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求生的烏克蘭與四面楚歌的俄羅斯

王臻明
2.3K 人閱讀

戰爭是面照妖鏡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最令人訝異的是俄羅斯部隊的糟糕表現。不止地面部隊推進緩慢,戰力薄弱,大半的義務役士兵訓練不足,士氣低落,一接戰竟然丟棄大量裝備。空軍則遲遲無法掌握制空權,沒有辦法對地面部隊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還不斷有戰機被烏克蘭的防空飛彈擊落。目前俄羅斯靠的就是本身擁有的核武嚇阻力,不怕遭外敵攻擊,儘可能將所有能抽調的地面部隊送往烏克蘭,以人數與火砲的優勢,緩慢包圍烏克蘭的首都基輔與各大城市,以掩蓋戰力上的弱點。

烏克蘭雖然舉國齊心抗敵,並擁有美國與北約的支持,但畢竟在武器裝備上處於絕對的劣勢,難以大規模反攻。目前烏克蘭採用的戰術,是持續攻擊俄羅斯部隊的補給線,希望俄羅斯士兵在缺乏食物與油料,又不斷出現死傷下,士氣崩潰,使俄羅斯部隊難以有效執行合圍後的作戰計畫。並儘量爭取時間,讓俄羅斯的經濟在歐美國家的嚴厲制裁下,蒙受更多的打擊,逼使普丁在談判桌上讓步,以爭取烏克蘭主權的完整。在這樣的僵局中,誰能堅持到最後,目前不得而知,但俄羅斯仍然握有戰場上的主動權,隨時有可能發動最後攻擊,奪下基輔並扶植傀儡政權上台。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歐洲對俄的態度已丕變

不過就算普丁最後得償宿願,踏入基輔,他仍要面臨一個更艱難的局面,而不是他心中的偉大俄羅斯帝國復興。因為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今日的俄羅斯已不是昔日的蘇聯,無需再擔心百萬紅軍長驅直入歐洲心臟地帶的惡夢重現。歐洲各國現在已清楚明白,只要認真加強軍備,不要像烏克蘭一樣,長期不重視國防建設,就一定能擋得住俄羅斯。

所以沒必要像過去那樣,處處擔心會得罪俄羅斯。這最好的例子,就是冷戰時期以「事大政策」聞名,在內政外交上小心應付蘇聯的芬蘭,這次竟然決定不顧俄羅斯的反對,提供武器給烏克蘭。可以這麼說,普丁這次發動的烏克蘭戰爭,已讓俄羅斯的影響力大幅衰退,甚至連一向保持中立的瑞士,都打破長年的立場,跟進制裁行動。

相較於富裕的歐洲國家,有能力削減社會福利或文化支出,轉而用於軍事建設以強化國防能力,普丁未來所擁有的,可能只剩經歷過戰火摧殘而百廢待舉的烏克蘭、遭到嚴厲制裁而經濟重創的俄羅斯、與一個本來經濟表現就不佳的白俄羅斯。美國已經決定,要全面抵制俄羅斯的能源進口,這將讓俄羅斯更為困頓。軍事對峙需要經濟實力為後盾,美蘇冷戰的結果已經證明這一點,新型武器的研發與部隊的訓練,處處都要錢。

德國與波蘭已經宣布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波蘭更將擴軍,而且這可能只是第一波,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歐洲國家跟進。普丁有能力參加這場軍備競賽嗎?如果不行,那俄羅斯的影響力只會不斷衰退,讓更多國家改變過去的對俄政策。

這其中又以德國的轉向最具指標性,因為德國身為二戰的戰敗國,長期以來一直避免介入國際衝突中,不向衝突雙方提供任何武器。但這次在新政府上台與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決定改變過去的政策,已經向烏克蘭提供反裝甲武器與防空飛彈。這無疑是俄羅斯的重大外交挫敗,因為過去普丁與德國前總理梅克爾關係甚佳,德國大量購買俄羅斯的能源產品,雙方經貿往來緊密。普丁利用拉攏歐盟中最具影響力的德國,來影響歐盟的政策,這個策略有很長一段時間被證明非常有效,卻在這次付之一炬。

俄羅斯的南進戰略可能落空

更令俄羅斯難堪的是土耳其,這個扼守黑海出入口的國家,擁有極高的戰略重要性,是北約成員國之一。但近年來因為總統艾爾多安肆意擴權,嚴重破壞民主制度,被美國制裁,還與北約成員國時有衝突。在普丁的刻意拉攏下,土耳其不止採購俄羅斯的防空飛彈,雙方還建立各種合作關係。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不順後,土耳其引用《蒙特勒公約》(Montreux Convention),宣布關閉博斯普魯斯海峽,將俄羅斯海軍的多艘艦艇拒於門外。雖然土耳其也表態不會跟進北約的制裁行動,但謹慎游移的態度,恐怕另有盤算。

俄羅斯的南進戰略,是在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後,進一步佔領烏克蘭的東南方海岸線,取得敖德薩,控制整個黑海。再由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海峽,進入地中海東部海域,利用介入敘利亞戰事後,向敘利亞租借的塔爾圖斯(Tartous)海軍基地為根據地,將俄羅斯的勢力一舉擴展到南歐、北非,甚至是整個地中海與大西洋。但土耳其在發現俄羅斯的真實國力,已經大不如前後,有可能轉而與俄羅斯競爭黑海的主導權。至於完全靠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阿塞德政權,有不小的機率,會因俄羅斯分身乏術,無法全力支援,而快速垮台。

短短的十餘天烏克蘭戰事,已讓普丁的西進與南進計畫化為泡影,俄羅斯只能退而求其次拉攏中國。這幾天俄羅斯突然不斷強調中俄兩國的良好關係,讓中國陷入進退維谷的尷尬處境中。因為中國一方面不願意得罪俄羅斯這個重要戰略夥伴,卻又希望與歐洲國家維持良好的關係,重新簽署《中歐投資協定》,以反制美國的圍堵。特別是普丁與俄羅斯現在受到全世界的譴責與制裁,中國如果公開力挺俄羅斯,原本已經不佳的國際形象,恐怕會更雪上加霜。讓美國更有藉口指控中國也是國際秩序的破壞者,取得圍堵的正當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結果,讓自己變的更為孤立。烏克蘭雖然在開戰後展現令人動容的民族性,奮戰到底,打死不退。但國際的現實是美國與北約的支持是有時效性的,一旦戰事長期未決,國際媒體的關注度下降,難保烏克蘭戰爭不會變成另一場無人在意的葉門戰爭。在美國與北約都表明不會出兵下,烏克蘭要獨自擊退俄羅斯,有其難度。烏克蘭若無法直接取勝,或逼使俄軍在損失慘重下撤軍,那改以頑強的抵抗,爭取更好的停戰條件,會是現階段必須考慮的不得已策略。在這場戰事中已露出疲態的俄羅斯,接下來一定會面臨許多嚴峻的內外挑戰,烏克蘭先努力保住一線生機,未來可徐圖再起之機。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