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舒緩,全民關注焦點幾乎都已轉往東京奧運賽事,期待台灣隊能有好表現頻頻得獎。已歸化為台灣籍的前烏克蘭韻律體操國手瑞莎,於東奧開幕前的7月21日晚間,特地更換寫有「2021中華隊加油」與奧運標誌的臉書大頭貼,來替我國選手加油,沒想到竟引來許多網路酸民出征,瑞莎隨後留言回應「我只是想要多多支持我們去參加奧運為國爭光的台灣選手們」,遂將大頭貼換寫「台灣加油」。
接二連三攻擊瑞莎,原因不單純
回溯約3個月前,也有黑文指控她空降韻律體操界、挖角選手、募款資金流向不公開的事件,筆者推想對曾經公開說過:「我愛台灣是沒有原因的,認真的愛不需要有原因,有原因就不叫愛了。台灣不是一個很完美的地方,但我就是很想為這裡做些什麽。」的瑞莎來說,這一連串事件一定讓她很沮喪失望。
網路上對瑞莎的質疑包括:「為什麼是『中華隊』?我們的國家叫台灣。」「台灣人並不喜歡用『中華』。」「妳會說妳自己是『中華台北新住民』嗎?」,甚至還用瑞莎的出生地狠酸:「烏克蘭隊被稱『蘇聯基輔隊加油!』妳感受如何?」等,筆者推測這些酸民應該不敢對統促黨與其黨主席講出類似的話,更好奇在台灣民主轉型過程,這些看似正義凜然的匿名鍵盤手究竟曾否有實際起而行的作為?當然也有不少人幫瑞莎說話,肯定她是真心愛台灣,用心幫助台灣體育。
瑞莎先前被匿名批她搶功、空降、挖角、帳目不清等,她第一時間回應相當心碎,後來有學生家長與贊助廠商出面力挺,風波很快平息。但這次的「中華隊」(瑞莎甚至沒用「中華台北」字眼)、「台灣隊」用語之爭議,則觸及台灣藍綠意識形態與統獨政治立場,對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而言,也許司空見慣,容易分辨,但有必要用以苛責一位早有許多具體行動足以讓人肯認愛台的外籍歸化人士嗎?這般的指責,是網路酸民慣性的膝蓋式反應?抑或包藏分化台灣社會(尤其本土派)的統戰伎倆?
沒錯,基於中國壓力,我國在奧會登錄的名稱只能是「中華台北」,奧運選手身上運動服的國籍只能繡上「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也許有許多選手內心也是不忿,但為了比賽爭光,只能默默忍受,這就是政治,就是國際現實。但這次奧運開幕,大家都感受到不同氛圍:於台灣隊出場時,日本負責轉播的NHK電視主播和久田麻由子,直接以「台灣」而非「中華台北」介紹台灣代表隊,韓國公營廣播電視台(KBS)以及MBC電視台主播也是直接稱「台灣選手進場」,原本因用藥被禁賽的俄羅斯搖身改名為R.O.C.,仍可被承認資格繼續參賽。而美國、英國、澳洲等許多國際媒體除了職稱台灣之外,還特別做了台灣為什麼不能用自己名字的報導。
此一現象,除了顯示民主國家的媒體政治包袱本來就遠少於政府與半官方機構,自主性更遠高於獨裁或威權國家外,這些媒體還不無意識到近年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的大外宣,不僅已影響到民主社會的言論自由,也嚴重威脅到媒體的新聞自由,已經開始反制;此外,奧運的會員登錄名稱,也非鐵板一塊,只要拳頭大,隨時可以隨便改。
但回到意識形態與政治立場鮮明的台灣,連媒體也幾乎選邊站,所以,大家不僅可以看到一半政治人物主張繼續使用「中華」,連許多台灣媒體在自己國內播報我國選手的賽事新聞時,都還是「中華」「中華」之聲不斷,而那些攻擊瑞莎用中華隊而沒用台灣隊的鍵盤巨人、行動侏儒,可曾用相同標準去批判這些媒體?如果沒有,那麼特別去質疑瑞莎,會否只是要讓瑞莎這類一直以具體作為愛台灣的人感到灰心而打退堂鼓,藉以弱化愛台者的行動力,或趁機在台灣本土派內進一步藉形式主義搞內鬥,模糊認知,分化團結?
台派重責是說服中間派,而非內部挑撥離間
其實,不管是林夏如所著《台灣的中國兩難》(2019年3月,商周出版)一書,或日本教授小笠原欣幸的《台灣總統選舉》(2021年7月,大家出版),他們的研究結論,都是台灣島民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國族認同比例,已經遠遠超過自認是中國人;而在統獨的立場上,因為來自中國壓力的國際現實,雖然支持台灣獨立的比例已經超過與中國統一許多,而且支持統一的人數明顯遞減(如果加上這兩年的香港快速赤化,很可能遞減更快速),但仍以暫時或永遠支持維持現狀的人數比例居多(兩書作者都引用了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統計數據與分析)。
加上這幾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高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事戰狼外交,反讓美、日、歐盟、澳、加等民主國家覺醒,意識到對中國的懷柔姑息,只會任其變本加厲掏空西方民主與科技技術,因此,開始積極籌組印太戰略聯盟以抗衡中國,而台灣在印太戰略的戰略地位也因此獲得重視,成為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的關鍵因素之一。
從以上資訊或許可以判斷,台灣國際政治地位徹底改變的國際趨勢已然出現,只是還不夠龐大,而且國內氛圍更遠遠不足,所以,最佳時機尚未到來。此時,台灣最需要的是希望有朝一日台灣獨立的台灣人更加團結努力,積極協助壯大此一國際趨勢,使其沛然莫之能禦,同時改變國內氛圍,引導支持維持現狀者轉向,以備時機真正到來之際能及時掌握,讓改變成真,而不是像上述網路酸民或某位習慣掛上美國大學教授頭銜但卻用假名發表文章或投書之人,藉著表面上的愛台,卻一直巡檢挑剔台灣派人士的言論,批鬥真正以行動愛台、護台之人,分化團結,削弱台灣派力量。
- 藍白聯手退回總預算究竟為哪樁? - 2024 年 9 月 25 日
- 國土計畫上路實施會判農地死刑? - 2024 年 9 月 11 日
- 原來柯文哲的新政治是選舉發大財 - 2024 年 8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