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北投其實很不天龍國

王聖芬
651 人閱讀

台灣每兩年一次大選,常常是前一年地方選舉、緊接著兩個月後過完年,總統大選起跑。別的行業是淡旺季,我們是淡旺年。

2022年,我的輔選區域正好在士林北投,一個跨過基隆河、依傍淡水河,且無法用小中國地圖來分辨東西南北的選區。

是台北,也不是台北

輔選的第一要務是認識環境。有別於以往熟悉的台北市南邊,士林北投的路,還有廣闊的土地,一開始真讓我暈頭轉向。

基隆河以南的台北南區,以幾條主要幹道劃分;但在士林北投,是以山系與河流來區隔次分區。士林從河岸起算,分為社子、後港、街上、芝山岩、蘭雅、天母、陽明山等七個次分區,總共五十一個里;北投則是由北至南,有關渡、大屯山、陽明山竹子湖、新北投、舊北投、唭哩岸、石牌等七個次分區,共四十二個里。

光是聽次分區與里數量,似乎不足以形容士林北投地域廣闊。那麼,讓我們沿著延平北路往南走,來到大同區的大龍峒,這裡和社子葫蘆堵是同一個生活圈。大同區有二十五個里,數量為士林的二分之一,里長的年節禮品,可用三個小時騎腳踏車分送完畢。

1949年國民黨南渡來台,歷史因素下的維安需求,軍事與國安單位在全區錯落分佈,限建令也讓士林北投的屋宇普遍低矮,老社區道路狹窄。比如士林捷運站北邊的舊佳里,里長曾在會議中言及,里內許多道路窄到連救護車都過不去;又比如車隊掃街時經過的聖山里至岩山里,小路兩旁遍布的農田與矮屋,很難想像這裡跟天母圓環是同一個行政區。士林北投基礎建設不足,也是台北最容易淹水的區域,今年10月16日颱風天,曾經為基隆河廢河道的後港里通河東街二段,因為排水不及,地下室淹水、損失慘重。這都是台北市中心的居民無法想像的。

士林北投是台北少數有聚落的選區。選舉時,我們來到北投農禪寺後方的小社區,這裡屬於頂八仙,道路彎彎繞繞,若無人帶路必定迷失方向。士林北投有好多山上的里,湖山里長的美味餐點,熱情招呼的公館里長,都令人難忘。這里還有台北最重要的涵水箱,曾經在結束某個宮廟餐會行程後,遠遠的望見北投焚化爐、五分港溪,眼前是一大片稻田,夕陽餘暉下,洲美平原原來那麼美。

洲美平原。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不是只有光鮮亮麗的地方才是台北。士林北投門牌是台北,但地理景觀、人情淳厚、農特產品,都帶著泥土與河水的芳香。綜合起來,他是一個四成新、六成舊,他是台北的市郊。

大疫之年:無黨籍議員的夾縫求生術

以藍綠板塊而論,士林北投是個奇妙的地方,他既歡迎新人參選,但又固執保留許多舊勢力。

攤開第一選區的議員名單,這裡有爸爸的地盤、有政黨派系扶持的新星、有鈔能力就是我的超能力、有捷運催生者,還有眾多土地的主人。光看名單就知道競爭激烈,有資源、有實力的人,才能在不見血(不見血的戰場其實是文雅的比喻,畢竟2002年的台北市議員選舉,陳朝琴就買通太陽會槍手,在芝山捷運站一號出口附近的餐廳,射殺同為士林北投議員參選人的陳進棋。)的戰場上存活。所以地方傳言,在士林北投,選上第一屆,只能當好運撿到;能撐到第二屆也連任,才是真正的議員。

2020年武漢肺炎爆發,到2022年,三年之間,許多陸戰行程都因疫情取消,但陸戰行程是候選人與民眾見面熟識的最好時機。舉例而言,以往神明生,士林北投的宮廟不僅會舉辦聯合遶境、邀請地方軒社共襄盛舉,也會讓候選人們跟著神明出巡車輛向民眾拜票,這些都因防疫需求而取消。士林北投的中秋節,向來熱鬧滾滾如過舊曆年,2022年也因疫情嚴峻,許多里長改為發放物資、取消中秋晚會,這就少了與民眾面對面的機會。

在眾多行程取消後,能比拚的是候選人的真金白銀,以及固有基本盤,以上兩項都是無黨籍議員最缺乏的資源。

沒有資源,那最弱勢的無黨籍議員要怎麼連任呢?更吸引人的人物形象設定、更多的服務案、法律諮詢、更細緻的對待陳情人,以及比別人在議題研究、市政質詢上更為用心。可以說,無黨籍議員的求生術,就是做好議員的份內之事。儘管如此,也不保證能夠連任,別忘了,士林北投可是出現過大量一屆議員的殘酷選區。

那些沒有投出來的票

無黨籍議員既沒有滿滿的荷包,也沒有固有組織,因此很需要議題團體的全力支持,以及把投票率衝高、吸收中間搖擺選民的選票。

「人民沒有發瘋,選舉就難選」,這是一位政界前輩告訴我的話。所謂發瘋,並不是醫學名詞,而是讓民眾滿心熱血、化為幫你拉票催票、出門投票的打氣幫浦。但2022年的選舉十分冷清,站在掃街的吉普車上,經過市長候選人車隊掃街站點,人數稀落缺少熱情。地方黨籍議員見此也就回防顧好自己,紛紛打出「搶救牌」。

無黨籍議員最怕一向力挺的議題團體與地方頭人分票。會關注各種議題的民眾,本來就為數甚少,必須集中全力才能支撐一個議員選上,何況是選前被分票?也有一些支持者,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走進投開票所,選後很懊悔地說,早知道就出門投票了。低迷的投票率,加上選前分票,對無黨籍議員而言自然是重傷。這些票,一點一點、積沙成塔,足以影響一個認真負責的陽春無黨籍議員當選或落選。

2022地方選舉結束,也標誌著太陽花運動帶起的青年參政風潮的尾聲。乘風而起的新科議員,不是要紮紮實實的經營地方組織,就是要取得絕對的空戰優勢,更重要的是,支持者必須出門投票,這才能挺過連任難關。

祝福每一個台北市一選區的新科議員。

留言評論
王聖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