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法治神話、珍惜運動團結:評黎恩灝《破解香港的威權法治:傘後與反送中以來的民主運動》

何明修
978 人閱讀

從去年七月以來,香港已經淪入國安惡法的統治,說好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提前報銷。連續兩年來沒有合法進行的六四維園悼念晚會與七一遊行,反對派政治人物、社會運動參與者不是身陷囹圄,就是流亡海外,傳媒、教育界出現了整肅風潮。

甚至,只是因為勇於表達異議,香港的「黃店」都會被上百名海關人員搜查、扣押商品。香港迅速內地化,已經越來越接近網民所說「南深圳」。造成這樣的鉅變的原因即是來自於兩年前港府所推動的逃犯條例修正,以及所激發的反送中運動風潮。香港人英勇的抵抗阻擋了那部惡法,但是也讓共產黨暴露出來猙獰的真面目,不惜撕毀「港人治港」的表相,直接將內地的維穩手段移入香港。

在反送中運動暴發的兩週年後,香港人的反對運動不是地下化、隱型化,就是移轉到海外陣地,持續組織離散港人社群,遊說各國政府。民主運動重新整隊,尋找新的戰場,在這個當下,閱讀黎恩灝的《破解香港的威權法治:傘後與反送中以來的民主運動》是具有格外的意義。

作者目前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博士研究生,他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長、民間人權陣線的召集人,在香港過往的反對運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如同掀起台灣太陽花運的學生領袖是來自於「七年級後端班」,黎恩灝就是屬於香港所謂的「八十後」,他們從反高鐵運動、五區公投、中大民主女神雕像事件一路走來,持續激發新一代學生的參與熱情,才促成後來舉世關注的2014年雨傘運動。

黎恩灝有深厚的學運與民運參與歷程,但這一本收錄過往評論文章的合集主要是以觀察者的姿態來書寫,其優點在於冷靜的分析與詳實的討論。作者目前正在攻讀英國法學博士,過往的學術背景則在政治學。這本集發揮了社會科學家最擅長的比較研究視野,作者廣泛閱讀了最新的各種研究文獻,例如英國關於警察執行勤務的報告、聯合國關於以色列軍方屠殺平民的調查、美國人權訴訟的個案分析,這些寶貴跨國的關照都是為了香港民主運動尋找新的出路。

東方明珠蒙塵,淪入黑暗的共產黨控制,是香港人所共同承蒙的苦難,但是世界仍是比許多香港人處境更艱困的民族。這本書提到了新加坡如何沿襲殖民地的法律,打造出用法律管治(rule by law)的統治,以及中國以外的威權輸出個案(俄羅斯、伊朗等)。

打破香港民主運動中的「法治」(rule of law)迷思,這是本書首先要傳達的訊息。過往,香港民主運動一直存在某種特有的認知:英殖民時代儘管沒有民主,但是至少有法治,才因此確保了香港人自由。香港人的歷史使命原先是要帶動中國民主化;如果這個宏大的目標不能完成,至少要堅守一城的法治。逃犯條例之所以激發全城的反彈,就在於香港人不相信中國人民法院的判決,但是他們信任能夠獨立審判的香港法官。

黎恩灝指出,英殖時期的法治其實不如想像中美好,而是保留許多政府專斷的權力,例如《公安條例》,只是當初英國統治者謹慎使用。等到這套法律制度移轉到新的宗主國,各種「有權用盡」的合法手段紛紛出籠,反正共產黨又不像英國人,完全不在意統治姿態是否優雅美觀。

《基本法》雖然規定終審權在香港法官,但是釋法權卻是在中國人大;共產黨自然積極於運用這樣法律漏洞,從被動釋法到主動釋法,逐步重新定義一國兩制。在反送中運動爆發後,甚至中聯辦都可以賦與《基本法》新的解釋,《國安法》更是略過了香港立法的審議程序,直接由中國人大公布。這些案例都顯示,沒有實質民主的法治只會空泛的承諾,商界的財產權肯定會獲得保障,但是人民的政治自由卻很容易就流失。

其次,香港民主運動該如何走,是否要採取温和泛民主派所主張的「寸土必爭」,各種體制內管道要都積極爭取,不放棄各種協商與對話之可能,也是這本書反思的議題。理所當然,在《國安法》下的香港,目前立法會沒有任何一位反對派議員,而且其延任議員的任期完全片面由官方決定,體制內的道路等於是完全封閉,似乎已經不用再討論「寸土必爭」的必要性。

這一本書回顧了從2016年剝奪議員參選資格(梁天琦DQ事件)到2020年泛民議員總辭抗議,香港體制內的異議管道的確是越來越窄狹,為當時各個路線辯論留下重要歷史紀錄。

在威權體制下,反對派要不要參與遊戲規則不公平的體制向來是兩難的抉擇;堅決抵抗固然可以彰顯志節,但是同時也放棄帶來變遷的契機;全心投入也可能正當化不義的體制,甚至淪為被收編的窘境。對此,本書固然看見了「寸土必爭」的盲點,但是卻沒全面支持各種體制外的抗爭策略。

作者強調,反送中運動以來的團結與包融是更為珍貴的資產,尤其當面臨政權暴力的打壓,和理非與勇武展現出來前所未有的相互體諒與支持。無論香港民主運動接下來是採取那一種路線,基於充份溝通所帶來的相互團結是作者最重視的。

香港的選舉管道日益緊縮,從事先的剝奪參選資格,到後來的直接取消當選議員席次。到今年初,中國人大更直接修改特首選舉委員會與立法會的組成,這些措施是宣稱了確保「愛國者」可以當選,共產黨願賭不服輸,直接改遊戲規則。

面對更為險峻窄狹的選舉,黎恩灝拒絕了簡化「議會無用論」,他期待反對派可以透過民主討論建立共識,而不是先入為主地排斥選舉,亦或是毫無批判投入選舉。作者從過參與選舉觀察團,他認為國際監督將是可以努力的方向,反對陣營就算在選戰失敗了,也可以藉機揭露當權者的不法。

黎恩灝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本書另一個亮點在於關於政教關係的觀察。在反送中運動中,許多基督教友積極參與,有些教會投入營救手足、探視獄友的行動。但是香港天主教領導者卻為《國安法》背書,呼應政權的打壓。

南韓、波蘭、菲律賓的天主教會過往都曾與反對運動合作,推動民主化;相對於此,黎恩灝指出,香港的情況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困難。在港英時期,天主教就是高度依附殖民政府;在晚近,梵諦岡領導者企圖與中國共產黨修好關係,也因此導致出保守的教會領導。

香港民主運動被迫進入中場休息時間,下一回合的交鋒不確定將何時展開。在這個時刻,檢討過往的運動得失,將會是有意義的知識介入,能及早規劃未來的路線。這一本書指出,反送中運動採取了「國際現實主義」,攬炒的實作往往被簡化成為爭取西方大國制裁中國,遊說的對象是官員與議員,而較少與國際公民社會接觸。

在川普總統時期,香港人感念美國政府的支持,香港「川粉」的現象更讓許多自由派與人權團體感到困窘,甚至引發反感。與此相關的另一個議題在於「左翼的失語」,香港既有的學運與社運組織很難在反送中運動找自己的地位,在雨傘運動之前「左膠」已經是被攻擊的對象,在反送中運動的語境中,這個詞幾乎等於是罵人的髒話。

作者注意到這樣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既有組織無法因應突如其來的運動風潮,一些看似具有左翼色彩的抗爭行動(三罷、新工會、黃色經濟圈)反而是由網路素民所發動的;另一方面,若干既有的左翼訴求,例如反歧視,卻被用來打壓抗爭運動。

黎恩灝期待能夠重振香港的「左翼社運」,打破失語狀態,以公民社會的行動強化民主運動的訴求。但是其更為具體的手法仍有待進一步的闡釋,尤其是當前香港人運動已經存在各種不同發展方向之討論。

舉例而言,以美國為根據地的流傘(Lausan)高舉國際左派的旗幟,他們希望香港運動能採取反帝國主義的第三世界解放運動傳統,以勞工階級為運動主體。流傘參與者鮮明地支持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也主張全面廢除警察(police abolitionism)。

這樣激進訴求或許在西方學院左派會獲得掌聲,但是肯定會嚇壞了許多支持民主的香港中產階級。相對於此,本書作者所揭櫫的立場或許可以定位為中間偏左的溫和路線,而這種路線所意味的策略,將會有許多可以討論的空間。

總之,《破解香港的威權法治》是一部充滿詳實、分析深刻反思的重要著作,關切香港前途的讀者肯定會獲益良多。從台灣的角度來看,香港民主運動的確是面臨更為艱困的處境,因為其對手是日益壯大的中國共產黨,相形之下,國民黨的戒嚴統治似乎看起來脆弱許多。

在過往,台灣民主運動歷程中,也出現各種路線辯論(例如「雞兔同籠」、「地方包圍中央」)等,但是就其討論深度與知識含量而言,遠不及當前的香港。上天賦與了香港人更艱困的巨大挑戰,也因此我們可以期待更多精彩的著述之產出,共同貢獻於全球的知識對話。

留言評論
何明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