流派閥的領袖,更曾擔任過8年8個月的首相,自然是對黨內擁有相當的影響力,即便是現任首相岸田文雄,都特別成立一個政策相關的會議,並敦請安倍擔任最高顧問。

本屆的參議院改選,安倍派35位參議員之中,有14位任期結束須改選,不過有兩位沒有參選連任,其中東京都選區的中川雅治退選後,支持前偶像女星生稻晃子參選。選舉結果出爐之後,12位參議員全數連任成功,而生稻晃子也順利當選,可以說安倍派目前在席次上,並沒有太多變化。

然而這次自民黨的新任議員增加,這些議員除了部分是派閥所推出之外,其他的新人就成為各派閥爭取的對象,在安倍派少了陣中領袖之後,派閥內已無如安倍前首相般,足以服眾人者來領導,這也讓人憂心安倍派能否繼續維持,或是因此內鬥而分崩離析,被其他派閥所吸收。

派閥成員們也擔心走到這一步,因此很有可能暫時會演變成集體領導的模式,藉以阻止派閥內鬥與解體,對安倍派而言,維持派閥的運作,維持安倍前首相的意志,是首要的目標,不過安倍前首相所留下的政治遺產,將會影響未來數十年的日本,在日本的近代政治史上,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2012年12月重回首相寶座的安倍晉三,隨即推動了安倍經濟學,也就是寬鬆貨幣政策、擴大國家財政支出與促進民間投資的安倍三支箭政策,綜觀這10年來,除了疫情影響之外,的確相當程度的促進了日本的經濟復甦,帶領日本走出失落20年的陰霾。

在外交方面,安倍主政期間推動了「地球儀外交」,足跡踏遍了世界80餘國,並與多國元首建立了相當親密的關係,進而提升了日本的國際能見度與影響力,此外,安倍很早就洞悉美中對抗的態勢,因此主政期間便極力與美國保持同盟關係,並率先將「亞太地區的安全保障」提升至「印太地區」,拉攏印度及東南亞國家,形成對中包圍網,藉以突破中國的一帶一路。

即便從首相一職引退後,繼任的菅義偉與岸田文雄,其背後的外交政策,也都有相當強烈的安倍身影,在現今這個混亂的國際局勢之中,更顯難能可貴,雖然安倍已離世,但對現任的岸田首相而言,親美抗中以及維持民主同盟的友台態度將不會改變。

至於防衛政策, 除了讓自衛隊入憲之外,安倍前首相過去積極推動的,就是將日本的防衛費用提升至GDP2%(10兆日圓),目前日本的防衛費用約為5.4兆日幣(1.2兆台幣),雖然比起2012年民主黨時期的4.7兆增加許多,但面對中國的威脅、與俄羅斯的關係日益緊張、以及北朝鮮的窮兵黷武,都讓日本現行的防衛體制壓力倍增,因此增加防衛費用是必要的做法,但財源如何取得則是岸田內閣必須解決的挑戰。

除了國防外交與經濟之外,安倍前首相任內所提出的「地方創生」,不但成為解決城鄉差距的良方,這四個字連台灣民眾都朗朗上口,可見其政策之成功,這些安倍前首相所留給我們的遺產,不但會持續影響日本的走向,他的功績也將為後人所緬懷!

留言評論
陳威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