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海島核事》

【書摘】
234 人閱讀

5-2 停工又續建 一場惡鬥

真正的問題也許不是討論「要不要核電」,而是「我們為何無法互相對話」,然而政治的急躁與合約壓力,無法提供討論如此本質性問題所需要的耐心。二〇〇〇年九月三十日,林信義正式建議停建核四,拋出一記政壇震撼彈,也掀起政黨鬥爭的序幕。

這個對立氣氛,讓角色變成在野黨的國民黨見獵心喜,從總統選舉結果揭曉後就抓緊機會興風作浪。民進黨撰寫《廢止核四評估報告》,國民黨也有自己的版本,例如立法院長王金平交代立法院祕書處著手蒐集不利於「停建核四」的法律依據,以及有利於核四的論述,提供所有黨籍立委人手一本,泛藍陣營的國民黨、親民黨立委就在立法院照本發揮。

「再評估」階段的操作也是攻勢連連。國民黨一開始就質疑與否定再評估會議的合法性,拒絕與會。到了再評估會議中後期,又積極操作輿論,例如利用全國工業總會的機關刊物做會員意見調查,得出「工商業普遍支持核四」的調查結果,也被「再評估」的擁核派委員在會議中所引用。雖然調查過程粗糙,但投媒體所好,提供一個明確的意見百分比,也被進一步擴大報導。

國民黨最成功的招數,就是操弄蓋核四與「拚經濟」相關的說法。例如受邀出席中鋼研討會的前經建會主委江丙坤,在場外接受專訪,只丟出一句,「核四不建、會使臺灣成為菲律賓第二」,這句話就成為許多報紙與電視新聞連續多天熱議的重點。另外,還邀請頗具爭議性的日本六所村(六ケ所村)前村長來臺灣,分享「低放射性核廢料暫存場」在該村與地方共榮發展的經驗,形成「核廢料可以處理」的媒體效應。

在野黨中有部分人士仍站在反核這一邊。新黨的政治光譜雖然與民進黨大相逕庭,但成立初始,就批判核四的黑箱作業及利益糾葛,一九九六年曾與民進黨合作,在立法院聯手提出「廢止所有核電廠興建計畫案」提案且過關,後來行政院靠提出覆議案才挽回。而代表新黨參與核四再評估委員會的該黨立委謝啟大,在再評估期間發表《新黨反核四白皮書》,從經濟、安全、替代能源等面向,獨樹一幟表達停建立場。

不過在野黨更在意的是勢力整合、組成聯盟,以便在下一次大選中贏回政權。總統大選中獲得第二高票的宋楚瑜,因為得票超越排名第三的連戰多達一百七十三萬票,選後自組親民黨另立門戶,在國會與國民黨、新黨形成占多數的「泛藍」陣營,在牽制執政黨政策中扮演要角。

政治與社會情勢瞬息萬變,新政府也走得戰戰兢兢,一方面要應對在野黨看好戲批評執政的猛烈攻勢,一方面也要面對黨內改革派虎視眈眈監督是否落實選前承諾。七月的八掌溪事件,是新政府上任後第一個危機處理考驗,大眾輿論顯然對政府慢半拍與出人命相當不滿。「八四工時」政策則是另一項朝野爭議的焦點,國民黨為了反對民進黨的工時縮短版本,反而一改過去偏向資本家的立場,跟勞工團體站在一起。

行政院長唐飛仍堅定表態支持核四續建,認為既然立法院已經覆議定案,行政院就無立場提出變更,新政府中的矛盾愈來愈明顯,加上「一個中國」議題也吵成一團,千禧年的臺灣有太多事情要討論,要把核四談清楚,太複雜也太麻煩,所有人都只是想要盡快得到答案。這也種下民進黨粗糙行事的惡因。

一百一十天的夢魘

唐飛在任僅四個半月,就以養病為由辭職獲准,雖然外界多半猜測,終究是因為跟總統府在核四立場有所不同。唐飛請辭後,由張俊雄接掌行政院,為了尋求立法院多數泛藍政黨支持,陳水扁十月起陸續邀集在野黨領袖共商國事,公開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全委會召集人郝龍斌以及國民黨主席連戰。

二〇〇〇年十月二十七日上午,眾所矚目的「扁連會」上,面對核四興建爭議,連戰延續一貫主張,要求核四續建。然而,會面結束不到三十分鐘,行政院長張俊雄突然在中午對外宣布:將不繼續執行由立法院通過的核四興建預算案,等同無預警宣告「核四停建」!

消息一出,一片譁然。措手不及的連戰,大罵民進黨政府「粗魯、無理、幼稚」,新聞媒體也感到愕然。突如其來宣布停建,背後的決策考量到底為何?陳水扁的說法是,停建核四已有共識,跟行政院協調後決定選擇週五宣布,以減低對股市衝擊,至於張俊雄當天因為晚間另有行程,才提前在中午宣布,「剛好」碰上與連戰會面結束,並非刻意。「我預設『反核』的個人立場,卻沒有預設『廢核』的政策結論。」陳水扁在自傳中這樣表述。

獲知行政院宣布核四停建,賴偉傑與幾個綠盟工作夥伴感到相當錯愕與不安,火速驅車前往貢寮。宣布過程突然且不合情理,一場政治風暴似乎山雨欲來,「多年來追求核四停建的目標看似達成,但過程就是不太對勁。」

鹽寮反核自救會陸續接到北海岸、野柳等各方反核人士的電話道賀,還有許多支持者趕來貢寮恭喜打氣。平常不太會喝酒的吳文通,和鄉親在仁和宮一起感謝媽祖保佑後,居然在隔壁鄰居家喝醉了。近半夜,他在自家水電行門口吹風,七分酒意、一臉愁容說:「核四真的停建了,過不久,社會就會漸漸忘了這件事,但停建這件事擋了多少人的財路?我其實開始擔心,一些黑道會來找鄉親的麻煩。」

這些不安,很快地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成為現實中的挑戰。在野黨激烈的反應,顯示朝野政治互信崩盤:泛藍政黨紛紛大力抨擊民進黨的停建決定,親民黨喊出倒閣、國民黨立委則以背信為名,提案罷免正副總統,並迅速獲得超過一百四十位立委連署,達到連署門檻,進入罷免案第一階段;在野黨並提案監察院彈劾行政院、經濟部,演變成嚴重的政治鬥爭;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組成在野聯盟,舉辦在野黨領袖高峰會,對陳水扁政府形成更大的壓力;而剛開始在臺灣蔚為風潮的電視談話性節目,則扮演煽風點火的角色,唱衰停建核四後的經濟、質疑民進黨的治國能力以及陳水扁個人的政治信用,加劇社會對立氣氛。

民間組織對於停建核四引起的政治風暴,普遍感到不安,當社會焦點變成朝野互鬥的政治攻防,關於核四與能源政策的公共討論,幾乎沒有空間。由人本教育基金會、環保聯盟、臺灣人權促進會等團體發起的「非核家園行動聯盟」,在十一月十二日發起「非核家園大遊行」,全臺灣南、北同步,兩百多個民間團體,各數萬人走上街頭,以「非核家園,安居臺灣」為訴求,呼籲停建核四、朝野停止政治爭鬥、回歸民生議案。遊行隊伍中的數萬人,有數萬種情緒,到底是挺非核家園、是厭惡在野黨惡鬥、還是挺陳水扁,糾結不清。

為了平息朝野紛爭和憲政爭議,行政院決定向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提出釋憲聲請。經過十七次審查會議,二〇〇一年一月十五日,司法院大法官做出釋字第五二〇號解釋文。這份釋憲文並未直接回答「違不違憲」、「核四該不該停建」,而是認為行政院單方面做出停建決定的程序和途徑有問題。也就是說,核四停建屬於國家重要政策的變更,行政院應向立法院提出報告並備質詢,立法院亦有聽取的義務。立法院如果作成反對或其他決議,應視決議內容,由各有關機關協商解決方案,或根據憲法機制,選擇適當途徑解決僵局。

語氣嚴謹的釋憲文,真正要傳達的訊息是「大家沒有細緻討論」,還有其他途徑得以重啟對話。不過,朝野兩方對於釋憲文的解釋都直接認定:「核四停建違憲」。二〇〇一年一月三十一日,立法院召開臨時會,以一百三十四對七十票,通過核四立即復工決議。二月十三日,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與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在臺北賓館簽署〈核四復工續建協議書〉,協議書中記載,「我國整體能源未來發展,應在兼顧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世界潮流及國際公約精神,在能源不虞匱乏的前提下,規劃國家總體能源發展方向,務期能使我國於未來達成非核家園之終極目標。」並確認核四預算具有法定效力。這時新黨又一反原先的反核四態度,要求行政院續建。二月十四日,行政院宣布尊重立法院與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決議,恢復預算、核四復工。

從停工、聲請釋憲到復工,僅短短一百一十天。從大選開始不到一年,經歷了政黨輪替後的新希望,到停建的驚訝與不安、再到復工的失落,這些情緒重擔,對反核者而言是一場夢魘。

二月二十四日的街頭,上演了一年內的第三次反核大遊行,比起前兩次,更是一個情緒複雜且尷尬的行列。有人覺得國民黨挑起政治惡鬥、有人對民進黨草草收兵感到惋惜,最戲劇化的場面大概是陳水扁的支持者因期待落空,憤而燃燒競選期間的周邊物「扁帽」,表達強烈不滿。

遊行的主題是「核四公投,人民作主」,訴諸公投作為政黨鬥爭之外的核四解方。然而也有不少團體和個人不願加入遊行行列。來自輔大、世新、東海、中興、北大、臺大等全國各校數十名學生組成的「反核學生隊」,在遊行前一天,到民進黨中央黨部前面抗議,認為民進黨公職完全沒有資格參加遊行,因為「核四訴諸公投解決」只是又玩弄政治話術,要為草率停建核四、不負行政責任的行為解套。

行政訴訟 直面核四工程違法

激烈對立中,有人保持冷靜。二〇〇一年農曆春節期間,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惠馨埋首書堆,將經濟部所印的核四再評估委員會十三次會議紀錄,總共四大本一口氣讀完。幾週前出爐的大法官釋憲五二〇號解釋,讓她回想起一九八〇年代,與先生顧忠華在德國海德堡留學時,遇上蘇聯發生車諾比核災的遭遇。

「我們剛從距離俄國較近的雷根斯堡搬到海德堡,兩個城市差距約四小時的火車車程。從雷根斯堡朋友處得知,當地大多數的居民,因為擔心從俄國經由空氣傳送的輻射塵,落在地上會造成蔬菜及農作物的汙染,因此不敢吃曝露在空氣中的食物,那段時間城裡超級市場罐頭食品被搶購一空。」

歐洲經驗,讓陳惠馨心中存憂,若臺灣核電廠也發生問題,人們不可能逃離危險區。釋憲文出爐後,她發現「一個釋文,各自表述」,立場迥異的法學專家,對於核四停建違憲與否,有截然不同的解讀。這些都讓她思考:「作為法律人,可以如何參與其中?」

二〇〇一年三月十七日,陳惠馨與多位法界人士,前往貢寮鄉拜訪自救會,希望能利用法律知識,協助貢寮鄉民以法律途徑爭取停建核四。除了傾向釋憲結果不等於「核四非續建不可」外,陳惠馨也蒐集到監察院糾正案、環保團體等來源的資訊,發現長期以來核四計畫涉及不同層面的法律違規爭議,例如貢寮居民所主張的「立法院通過預算程序違法在先」、「行政部門便宜行事,核四工程諸多違法」等具體違法問題,本來就是新政府應該先處理的違法事實,並不與大法官解釋衝突,卻在民進黨上臺後急於清理戰場的情況下,沒有被社會好好討論。

法界人士也發現,過去針對核四違法事項,都是透過監察院來陳情告發,並沒有即時採取「法律行動」。然而要對「行政處分」表示異議,需在一定時效內提出,因此過去包括臺電違法招標、原能會違法核發建廠執照、經濟部違法核准機組變更等違法的「行政處分」,可能都已無法追溯。

二〇〇〇年七月起施行新《行政訴訟法》則提供了其他可能性,因為提起訴願不受時效影響,因此關注核四問題的法律團隊,以貢寮人長期監督政府違法與施工違法所累積的資料為基礎,提供未來的著力方向,包括替貢寮居民整理出核四審查資料列表,以申請資訊公開,並蒐集更多安全疑慮證據,因應下一個核四的行政處分關卡,也就是「使用執照」的申請核發。

這些法律訴訟策略凸顯民進黨執政後並未妥善處理核四工程的違法。如果把核四違法事證以及多次遭到監察院糾正的內容,先以行政權回應處理,並且從工程安全角度,盤點過去的疏漏,再加上要求臺電「資訊公開」,公布包括合約書在內的所有核四決策相關原始資料,種種做法或許都可削弱擁核陣營的正當性,開啟社會溝通。然而缺乏這些步驟,貿然宣布停建,表面上看似展現政治威力,卻迎來凶猛的鬥爭與反撲,埋下政治風暴與停建失敗的伏筆。

核三3A級事故

更應該擔憂的狀況不是沒有,只是來得稍微遲了。核四復工後約一個月,二〇〇一年三月十八日凌晨,恆春核三廠因為季節性「鹽霧害」,使超高壓345kV輸電線跳脫,喪失廠外電源。照理而言,廠內兩部緊急備用的柴油發電機應該在十五分鐘內開始上陣作用,但其中一部自動啟動後失效起火,無法併聯供電,另一部則直接無法啟動併聯。廠內、外電力都喪失,讓核反爐的冷卻循環功能完全失去動力。這對核電廠安全而言相當嚴重,熱機狀態下的反應爐會持續產生大量核衰變熱,若無法冷卻,代表溫度將會持續上升,爐心可能熔毀,導致核輻射外洩。

這種狀況稱為電廠「全黑」(station blackout)事件,是指喪失廠外交流電源後,同時廠內緊急交流電源又失效。最後,核三廠人員在焦急了兩小時八分鐘後,總算摸黑啟動了一臺久未使用的柴油發電機,才恢復廠內動力,化解危機。

驚險中,所幸沒有釀成重大核災,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事後原能會調查報告根據國際標準,將這次核三事故評定為無輻射外洩情況下最嚴重的「第三類A級緊急事故」(簡稱3A事故),「是國內使用核能發電二十多年來,最值得重視的一次緊急事故。」如果此次事故提早三個月發生,可能整個社會就會正視核安問題,跳脫政治惡鬥,核四就不會陷入停工又復工的爭議了。

核三事故後五個月,原能會出版一本《臺灣核能史話》,由輻射專家翁寶山撰寫,詳述原子能和平應用發展史,但對於曾經發生的3A級事故,該書隻字未提。

王舜薇,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灣大學日文系畢業。二〇〇八年開始關注反核運動,當過記者、雜誌撰述、環境組織專職,目前在公民社會領域從事研究工作。曾獲雲門「流浪者計畫」獎助。合著《文明初來電:新店溪水力發電百年記》、《為什麼我們不需要核電:臺灣的核四真相與核電歸零指南》等書。在寫作中持續學習。

崔愫欣,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時期加入輔大黑水溝社,參與學生運動,跨校共組學生環保工作隊進行訪調,立志投入環境運動 ,二〇〇四年以紀錄片《貢寮你好嗎?》獲第二十七屆金穗獎最佳紀錄DV,入選國內外影展。從事非政府組織工作二十年,現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全國廢核行動平臺召集人。


書名《海島核事》
作者:王舜薇、崔愫欣
出版社:春山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