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介聲/習近平的「先安內後攘外」?中共戰狼外交意在加強「大內宣」

【鳴人堂】
281 人閱讀
美中阿拉斯加會議。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近年中共推動「戰狼外交」,並利用國內外宣傳機器加強敘事,卻招致國際群起批評與抵制等「反效果」,中共似乎不僅不在意,甚而變本加厲。許多跡象顯示,中共的戰狼作為表面上要「攘外」,但主要目的是藉由激化仇外情緒以求「安內」,控制國內緊張局勢、提供維穩素材。

近期中共戰狼外交持續升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是中共外交領導人楊潔篪在3月中旬的美國阿拉斯加會議,無視起碼外交禮儀之脫軌表現。

在這場中共期待已久、盼能逆轉川普抗中政策的美中高級外交會議當中,楊潔篪在原已商定兩分鐘的開場白,指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以及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的鼻子痛罵美國16分鐘,在國際媒體轉播中,美方似乎猝不及防。楊潔篪等人面紅耳赤、粗野跋扈的「突擊」,把外交對話搞得像幫派談判,也算是創下中國外交史的紀錄。

在外交場域悠遊數十年的楊潔篪年逾七旬,早已是中共外交頭號大佬,向來維持身段靈活溫文和善的形象,在拜登政府首次對中重要會議的開場卻是如此潑辣,顯然是經過中共外交團隊精心策劃,並已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肯定與指令。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對此精確得荒謬的配套。楊潔篪在阿拉斯加會議展現「鬥爭精神」的當天,中共眾家官媒彷彿已經預知,高調報導楊潔篪「嗆美金句」。中國網路電商也在當天迅即上架銷售印有「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等「金句」的服裝、手機殼等商品,官媒也跟上大肆宣傳報導,猶如刻意塑造熱賣風潮、鼓動反美情緒、營造勝利氣氛。只不過三天不到,這些消息已如曇花一現。

習近平鼓勵「戰鬥精神」

習近平上台後,外交政策逐漸遠離鄧小平時代開始約20年的「韜光養晦」,傾向強硬路線,中共外長王毅是主要執行者,並常示範演出。

2016年6月,王毅在加拿大與加國外長舉行聯合記者會,搶答記者向加國外長所提中國人權問題,斥責記者對中國有嚴重偏見,疾言「最瞭解中國人權狀況的不是你,而是中國人自己,你沒有發言權,而中國人最有發言權!」王毅此舉驚動國際,而中共官媒則是擊鼓叫好,只差沒把王毅捧成民族英雄。

如今回顧,王毅在加拿大的這場「突擊」,顯示中共在外交場域橫眉豎目逞兇鬥狠,已經毫無忌憚,對戰狼外交演進史具有指標意義。然而對國際社會而言,已對中共霸權擴張響起警鈴。

中共外交逐漸強硬的作風,被俗稱為「戰狼外交」。所謂「戰狼」名號來自近年煽動民族情緒的中國電影。去年3月《路透社》報導,中共外交官擺出戰狼姿態,主因習近平曾經要求外交官要有「戰鬥精神」。另有媒體指出,迄今已有60多個中國外交官與外交使團,在社群媒體開設帳號,藉以迅速反擊外界對中共的批評。

在楊潔篪赴美引起軒然大波之後,戰狼外交仍持續出招。例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以美國百年前黑奴血淚史批評美國沒有資格譴責新疆問題,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則控稱批評中國戰狼外交是「種族歧視」。

此外,中國駐法使館推文辱罵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的學者邦達茲(Antoine Bondaz)為「小流氓」(Petite frappe),主因邦達茲支持前法國國防部長、國會參議員李察(Alain Richard)等人士訪問台灣。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致函譴責並要求取消訪台遭拒,邦達茲曾經就此推文諷刺中國駐法使館「給你和你的魔鬼們一個大大的吻」。

中國駐法使館辱罵法國學者激起法國輿論公憤,批評中國「撒野」罔顧外交尊嚴。法國《世界報》指出這是「中國使館首次指名道姓攻擊法國學者」。法國跨黨派政要則聲援邦達茲,要求法國外交部傳召並嚴正警告盧沙野。

駁「戰狼」、批「瘋狗」

3月21日,中國駐法使館推文回擊,辯稱邦達茲並非學者,而是「意識形態噴子」,用「小流氓」來回應他也只是「為了避免糾纏」,宣稱「如果真有戰狼的話,那是因為瘋狗太多太兇」,並強調「羔羊外交」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對此,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3月22日表示已要求召見盧沙野,中國使館卻反而回應,盧沙野23日會到法國外交部就歐盟制裁和台灣問題向法國提出交涉。

此外,中共駐瑞典使館於4月9日發電郵指責瑞典獨立記者悠野(Jojje Olsson),與「台獨份子」發表極端反華言論、捏造假新聞抹黑中國,要求立即停止詆毀中國的報導,否則將「承擔後果」。

從2016年以來持續報導台灣與中國新聞的悠野,指控中共駐瑞典使館今年已經發給他四封「威脅性電郵」——此事引起瑞典朝野強烈反彈,瑞典兩大主要反對黨呼籲驅逐中共駐瑞典大使桂從友。

楊潔篪在阿拉斯加會議指責美國,美方發言人當天「戳破真相」,回應不必理會其針對中國國內的戲劇性演出,《美國之音》也指出北京破壞民主規範,適得其反,已經輸掉這場敘事之戰。而中共累計多場戰狼外交,又何嘗不是如此?

然而中共現況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趁著國際舞台打上聚光燈的時候,多演幾齣習近平所強調「中國可以平視世界」的外交戲碼,炒作民族熱情,討習近平「一尊」的歡心,恐怕遠比贏得國際信任來得重要。

當中國外交系統不惜持續與國際翻臉也要維護「安內攘外」的「大內宣」,可見中國國內維穩需求已經遠大於在國際留顏面。這遠非民族自信的展現,而是中共畏懼動亂而鼓勵全面「義和團化」的重要警訊。

作者為管顧公司與趨勢論壇創辦人,前網路與投資高管,曾旅讀波士頓、新加坡。


推薦閱讀:

留言評論
【鳴人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