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銅像,讓蔣介石步下神殿!

黃涵榆
342 人閱讀

最沒資格定位「蔣介石」是國民黨

日前轉促會宣布將研擬移除「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銅像,並將紀念堂園區轉型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國民黨和民眾黨正常演出,反應完全不令人意外,異口同聲砲轟轉促會挑起意識形態,藉機炒熱黨主席選情的江啟臣甚至抨擊民進黨政府此舉形同塔利班(拆大佛)。

圖片來源:翻攝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臉書粉絲專頁

江啟臣是不是搞錯了什麼?如果他和國民黨那麼反對塔利班迫害宗教與思想自由,這樣的類比等於是自打嘴巴,因為蔣介石戒嚴統治對人民思想的箝制豈僅止拆大佛?

如國民黨等反對轉型正義的勢力總是訴諸類似「蔣介石有過也有功」、「沒有蔣介石,臺灣就沒有今天的民主」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謬邏輯。難道德國人也該感謝希特勒讓德國戰後從廢墟中再起成為歐洲強權,認為沒有希特勒就不會有現在的德國,希特勒有過也有功?不知道那些在中國和臺灣在蔣介石和國民黨統治下的無數受害者亡靈是否會心懷感激,肯定蔣介石和國民黨統治功大於過?

國民黨一直都用這種荒謬邏輯作為統治台灣的正當性,把「蔣介石」當作綁架臺灣人的工具,也壓抑外省族群大部分都是蔣介石和外省權貴統治結構的受害者這樣的事實,現今的國民黨繼承既有的法統,自己就是事主或者歷史罪行加害者的一方,蔣介石的歷史定位絕非國民黨也不是蔣家人說了算。

以紀念堂為名的帝王陵寢

中正紀念堂的存在是臺灣歷史少見的意識形態象徵和歷史嘲諷,對照之下,李前總統和任何一位對臺灣有貢獻的臺灣人都沒有、也不需要有那樣的場面,畢竟真實而誠心地悼念和為獨裁者造神是不同的。

「中正紀念堂」的主體建築毫無疑問地是仿照中國帝王陵寢的格局,展諾大的蔣介石銅像就坐落在滿滿華國的青天白日陵寢正中間接受膜拜,「中正廟」的別名其來有自。

無比廣闊的廣場兩側是國家最高的音樂與戲劇的展演殿堂陪襯紀念堂的主體建築獨裁者的銅像擺在中間,也別忘記從銅像望去是國家圖書館,政治圖騰宰制藝術、文化、知識和心靈的象徵意義不言可喻,老大哥至今仍然在看著你!

獨裁者的政治神學統治

毫無疑問,中正紀念堂在建築風格方位風水和政治象徵意義都是經過縝密的佈局。坎托羅維茨(Ernst Kantorowicz)的《國王的兩個身體》(The King’s Two Bodies)是中古世紀政治神學研究的代表作,該書區分了君主的「自然的身體」(也就是會經歷生老病死與腐化的身體)和關乎政體存亡的「政治的身體」。書中提到,古代君主過世會造蠟像進行安葬儀式,等於是打造一個虛擬的身體,象徵國王靈魂與統治的不朽,以免因國王崩殂造成政體危機。 “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的口號也是這樣來的。

我們不要天真地以為神學統治已不復存在,國民黨版的中國史和教科書都是蔣介石政治神學統治的產物,〈總統蔣公紀念歌〉就是其中的經典:「總統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反共必勝,建國必成!」(早就不反共的國民黨恐怕不太敢唱這首歌,怕中國老大哥不開心,怕被扣上臺獨的帽子)看魚兒往上游然後立志向上,這種和吳鳳捨身取義同等級的政治神話,以及無所所不在的銅像和以「中正」命名的街道和學校,就不用多說了。

這些都是在打造「國王的另一個身體」的政治神學操作。《國王的兩個身體》有關君主喪禮的討論雖然以中世紀歐洲為主,絕對適用於蔣介石身上和整個黨國體制。五年級以上的臺灣人應該都還記得蔣介石「駕崩」的情境。蔣介石的肉身生命已經結束多久沒有人知道,可以確定的是,國民黨當局是等到四月極其反常的狂風暴雨降臨才宣布死訊,刻意塑造天地同悲的政治神學意涵。

這樣的操作延伸出後來幾個月的全國服喪,電視節目變黑白,綜藝節目停播,民眾在移靈行列經過的路邊跪拜與哀嚎……到後來的慈湖與「中正紀念堂」。

蔣介石的國家法西斯主義

國民黨胡亂類比移除蔣介石銅像和塔利班炸大佛其來有自,那是真實自我的「說溜嘴」,畢竟神學統治就是蔣介石和國民黨黨國體制的本質。種族化的納粹國家法西斯主義堪稱人類史上最極端的神學統治,希特勒個人的意志貫穿到整個政體的每一個個別生命和日常生活,蔣介石會師法希特勒自然也不令人意外,有興趣進一步研究的讀者都可以很輕易地找到文獻資料。

從在中國的訓政時期就已開始的新生活和強國健民運動,後來的文化復興運動,類似「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當個堂堂正的中國人」等無所不在的口號,無所不在的言論和思想控制,都是蔣介石的國家法西斯主義的產物。

加速延遲的轉型正義工程

綜觀歷經獨裁和極權統治的世界各國,包括西班牙、德國、東歐國家、前蘇聯共和國、南非、智利、阿根廷等國的轉型正義工程,不外審判加害者、公開檔案、去除威權象徵、標示不義遺址等。臺灣因為複雜的歷史、政黨和族群等因素,在這一波又一波的轉型正義工程的作為溫和到有點遲緩甚至鄉愿。

即使是現今的民進黨政府高層,對於清理威權象徵(包括中正紀念堂轉型和移除銅像)總還是傳出一種要多尋求對話和建立社會共識之類的聲音,似乎深怕「傷害」某些族群的感情。

陳水扁執政時期也曾試圖處理中正紀念堂的問題,包括「自由廣場」的命名、將「大中至正」牌匾改為「民主紀念館」、銅像前擺設裝置藝術、拆除圍牆等,最後除了「自由廣場」之外,其餘都因為國民黨重返執政而功敗垂成。

國民黨刻意扭曲移除蔣介石銅像的意義,如同一直以來刻意將轉型正義終成扭曲為政黨鬥爭,藉此此繼續操作族群仇恨,掩飾因為他們的阻撓使得臺灣遠落後於其他後威權或獨裁國家轉型正義工程的進度。

民進黨兩次中央執政也已超過三個任期十二年,轉型正義不再有任何藉口延遲,即便仍存在來自其他政黨的阻力,是否排除萬難,臺灣人民都在看。拆除銅像不只是銅像的問題,也不是只關乎蔣介石個人,而是牽涉到整個紀念館的轉型與重新想像和對於過往歷史的評價和正義的平反。

是該讓蔣介石步下神殿的時候了!臺灣要朝向正常化的國家,這一步也許艱難但沒有任何迴避的藉口。民進黨政府高層如果不看清這一點,恐怕會有更多人失去繼續支持的理由。

留言評論
黃涵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