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柯文哲的三種美麗誤會

林艾德
2.1K 人閱讀

回顧過去柯文哲的歷史,無論藍綠,凡是在選舉中面對柯文哲與民眾黨時,雖不算無計可施,但總像一拳拳總打在棉花裡,彷彿針對柯文哲的任何檢討都無法撼動他的支持者。深究其由,我認為主因是柯粉的組成,使政治上常見價值攻防失去意義。

以下我將簡單分析柯文哲及民眾黨的支持者的幾種樣態,並說明柯文哲如何吸引這些人,以及這些人對柯文哲的「美麗誤會」。

一、柯文哲的實用主義:

新竹是台灣的科技重鎮,也是民眾黨全台支持度最高的縣市,2022年高虹安在這裡為民眾黨贏下了地方選舉的第一勝(柯文哲兩次台北市長選舉都是無黨籍)。有些人會因此把柯粉跟高學歷劃上等號,但我們必須區分清楚,柯文哲吸引的大多是科技或特定領域的專家,而非跟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分子。

傳統知識分子不僅需要高學歷,同時必須具備人文、社會上的關懷及責任感,他們心中有特定的正義樣貌,這種樣貌通常關係到平等,因此他們特別關心不正義的社會對弱勢族群的欺凌。他們會為此挺身而出,發起一波波的社會運動,透過親身參與來改變社會。對知識分子而言,政治是一種必要之惡,唯有參與政治才能改變政治。

柯文哲吸引的不是知識分子,而是技術專家。這些專家認為成功來自於自身的才智及努力,因此他們對社會沒有虧欠也沒有責任,他們崇尚的是勝者為王的價值觀,能夠透過自身的能力贏得更多財富的人即是勝利與正義。

這些人被氣質相近、自稱智商157的柯文哲吸引,除了他們同時為人生勝利組的經驗驕傲之外,他們更同時厭惡傳統知識分子對社會的影響力勝過專家。對他們來說,每項議題都應該細分後交由特定專家解決,因此政治是沒有必要的,堅持自我價值觀的知識分子,只不過是滿口仁義道德、不學無術、反進步的政治惡棍,唯有柯文哲上台,憑藉他的實用主義,才能組成最有「效率」的政府。

但究竟所謂的「效率」是什麼?總是必須先有目標才有績效可考核,在民主社會中,目標通常是由多數人民的共同價值觀決定,在民眾黨自稱的核心價值中,民主、自由、法治也許是共識,但多元、人權、關懷弱勢呢?柯文哲始終逃避對同婚、轉型正義、廢死、能源與環保等爭議明確表態,因為這些議題中他無法設定多數人會支持的目標。

當被問到同婚,他一下支持一下反對一下投廢票;問到核四,他說這蓋也對,不蓋也對;面對廢死,他說如果不執行要有配套;面對五大弊案,他說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對轉型正義、台獨或九二共識,他的看法也是一變再變。柯粉崇拜實用主義的兩大盲點,一是忽視了柯文哲的效率,永遠只是建立在碾壓少數與弱勢權益的前提下,但當社會陷入爭議時,柯文哲的反應,其實跟侯友宜的GPT式回答沒有兩樣;二是忽視即使社會有共識的議題,例如柯文哲最愛談的公宅興建或都更,他也沒有展現過驚人的效率,甚至連自己競選時提出的目標都達不到。

二、柯文哲的親切與真實:

柯文哲在Youtube上的訂閱數超過67萬,是台灣政治人物的第一名,更是賴清德的15倍之多,木曜四超玩的一日市長特輯,至今點閱數量超過1800萬。對年輕人而言,柯文哲是妙語如珠的親切阿伯,通常會造成政治傷害的失言,在柯文哲這裡,似乎都只是讓他在年輕人眼中顯得比其他政治人物更真實。

細究柯文哲的失言,其實就跟他的實用主義一樣,是專門欺凌弱勢的。無論是原住民身分像綠卡、自殺去河濱公園、看到野狗想起街友,或是台灣女生不化妝直接上街嚇人、年輕漂亮可以去坐櫃檯、陳菊是比較肥的韓國瑜、重男輕女是生物的本能等等歧視女性的發言,柯文哲幾乎每一次失言,都是在迎合社會上各種錯誤的偏見及刻板印象。

柯文哲早已經不是素人,以他的政治閱歷及博學,當然清楚兩性平權的概念,但不僅是他根深柢固的父權觀念讓他把無聊、低級當有趣,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可以藉由說出台灣許多傳統男性不敢說的心聲,來吸引這些逐步失去性別優勢的「沈默力量」支持。他的失言常被美化為真實,許多年輕人也就信以為真,但實際上,這些失言的背後都充滿政治算計。

這樣一位偽鄰家阿伯,在巷口、熱炒店或是Youtube短片上也許好笑,但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應該是努力讓社會朝更平等、和諧的方向前進,但柯文哲卻是為了選票,選擇朝相反方向走去。其實台灣政壇一向不乏這種保守派小丑角色,不時也能藉著獨特的個人魅力選上議員、立委或甚至北、高市長,但隨著他們權力越大,往往造成的是社會更深的裂痕,投票給柯文哲之前,我們應該深思這一票代表什麼意義。

三、柯文哲可以超越藍綠意識形態

要談論超越藍綠或是藍綠一樣爛時,必須先釐清的問題是,究竟柯粉想談論的「藍綠」代表什麼意思?

超越藍綠是指統獨嗎?柯文哲曾經在民眾黨黨工共識營中指出,不要掉入藍綠設下的統獨陷阱,台灣現在不可能獨立也不可能統一。但這是柯文哲一貫地逃避問題的方式,即使我們不對統獨問題下價值判斷,柯文哲的回答都是荒謬的。就像高中生選文組不會馬上變成律師,選理組也不會馬上變工程師或醫生,但你總是必須做出選擇,其他人才知道該不該支持你。大家都知道投給國民黨會把台灣跟中國拉近,投給民進黨相對會保持自主性,那民眾黨的光譜定位究竟在哪裡?大國等距有說等於沒說,如果不知道投票之後你會怎麼做,那投給你就不過是愚蠢且不負責任的偶像崇拜。

那藍綠一樣爛是指反黑金與反貪腐嗎?除了眾所皆知的情義相挺鐘東錦,父母同桌顏寬恒之外,民眾黨在2022年地方選舉時,雲林議員當選人是張家的前國會助理,有討債恐嚇危害安全的前科,苗栗提名人因沒有利益迴避違反政府採購法被判刑,嘉義提名人曾觸犯刑法妨害自由罪,因私行拘禁而被判刑。還是說,藍綠一樣爛指的是官商勾結?那柯文哲私會蔡衍明,不分區排入財團公主,笑談宣明智出錢所以高虹安被牽著走,難道這些事情必須是藍綠做才叫黑金貪腐與政商關係複雜嗎?那柯文哲也不過是藍綠一樣爛的邏輯中,另一個出來比爛的選項。

其實,無論超越藍綠或是藍綠一樣爛,之所以能吸引人,透露的都是選民不願深入思考、比較以及承擔責任的心態。如同納粹支持者往往在法庭上聲稱他們被「欺騙」一樣,台灣過去在黨國時期,多數人的主張就是服從黨的主張,當黨國在制度上被消滅,卻在意識形態上留存時,表示你舊有的、透過服從來逃避責任的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此時擁有自我主張代表一種自由,但這種自由正是威權崇拜者想極力逃避的責任,他們希望的社會就是戒嚴的社會,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的社會,但在這個自由選擇的時代,如果我選擇藍或綠,都代表我主動支持某一種理念並要為之造成的結果負責,那我寧願選擇一個沒有核心理念的政治人物與政黨,讓他去「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並就像過去的威權統治者般承擔所有後果。

這種心態,除了受到黨國意識形態的影響,如今也好發在剛出社會的青年身上。台灣有個奇妙的現象,就是要求你讀書時百般聽話乖巧,但一出社會就要有自己的主見、看法並承擔責任,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於是,初獲投票權年輕人依然慣性地逃避責任,與藍綠眾所皆知的意識形態不同,他們對柯文哲與民眾黨的願景可以一無所知,也不想要知道,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在柯文哲成功時宣稱自己也有一份功勞,即使柯文哲崩壞國政,那些人也只不過是像過去的納粹支持者一樣,可以宣稱自己是被欺騙的無辜者,可以像學生時代般雙手一攤地說:「我怎麼知道呢?」

這不是年輕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不斷壓抑年輕人成長的問題。這種壓抑在比較健康的情況下,會變成像過去台灣歷史上一波又一波學生運動的爆發,年輕人透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勇於承擔責任,也值得享受自由。但柯文哲吸引的是另一種年輕人,是像柯文哲自己年輕的時候一樣,一路從讀書、工作、相親都被安排好,從而無法培養責任感的年輕人。這些人在「柯文哲崇拜」的浪潮中找到了奉獻的對象,滿足自己獻身的渴望,彷彿自己終於做出了選擇,但實際上,這種選擇只是另一種他們逃避自由、不願承擔的心態展現。

對這一類人,需要提醒的是,究竟他們崇拜的是民主理念抑或是柯文哲?如果是後者,單純的偶像崇拜其實沒什麼好說,我們也選過馬英九這種全民偶像。但如果自認是前者,那民主社會中你才是政治人物的主人,當你是為自己的目標與理念選擇代理人時,自然不可能選擇像柯文哲這樣包裹在中立外衣下逃避理念檢視、無法預測未來行動方向的政治人物。

從實際作為上,可以看出道德上的超越藍綠只是民眾黨的謊言,而意識形態上的超越藍綠從來不該是優點,反而是民主社會中最嚴重的缺陷,因為它讓人民無法預期選擇的後果,台灣就像是迷失在在茫茫大海中,民進黨說要往東,國民黨說要往西,而柯文哲的超越藍綠要往哪裡去根本沒有人知道,那這根本不是民主,民主是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而不是決定一個總統然後無條件相信他。

圖片來源:翻攝自蕭瑩燈臉書專頁

以上,我們分析了對柯文哲的三種美麗誤會。我們常誤以為他是一位實用的、真實的、中立的政治人物,這種誤會導致他往往能逃避核心價值的檢視,但若仔細分析就能清楚,他的實用是逃避爭議跟欺凌弱勢,他的真實是根深柢固的父權觀念與充滿心機的選票算計,而他的中立,則是一種趨附時代的虛無主義,是破壞民主的威權復辟。

最近柯文哲在面對挑戰時,最喜歡說他是「能做的先做」,但到了總統的高度,我們會更需要他去解決那些前人認為不能做、做不到的事情。如果柯文哲還是繼續這樣廢話連篇,故作睿智姿態來提出問題,卻始終不去談他與民眾黨的核心價值會讓他往哪個方向解決問題,甚至面對檢視時,只是用更大的問題框架來回答另一個問題,而實際上完全沒有解答,那當然,他依然可以是一個認真的、有效率的、好笑的、親切的甚至是超越藍綠的巷口阿伯,也許你可以在Youtube甚至抖音上支持他,但你真的會想讓這樣的阿伯成為代表台灣的總統嗎?我試想過千百種結局,沒有一種不是悲劇。

作者為皮格子樂團主唱及文字工作者,長期從事社運倡議、時事評論、哲學及母語推廣等工作。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