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不可不慎

洪德仁
767 人閱讀

兩年多以來,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世界及台灣,特別是Omicron突變株具有高傳染力,在全球各地造成大量的感染,台灣在近期確診人數大量攀升,2022年4月24日新增確診本土案例5,092例,累計案例56,468例,累計856例(1.50%)死亡。確診人數天天創歷史新高,連續10天破千。

國內外統計資料顯示出Omicron大多為無症狀或輕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分析,從2022年01月01日至04月23日,本土病例共22,374例,中、重症各為88、8名,合計96名(0.36%)、其中4名死亡;其他22,278例(99.64%)為無症狀或輕症。

由於Omicron具有高感染力、絕大多為輕症的特性,要達到群體免疫,我們才能夠與病毒共存,恢復正常生活。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依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推估台灣全人口將有20%的感染,也就是約有350萬人,疫情最高峰時,每天會有1萬名確診案例。即使其中的0.36%的中重症患者,也有12,600人,住院短則10天,長則1個月以上,一定會使所有醫療量能耗竭。當然,輕症和無症狀者高達349萬人,就一定要採取居家照護的策略,讓醫療防疫能夠分艙照護、分級管理、轉介合作。

也因為這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終於意識到爆量感染風險,沒有做好一些分流的規劃,輕症、中症者很快就佔滿相關隔離病房、負壓病房,真正重症到時候就進不了醫院,這是今年初香港的窘境,我們應該引以為戒。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近期才大力鼓吹居家照護的策略,但是各地縣市政府配合狀況有落差,還在規劃籌備之中。這顯示出,歷經兩年多的疫情,以及國外半年多來大量飆升確診案例的慘痛經驗,並沒有讓我們及早因應,中央和地方應該是談不上所謂的超前部署。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居家照護需要生活的協助,各縣市政府陸續成立關懷中心,協助生活資源媒合。媒體曾經詢問送藥到府或外送到樓下,居家隔離者無法下樓怎麼辦,指揮官說:把鑰匙丟下樓,引起社會各界譁然,認為發言的失當,再再呈現出我們整體的規劃還有很大改善的空間。

另一方面,政府大力強調年輕人、健康狀況良好者、居家環境許可時,就可以留在家裡居家隔離,如果有不適症狀發生時,才打電話通報求救。這樣的方式,我以一個醫師的角度來看,認為是非常危險。

新冠病毒的感染歷程

國內外研究報告指出,新冠病毒的感染,人體的反應會經歷3個時期,首先是第一階段感染初期,會經歷幾天,Omicron會更短。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指出:感染Omicron後50%會在3天內、75%在5天內發病,初期可能是沒有症狀,或是稍微發燒、乾咳,這時如果有抽血檢查,常會呈現出白血球中的淋巴球減少,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無症狀或輕症,大多數的民眾會逐漸痊癒。

但是也有少部分的確診者,會進入第二階段的肺部感染期。這個時期是因為宿主免疫力逐漸啟動,產生身體器官,特別是肺部發炎現象,會有呼吸喘促、胸悶、胸痛、心跳加快、低血氧、嘴唇舌頭指甲發青等現象,肺部檢查呈現出濕囉音和胸部X光片呈現發炎浸潤現象。到了第三階段過度發炎期,因為身體釋放出大量的Cytokine(細胞因子),誘發出過度的免疫反應,造成免疫風暴,多重器官發炎、衰竭,也會侵犯神經系統,產生頭痛、痙攣,甚至昏迷。

注意風險因子

感染新冠病毒的初期,表面上看起來是無症狀或輕症,但是如何辨識中重症的風險因子,提早安排適當的就醫,減少或避免少數個案進入肺部感染階段或過度發炎期,這是絕對不能輕忽的地方。

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022年4月21日修訂的《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及應注意事項》,如出現下列警示症狀時,應立即聯繫地方政府設置之 24 小時緊急醫療專線、119、衛生局(所)或撥打 1922,諮詢聯繫遠距醫療或居家照護醫療團隊評估:

A.喘或呼吸困難;

B.持續胸痛、胸悶;

C.意識不清;

D.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E.無發燒(體溫<38℃)之情形下,心跳>100 次/分鐘;

F.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

G.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

另外,高風險的族群包括:高齡長輩、慢性阻塞性肺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免疫不全、腫瘤等患者,這些族群不適合居家照護,應該要送醫治療。

公費血氧機

以新加坡今年初的模式而言,政府會發送血氧機,給予居家照顧者,方便病患在家自我照護,高雄市正在做積極規劃,提供公費血氧機備用。

與病毒共存,不是天降的禮物,Omicron突變株所造成的超級大量感染,是台灣從來沒有的經驗,如果沒有盡速規劃周延的準備,對台灣所造成傷害的嚴重程度,將是難以想像。我們應戰的時間不多,只有中央和地方攜手抗疫,與第一線診所、醫師公會合作,規劃好居家照護體系,時時刻刻提醒居家照護團隊和民眾注意危險的症候,加上生活支援的整備,台灣才能有機會安然度過這一波浪頭已經來臨的疫情海嘯。

留言評論
洪德仁
Latest posts by 洪德仁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