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

蔚藍文化出版
258 人閱讀

第四章 後疫情時代的書店共讀

「書物的重要性對現代人而言,關係如同日常生活中的茶飯。」——節錄自一九三三年〈台灣愛書會趣旨〉

過去兩年,當全球各國都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陰霾下,被譽為防疫楷模的台灣卻像活在「平行世界」般,不僅曾經保持過連續兩百五十二天的本土零確診紀錄,大多數民眾的日常生活也幾乎沒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響。

直到二○二一年五月中旬本土疫情爆發,全台進入「三級警戒」,致使民間各商家店面紛紛關閉或暫停營業。以往原本應該熱鬧非凡的都市大街上,竟然在大白天出現了空無一人的場景。車水馬龍的台北市區,瞬間成為空城,形成一種超現實的城市奇觀,宛如攝影藝術家袁廣鳴作品《城市失格》預言了疫情隔離下的真實再現,乍看就像是一場虛擬幻境。如今隨著疫情的推波助瀾,又彷彿只有網路購物和臉書上的社群互動逐漸取代了真正的「生活現實」,卻也更加催促人們思考未來及早投入「線上轉型」之必要。

譬如北美館年度大展「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於五月初開展後不久,旋即因疫情嚴峻而封館,令許多來不及趕到現場觀看的民眾引以為憾。新任館長王俊傑便索性親自拍攝導覽影片,透過線上觀展方式一睹為快。

另外,原訂於六月中舉行的二○二一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Bologna Children’s Book Fair), 亦由於國際疫情與各國旅遊限制, 乃完全轉型為線上書展,並宣告明年若仍有疫情顧慮, 將著手規劃進行V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環景拍攝展場空間,帶領觀眾以如臨其境的方式參觀線上展覽。

與此同時, 許多書店業者也紛紛嘗試以Google Meet、Zoom、Webex 等視訊會議軟體為基礎,陸續舉辦各種主題的「線上讀書會」(Online Book Club)。比如台北「女書店」原本於二○二一年七、八月間舉辦一系列女性主義專題講座,為因應防疫政策,課程將以線上平台與視訊連線作為準備方向。

一般來說,這類讀書會並不只是單方面的直播影像內容,而是採用雙人或多人對談的形式,還能讓讀者和演講者彼此之間進行線上互動、即時分享心得。讀者只要繳交費用,就可以獲得連結與這些作家學者直接交流。

籌組「讀書會」的時代禁忌與啟蒙

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不難想像今後讀書會的模式不再只限於實體空間,遠距的線上讀書會也將逐漸成為生活學習的常態。然而,談起讀書會活動的「線上轉型」問題,有許多基礎條件卻也必然牽涉到實體社群的養成經營。

書籍作為思想論述的載體,並以出版或籌組讀書會作為發聲場域,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國的政治發展與民主狀態。

憶想早昔白色恐怖時期,台灣的知識菁英遭到大規模整肅,其中最容易遭到檢舉、造成最多受難者的類型就是「讀書會」。許多原本單純好學的知識青年,基於對社會環境與政治現狀的不滿,為了更進一步探討社會政治相關議題,才因此加入讀書會、研讀左派書籍和思想理論。

豈料後來卻不明就裡地受到牽連,致使身陷囹圄。比如已故前輩作家葉石濤的短篇小說《紅鞋子》,即是描寫當年他因參加讀書會,遭以「知匪不報」的罪名蒙冤入獄的情節始末。另外還有台灣文學史上最大規模的「民主台灣聯盟案」,被捕的陳映真、吳耀忠等人最初也都是從組織一個「讀書會」而起頭的。

這些案例根據審判結果,輕者通常入獄數年,重者則失去性命,甚至連帶影響更多家族失去了親人,從此改變一生。即使是在出獄之後,長期的監視、社會的恐懼都讓他們如同活在大型的牢籠,承受各種精神上的無形壓力與煎熬。曾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處在戒嚴體制下的「讀書會」儼然成為禁忌的代名詞。

來到解嚴以後,真正意義上的「讀書會」面向大眾(商業)出版市場,起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有些出版社為凝聚愛書人的消費忠誠度,並減少對連鎖書店傳統通路的依賴,便以成立「讀書俱樂部」(Book Club)的形式來和讀者建立最直接的關係。

諸如遠流出版社主打推理小說族群的「謀殺專門店」(1997-2005)、城邦出版集團的「書蟲俱樂部」(1999-)、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2001-)、時報文化的「時報悅讀俱樂部」(2002-)等。無論你住在多遙遠偏僻的地方,只要繳交少許費用、成為會員,就能每月定期收到出版社寄來的讀書情報資訊,並享有新書優惠折扣,同時也能參加各種主題的導讀會或演講,跟擁有同樣閱讀興趣的書友彼此互動,一起分享各自的讀後觀點與心得。

追想「台灣愛書會」:無可取代的紙本溫度回顧過去這些曾經在不同時代潮流下各領風騷的眾多「讀書會」社群當中,私以為最能兼顧推廣閱讀知識與生活趣味,且令愛書成癖的「書痴」(Bibliomania)們最為心嚮往之的,無疑自當首推創立於日治時期一九三三年的台灣出版史上第一個書迷同好團體「台灣愛書會」。

大致上,「台灣愛書會」會員多以當時在台的日人知識分子為主,包括《台灣日日新報》社長河村徹、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以及在台北帝國大學任教的文政學部教授植松安、文學評論家島田謹二、詩人學者矢野峰人等,並於一九三三年六月到一九四二年八月發行十五期的《愛書》雜誌,由當時剛從日本回台的青年作家西川滿擔任主編兼發行人。

閱讀河村徹在《愛書》創刊號發表〈書物の趣味〉一文,即可窺見該團體獨具丰采的核心思想和旨趣所在:「蒐集原版書作為書物嗜好之一於今極為盛行。原版書保存有該書發刊時代的香氣與品味,於單純的蒐集之外,因為能辨識時代文化、社會事情,於文化史上貢獻之處頗多。……書物趣味之一是『舊書店』;有心要搜尋特定目的物,或漫無目的只是想逮獲任何珍貴稀有書籍時,都可來舊書店網魚。不一定是要中毒極深的『蒐書狂』,對書物有興趣的愛好者,都會因此留下極深又難以忘懷的回味」。

除了一般演講活動和座談會,「台灣愛書會」更首開時代風氣之先,於一九三六年策畫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史上第一回「裝幀展覽會」。展出內容主要著眼於藝術色彩濃厚,選定一百五十種特裝本、絕版書作為嘗試。

僅以裝幀形式而言,就有結草蟲的蓑衣、竹皮、法帖、麻袋、蛇帳、漆研出、帷幔、軟木等各式各樣充滿手工趣味的材質,幾乎匯集了台日兩地「愛書會」同好們所各自收藏的精美書籍共聚於一堂,堪稱琳瑯滿目、蔚為大觀。

此外,「 愛書會」 同時也跟「 台北書物同好會」、「台北古書籍商協會」等民間單位合作,於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一年間共舉辦了六回的「跳蚤書市」。其活動旨趣在於節約物資、愛惜舊物,並透過現場寄售方式,相互交換平日不用的書籍,以便讓其他的愛書人能夠有緣買到珍本,更可趁歲末之際整理自家藏書,且在知識交換層面發揮了極大的流通作用。

一如其名,該團體「台灣愛書會」與同人刊物《愛書》雜誌所有關注的焦點,皆離不開與「書」相關的話題討論。特別是有關紙本書的實體(Physical)物質層面,包括裝幀設計的視覺衝擊、印刷紙張的觸感、古舊書的氣味、二手交易的保存與流通等。耐人尋味的是,這些高度仰賴親身感受實體物件的「書物」特質,往往也都很難被「非物質性」(Immateriality)的線上媒介所取代。

線上轉型之必要?閱讀是一場分享的盛宴

科技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互動與社交模式。

平常的日子裡,我們可以透過網路隨時與遠端的親友聯繫,即便足不出戶,無須與人交談,也能直接上網購物點餐。另外還有臉書、LINE等線上社群讓我們尋回學生時代離散多年的老同學,或是與那些不曾見面的臉友相互點讚留言「表達關心」。所有一切事物,彷彿因此產生擁有整個世界的錯覺,令人目眩神迷,欲罷不能。相對地,一旦要是沒了手機,或者網路一斷線,許多人便會頓時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

來到二○二一年五月的疫情風暴下,全台進入三級警戒,眼前的景象卻又如幻夢般再度反轉。按規定,一般民眾須儘量減少外出,甚至開始隔離生活,在家辦公上課,難免有感似「坐監」的苦悶。但也有人認為,像這樣偶爾短暫的「自我囚禁」,反而擁有了更多和自己獨處、沉澱的機會。

換個角度來看,人們似乎開始發現,生活本身其實也能過得相當單純,學習新知與意見交流在本質上也都不必群聚,很多事情並不需要像之前那樣頻繁奔波、過度努力,至於每天外出往返另一個固定地點上班上學的這種模式,似乎也並不是那麼必要。

有的人難得多出了時間,才因此讀了平常沒空讀的書、看了平常沒空追的劇;有的人則是因為無法出門,所以只好在家認真研究各種做菜煮食等烹調方法。我暗想,幾乎全台灣每個家庭的料理技術,應該都會在這一兩個月內有著前所未有的突飛猛進吧!

尋找自我的荒島書單

居家防疫期間,書籍雖非民生必需品,卻是能夠讓人在這充滿不安、焦慮和煩悶的生活情緒當中,予以安頓身心的一帖良方。特別是在讀過一本能夠引起共鳴的好書之後,那種足以令人回味不斷的感覺,簡直就像電影《刺激1995》男主角安迪趁典獄長不在時擅自播放莫札特的歌劇而被關禁閉兩週,雖然每天都在黑暗中度過,內心卻相當滿足於擁有音樂陪伴的美妙。

如今隨著疫情持續延燒,短期內大概不容易回到原本的常軌,我們更需要透過閱讀來重新思考並找尋新的工作與生活方式。

針對未來可能長期與外界隔離的生活狀態,過去老早就有人提出所謂「荒島書單」:設想自己倘若有一天像魯賓遜那樣流落到荒島,那麼你將會選擇隨身攜帶哪些書籍陪伴?即便反覆閱讀也不厭倦,至少足以快樂地過個一年半載,從此地老天荒。

談起以「疫情」或「隔離」為主題的書籍,我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會是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的《魯賓遜漂流記》,再來還有卡繆倡議「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的代表作《瘟疫》(La Peste);或者薄伽丘(Boccaccio)描述一群朋友在黑死病來襲的城外宅邸自我隔離,藉由每人每天一篇故事接力來消磨漫長時光的《十日談》;要不就是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愛在瘟疫蔓延時》、羅伊德.瓊斯 (Lloyd Jones)的《在荒島上遇見狄更斯》、楊.馬泰爾(Yann Martel) 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相關著作。奇妙的是,當你欲向每個人詢問他們各自心中的「荒島書單」時,往往得到很多極有趣或具啟發性的答案。

相對而言,只要一提到自己的荒島書單,就很可能一直難產。但凡面對喜愛之物,人們通常愈是難以抉擇。因此,便有書店業者進而發想,與其讓讀者陷入如何選書的苦惱,倒不如考慮「不知道將會收到什麼書」的神秘方式,將書名隱藏在包裝底下,包裝外面僅有簡短的推薦語作為內容提示,令讀者彷彿產生一種日常閱讀的意外收穫和收到禮物的驚喜。

類似隱匿書名的創意形式,亦可見花蓮「時光二手書店」於五月底策畫推出的「閱讀在瘟疫蔓延時:主題書包」。顧名思義,所謂「主題書包」即是由店家設想出各種不同趣味主題的包裹組合,諸如「旅行的意義」、「火車欲去叨位」、「帶你回花蓮」、「小說家的童年」、「吃土長大的」、「世界是一座劇場」、「時光撐香港」、「瘟疫時期,做好藝術」、「寶島新作家」、「愛眠夢的人」等。

此處每個書包大約精選三到四本書,書包外面也都會附上一點文字簡介,價格則是設定有三種:四百九十九元、五百九十九元與六百九十九元。放眼整個過程就像是在抽玩具「盲盒」一樣,在這些一個個的「書包」內裝著各類相關主題的書,抽盒時根本不知道裡面到底有哪些書名內容,抽到什麼書完全是靠運氣,以及仰賴店員私心推薦的信任感,因此每抽一次都是驚喜!

實體書店的線上社群經營之道

過去長期以來,民間各地獨立書店、實體書店、出版業者早已面對著電商經常大打「折扣戰」帶來的衝擊,現在又因防疫政策關於社交距離與禁止室內飲食的規定,大幅限制了許多「複合式」實體書店(餐飲+書籍消費)既有的空間優勢,使得原已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獨立書店處境無異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假使往後人們買書不再需要出門,不再需要親自來到書店浸淫在某種與書相遇的現場氛圍。那麼,如此一來是否同時意味著:當我們在生活中愈是關注並強調線上購書、線上講座、線上讀書會等數位化轉型的媒介功能與重要性,似乎也就相對表示實體書店的存在價值愈來愈低?

伴隨著書籍型態從紙本到數位的時代變遷,人們透過線上的閱讀形式也從最初側重視覺的數位圖文社群網站(Blog、Plurk、FB、Line),接著又有了滿足聽覺互動的聲音媒介(Clubhouse、Audible 有聲書與廣播劇), 然後則是能夠整合多媒體會議交流的直播視訊(Google Meet、Zoom、Webex), 未來甚至更進一步發展出提供使用者身歷其境的多種形式,來滿足不同類型讀者的需求,也讓彼此之間分享閱讀及討論的過程變得更有彈性。

在這個紙本閱讀量逐年下滑的數位時代,今後開書店最重要的關鍵,將不僅止於著重傳統空間氛圍的營造,也絕非只把課程或講座內容輸出、放到網路上就叫做「數位化」,而是能夠以實體經營為根基,透過整合線上與線下資源彼此互補並進,持續跟讀者保持連結與互動,藉此培養屬於自身消費忠誠的讀書社群,乃至轉型成為提供社群交流的付費知識內容平台。

比方在新北永和鄰近社區深耕多年的「小小書房」,除了原先採「收費制」經營各種主題的文學及社會學的實體讀書會之外,更早在武漢肺炎迅速擴散至全世界的前一年(2019),便已開始「超前佈署」試辦「限定會員制」的Telegram 線上讀書會。

近幾年,無論是全台各地的獨立書店,或是出版社與民間企業人士自主成立的讀書會,整個市場趨勢很明顯逐漸朝向社群經營(包括實體及網路)「分眾化」、「專業化」發展,並透過精選好書、讀者共讀、互動參與等方式,讓那些沒空選擇書籍、消化知識的民眾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來進行閱讀思考,同時也為書籍增加行銷的機會。

值此大疫紛亂之年,即便疫情在不久後的未來得以順利趨緩,然而嚮往過去「清零(確診)」的美好時日,卻也終究是回不來了。防疫管控之下,在這個(被迫)慢速運行的城市裡,有許多原本曾經熱絡的地方已是格外冷清,但也有不少獨立小書店仍然頑強而現實地生存著,用自己獨特的適應方式(除了賣書,還包括接案、餐飲、帶活動等),固執地維持一些優雅的抵抗。

畢竟,人們絕大部分的創意都是在面對面的情境下共同激盪出來的。正如許多科幻電影結局總是不忘提醒觀眾:關上螢幕登出網路,從虛擬的數位空間裡走出來,品嚐現實世界的酸甜苦辣,體會真實的人生。

本文原刊於2021 年7月9日《聯合報》「鳴人堂」專欄。)作者一九七六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平日以逛書店為生活之必需,閒暇時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同時喜好蒐集黑膠唱片、聆聽現代音樂及台語老歌。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裝幀列傳》,書話文集《讀書放浪》、《舊書浪漫》、《書迷宮》,以及聲音文化研究《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目前專事寫作。


書名《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
作者:李志銘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9月
讀冊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