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春山出版
577 人閱讀

長期低利率改變臺灣社會

除了推升房地產價格,造成社會對立與資產泡沫化的隱憂之外,長期低利率還會影響金融產業健全發展與長期經濟成長。

金融業鋌而走險

傳統上,銀行是靠「利差」即存款與放款利率的差額,來賺取利潤。若某家銀行的定存利率是4%,房貸或企業貸款利率是7%,銀行貸款給企業或房貸者後,可以收到7%的利息,但付給存款者的利息僅需4%,中間的3%便由銀行賺走。

不過,資金氾濫以及利率降低之下,近來臺灣的銀行能賺取的利差愈來愈少,2020年底,臺灣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的平均放款利率是1.3%,一年期平均存款利率是0.77%。這些數據表示,銀行透過利差能賺得的金額已低到谷底。銀行雖然可以透過「薄利多銷」的方式,用大量貸款來彌補利差縮小的損失,不過,先前提到,近年臺灣企業借款的需求不高,房屋貸款的數額也受政府限制,銀行要靠傳統的存放款利差來獲取利潤,愈來愈困難。

奇怪的是,近年從新聞報導上,我們依然能看見很多銀行獲利的消息,2019年多家銀行甚至還創下獲利的歷史新高。銀行為何似乎不受影響,依然賺取大筆收入?

原因是,臺灣目前銀行的主要獲利來源,已不再是存放款之間的差額,而是其他項業務。套句某位不願具名的銀行業者的話,在低利率的現在,銀行業要持續經營「免不了鋌而走險」。

觀看多間臺灣國內銀行最新的獲利報告,我們可以發現,許多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不再是貸款利息,而是「利息以外收入」。銀行業務演變至今,已不限於收受存款與借款,如今,多數銀行還辦理信用卡業務,並販賣基金股票保險等理財商品,而在介紹這些理財產品給客戶時,會向客戶收取手續費。這些手續費,正是「利息以外收入」的主要來源。

臺灣多家銀行的營業重心,在這二十年間,從存放款業務逐漸過渡到財富管理部門,介紹存款戶購買基金債券保險等理財產品,賺取手續費用。金融機構跨業經營固然可以產生範疇經濟(econ- omy of scope),增加多元收入,並提供客戶多樣化金融服務,但是營業重心轉移的背後原因,與低利率環境脫不了關係。

對銀行來說,經濟體資金充裕、貸款利率不斷降低之下,存放款部門賺得的利潤愈來愈少,需要開闢新的財源。對於存款者來說,單純把錢放在銀行裡得到的利息太少,不免希望有其他的管道,讓閒錢能滋長更多財富。兩者一拍即合。

不過,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持續壯大後,相關的問題也開始產生。

誘導客戶頻繁更換基金,與長期投資理悆相違

在國外,透過基金理財由來已久,許多人透過定期撥款至基金帳戶,以準備退休金。基金是指專業投資人集結多人的資金代為投資,購買債券、股票等金融商品,當基金規模較大,資金總額較多時,能購買的金融商品類別也可以增多,較能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基金畢竟不是定期存款,投資股票或債券總是具有風險。股市可能大漲、卻也可能大跌,例如美國2000年代初期網路泡沫時期、多家網路公司倒閉;金融海嘯時期,多家銀行股價大跌。不過,長期來說,投資股票所得到的報酬,還是比將錢存放在銀行定存來得高,在美國,景氣好的時期,股價變動帶來的報酬一年約可來到10%,遠高於將錢放在銀行所能得到的利息。在臺灣,上市公司慣常發放現金股利,臺灣股票一年的平均股利報酬在4%左右,大大好過定存的1%上下。

雖然在景氣不好的年份,投資股票可能會遭遇鉅額虧損,但若是長期投資個十年,其中兩年景氣不好、八年景氣良好,平均下來所得的報酬,還是高於將錢單純存在銀行。

因此,在美國,若想增加退休金的金額,政府及金融機構通常鼓勵民眾將錢長期提撥到基金中,長久下來既可弭平景氣不好年份的虧損,整體能存下的錢,也比單純將錢存進銀行來得多。

但在臺灣的財富管理部門,卻產生了不同的景況。

臺灣的銀行主要是透過手續費來獲取利潤,亦即客戶購買新基金的當下,銀行可以收取的「介紹購買費」。這樣的機制,造成了銀行理財專員(理專)容易誘導客戶頻繁更換手中持有的基金,讓銀行的手續費收入可以增加,受害的卻是客戶本人,因為基金更適合於長期投資,而非短期頻繁地更換,一來既耗費鉅額手續費,二來可能也讓投資人的收益減少。

高匯險商品充斥市面、臺灣保費占GDP比例世界第一

除了基金以外,財富管理部門還銷售其他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

由於臺灣的利率, 相對於許多國家來說水準較低, 許多銀行便推薦客戶,將手上的資產轉換成外幣,存到國外的銀行。2019 年,臺灣一年期定存利率約是1%,但美國的利率卻可以達到3%,南非幣的定存利率更是高達5.5%。不過,使用外幣進行存款,很容易遇到匯率風險的問題,就算將臺幣換成南非幣,存到南非的銀行後,一年可以得到5.5%的利息,但假若當年度南非幣兌臺幣的匯率貶了10%,那麼投資人以臺幣計算的報酬,反而是得不償失。

部分銀行近期還推薦客戶購買美國的公司債。這些公司債的利息雖然較銀行定存來得高,不過公司債的價格與一個公司的違約風險息息相關。在臺灣,我們或許能很輕易地知道台積電或中華電信的消息,對於美國的英特爾(半導體製造商)或AT&T(電信業),卻不一定湝楚,貿然購買這些公司的債券,有一定的風險。

相對於基金、外幣定存、公司債來說,保險或許是一個風險較低的選項,臺灣人愛買保險的程度,稱得上是世界第一。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的研究顯示,臺灣已連續12年蟬聯「保險滲透度全球第一」的寶座,亦即臺灣保費占GDP 的比例,世界第一。

臺灣很受歡迎的一個產品是「儲蓄險」,亦即把錢交給保險公司,若千年後若沒有觸發理賠的條件,投保人可以拿回更多資金。由於儲蓄險利率較銀行定存高,保險公司給理專的「介紹費用」也高,這項產品無論是對客戶或理專來說,皆大受歡迎,不過,保險公司收了保費後,是否真能透過投資賺取更多的錢?保險公司哪天會不會面臨倒閉? 這點我們也不得而知。

事實上,我國政府有注意到這些狀況,並要求銀行須改變部分銷售模式,例如2016年政府推出「基富通」基金平臺,讓民眾可以用極低的手續費購買基金; 2019年下半年則要求儲蓄險須提高費用,減少儲蓄險對民眾的吸引力。

不過,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要民眾對於高收益率產品的需求仍在,新的理財產品恐怕只會不斷誕生。例如,基金申購手續費降低後,部分銀行反而更加提高客戶的基金轉手率,以彌補減少的手續費收入;2019年下半年,許多銀行則推行美國AT&T的47年長期公司債,如此長期限的公司債,風險其實相對高,畢竟沒有人能保證,AT&T在40年後是否仍在持續營運。

2000年之前,臺灣的定存利率泰半在5%以上,彼時的一般民眾,將錢放到銀行保管,便可以幾無風險地領到豐厚利息回饋。如今,民眾若想獲得相同高的利率,便得承擔更多的風險,可說是低利率政策的直接受害者。

殭屍企業:日本經濟為何長年成長停滯?

低利率政策除了直接導致一般民眾的財產增值不易、以及需承受更高的風險之外,對經濟的長遠發展也有嚴重影響。

先前我們提到,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以後,陷入了失落的三十年,經濟不再有起色,發展停滯。

一般而言,當景氣衰退,央行多會採取低利率政策,提振經濟回到正常水平。 奇怪的是,日本央行在泡沫經濟後,雖然也採取同樣的措施,但日本經濟卻仍陷入長期停滯的狀態。

泡沫經濟後,日本央行在1995年將利率調降到1%以下,2001年至2006年, 利率甚至只有0.1%的水準,但經濟依然沒有起色。在一般的國家屯,若央行長期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理論上通貨膨脹率會不斷上升,但在日本,甚至有好幾年產生「通貨緊縮」,也就是人民消費意願低落,國內的物價愈來愈低,日本央行努力為市場注入大筆資金,也沒什麼效果。

日本的奇特現象,讓許多經濟學家感到困惑,因為類似的狀況在歷史上相當少見,經濟學家推敲此現象的成因,認為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泡沫經濟過後,日本充斥著殭屍企業。

當一家企業產生的利潤,僅能勉強償還債務利息,而無力償還債務本金時,我們便稱此企業為殭屍企業。這類企業,有些僅能靠不斷借款來維持存續;有些企業雖然能勉強營運,卻很難訂立還債以外的營運目標,在技術與創新上難有突破,可說是苟延殘喘。

日本泡沫經濟後的低利率政策,讓欠有大量債務的公司勉強借錢度日,但由於這些早已應該倒閉的公司依然繼續營運,反而造成日本企業難再創新,消耗了經濟體大量的人力與資源,經濟停滯不前。

因此,在日本的案例屯,低利率對救經濟效果不大,可能還拖累了長期的經濟成長。

與此同時,對於日本的存款族來說,錢放在銀行能得到的利息很少,財富增值受限下,導致他們更不敢消費。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低利率政策傷害了大眾的存款利息,補貼了企業借款,讓沒競爭力的企業能繼續存活。

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世界上許多國家踏上日本央行1990年代的老路,開始施行超低利率政策,借款變得容易後,「殭屍企業」在世界各地的蹤影愈來愈明顯。

殭屍企業比重為占上市櫃(含興櫃)公司之比率,利率為五大銀行放款加權平均利率。

陳虹宇,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曾任財經雜誌研究員;吳聰敏,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李怡庭,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陳旭昇,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書名: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作者:陳虹宇、吳聰敏、李怡庭、陳旭昇
出版社:春山
出版時間:2021年4月
讀冊博客來金石堂誠品​​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