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集體錯覺》

平安文化出版
428 人閱讀

第七章 一致性的優點

人生最高的榮耀就是成為你自己。——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

鮑伯.德萊尼是你能見過最聰明、最仁慈、最善良、最有同情心的那種人。七十歲的他銀髮藍眼,臉蛋圓潤、肩膀厚實,帶著濃厚的紐澤西口音,高風亮節享譽鄉里。但鮑伯也比任何人都更能告訴你,被錯覺控制有多可怕。

鮑伯在紐澤西帕特森鎮的一個愛爾蘭—義大利社區長大,當地人際非常緊密。鮑伯是州警的好兒子,深受家人朋友鄰居的喜愛。他小時候上的是天主教學校,接受嚴格的管教和規律的體育訓練,原本還認為長大之後會成為神父。他曾經打趣道,「愛爾蘭天主教家庭的小孩,就是每天早上醒來都覺得自己犯了什麼錯」;但鮑伯眼光犀利,頭腦聰明,從來沒有惹過麻煩。上了高中之後,他愛上籃球比賽那種緊張刺激的感覺。當時的他誠實認真,一心想要成為理想中的大人。

所以二十一歲那年,鮑伯自然而然跟著父親的腳步成為一名州警,也愛上了這份工作。他跟父親一樣,每天都以整潔的制服與警徽,以及擦得閃亮的警靴為榮。他每天在州際公路上來回奔波,但從來不以為苦,就連假日也睡在警察宿舍。因為協助那些請不起警力的小社區,給了他莫大的成就感。當時鮑伯的人生目標很清楚: 「我覺得自己就像是《王牌騎警》(Dudley Do-Right),使命就是抓住壞人。」

但一九七五年的某一天,州警分部給鮑伯派了一個奇怪的任務。副中隊長知道這位年輕的警員充滿熱血,問他是否願意應徵出差,參加為期六個月的組織犯罪調查。當時澤西州的海邊布滿黑道,經常對中小企業肆意勒索,要求天價的「保護費」。而這些無力反抗的守法公民,正是鮑伯選擇成為州警時發誓要守護的目標。所以鮑伯二話不說,接下了這個難得的任務。

這個「阿爾法計畫」是州警局和聯邦調查局(FBI)合作的秘密任務,成員是三名FBI探員加上兩位州警,目標是滲透當地惡名昭彰的伊莉莎白.吉諾維斯、布魯諾、甘比諾、德卡瓦坎特家族,蒐集他們的犯罪證據。當時熱情天真的鮑伯認為,這半年的「酷」任務能夠一圓小時候的偵探夢。上級要求這個小隊在當地開一家卡車公司,吸引黑道的注意,最後認識黑道裡面的人。

這份任務讓鮑伯完全放棄過去的州警生活。他毫無預警地從警察局辭職,身邊的朋友,甚至州警搭檔,都以為他是惹上了什麼天大麻煩。但他嚴守秘密不回答任何問題,不走漏臥底任務的一丁點線索。就連家人都不知道他跑去做了什麼。他回憶起當時的自己,說:「我從地球表面消失了,踏入黑暗的邊緣。」

鮑伯在臥底的時候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他改名叫「鮑比.寇佛」(Bobby Covert。Covert的意思就是假身分,但愛爾蘭人真的有這個姓氏,而且不知為何,一九七○年代初的人都不會去聯想這個姓氏背後的涵義),從一個整潔的年輕警察變成了一個散亂骯髒的傢伙,他增胖了十五公斤,偽裝成一個比實際年齡大四歲的傢伙,掛著一副壞人鬍子,每隔幾天就用電棒把自己的整頭頭髮燙捲。

沒過多久黑道就來了,從鮑伯的卡車事業裡搶走四分之一的利潤。一位名叫派特.凱利(Pat Kelly)的FBI線人過來幫鮑伯打理生意,教了他很多東西。派特原本是黑道成員,但不想被關,所以乖乖跟FBI合作,把黑手黨的所有運作方式全都告訴鮑伯;同時還用自己的人脈,讓鮑伯取得黑手黨的信任。沒過多久,黑道的兄弟就走進了鮑伯的公司,在樓上喝紅酒、看電視、想著接下來要去勒索哪家企業;鮑伯跟派特則是每天花十五個小時來經營卡車公司。這時候,他們的卡車已經全都在運送黑道的贓物:偷來的腳踏車、衣服、3C產品等等,整家公司都變成黑道的打手。但這些全都在FBI的竊聽之下,每個動作、每句對話、日常生活的每一句髒話,都被FBI錄了下來。

這種偷拐搶騙的世界,逼得鮑伯越來越會偽裝。他一開始刻意模仿黑道分子的狂妄冷血,後來不自覺地變得越來越像他們。他開始滿嘴髒話、咄咄逼人,他在黑道裡爬得越高,作風就越像滿肚子壞水的大尾流氓,越來越記不得自己真實的身分。「我的想法不知不覺改變了,」他後來說,「變得跟真正的黑道沒兩樣。」

FBI對鮑伯的結果很滿意,希望他蒐集更多證據。他們延長任務期限,出錢擴張他的卡車公司,鮑伯成了總裁。就這樣,幾個月變成了幾年,鮑伯開始穿上黑道大哥那種發亮的三件式西裝,開著黑道大哥最愛的車型Lincoln Mark V;請那些牛鬼蛇神吃高級餐廳,開著黑道才懂的玩笑,甚至花時間去陪伴黑道分子的家人。臥底身分「鮑比.寇佛」越來越像他真正的人生。

但這新生活也有不少缺點。鮑伯總是無法真正放鬆,總是忍不住厭惡自己的身分。「我整個人生像是泡在馬桶裡面,泡得夠久就會開始發臭。」

到了「阿爾法計畫」的第三年,鮑伯確定自己知道太多了,黑道一旦發現他是臥底,他一定沒命。強大的焦慮與壓力開始傷害他的身體:他出現心悸、醒來時永遠滿身大汗,而且皮質醇(cortisol,讓我們應付壓力的激素)濃度過高,新陳代謝、免疫、壓力反應的機制全都暫停運作。他開始慢性腹瀉,開車開到一半經常得停在路邊嘔吐。甚至有那麼幾次,他以為自己出現心臟病。鮑伯盡可能無視這些徵兆,但他知道這都不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該有的。

某天晚上他搭上黑道分子的車,道德一度跌到谷底。他跟派特一起坐在後座,拉瑞跟蒂諾兩個最笨的小弟在前面開車。鮑伯打開公事包想檢查東西,但公事包的鎖頭一彈開,所有人都愣住了,因為那個聲音實在太像槍枝上膛。當然,後來大家都發現這只是一場誤會,但緊張到了極點的鮑伯卻出現了一個可怕的想法:「下次我真的在裡面放一支槍吧?這樣一切就結束了。蒂諾會以為那只是公事包,然後我就直接崩了他的後腦勺,然後在拉瑞轉身阻止之前給他一槍。這樣就只剩派特了,扣下扳機時也許我會掙扎,但還是得殺。沒有人能活著離開。」

當你沒有退路,你就會把一切都合理化。

無間道的代價

鮑伯的個性、教養、價值觀,讓他一直沒有沒有真正墮落下去。但臥底生活讓他長期認知失調,精神嚴重受傷。他在當州警的時候,可以安安心心地當一個信仰上帝、法治、真理、正義的好人。但他變成了「鮑比.寇佛」,一個邪惡的卡車公司老闆,整天跟殺手小偷稱兄道弟。「鮑比.寇佛」跟那些道上兄弟混越久,把越多黑道的秘密告訴州警局和FBI,就離原本的「鮑伯.德萊尼」越遠。鮑伯花了一輩子去建立自己的認同,又在臥底過程中一一親手摧毀。

鮑伯揭發這些黑道之後,接受了好幾個禮拜的全天候保護;但之後還是得靠自己。他在床頭放了一把槍,走到哪裡帶到哪裡。他會在凌晨兩點醒來,以為家裡被人入侵;他撥開浴簾的時候總是覺得後面有人。他的家人朋友和每一個認識的人都認為他是英雄,但他一點也不覺得。生活中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讓他緊張,有一次他開門去車道上拿報紙的時候,看到一臺直升機低空飛過,他立刻衝回家裡,砰一聲關上大門。他以為黑道來尋仇了,但其實那臺直升機只是在噴殺蟲劑。

他臥底時也養成了一堆壞習慣。他變得像黑道一樣喜歡亂罵人,喜歡用亂花錢來獲得歸屬感。他出現暴力傾向,經常把家裡的牆壁打得坑坑洞洞,然後去大賣場買廉價的複製畫遮起來,「客人來到我家,都會好奇為什麼牆上掛著這麼多畫作。」

鮑伯遇到的困境,就是開創心理治療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所謂的「自我不一致」(incongruent)。羅傑斯的「一致」是指內心與行為保持協調,不一致的人則是說一套做一套。羅傑斯認為,當你「自我不一致」,你就背叛了自己,必須額外付出心力去維持虛假的形象。這種「自我不一致」把鮑伯的人生害得千瘡百孔。

鮑伯的狀況可能很極端,但並不罕見。當代的美國鼓勵人們自我不一致,讓很多人自欺欺人、否定一切。大家都不相信陌生人會說實話,大家覺得政府只會騙人。在這個時代,我們一方面想彼此真誠相待,另一方面又擔心受到批評,所以經常把真誠當成天真,不再思考自己到底相信什麼,而是去關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在社群媒體出現後,每個人都在「經營自己的形象」,每個Instagram的網友都一邊知道別人的照片都是裝出來的,一邊自己跟著假裝。無論我們喜不喜歡,生活中都充滿了謊言、虛偽、口是心非。

我們太習慣這種自我不一致,沒有注意到它對我們,以及對整個社會造成了多大的傷害。自我不一致的生活方式,讓整個社群網路把撒謊當成常態,讓謊言、惡行、有害的行事風格越來越普遍。最後這片危險的黑土,就讓各種集體錯覺生根茁壯,四處蔓延,在各個角落結出有毒的果實,摧毀我們原本能夠共同相信的現實,阻礙了社會發展。更可怕的是,這些集體錯覺讓我們無法正確理解自己與他人,所以集體錯覺不僅不會越來越少,反而會越來越多,最後每個人的人生就像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說的那樣,「陷入死寂的絕望」。

我們怎麼會淪落到這番境地?答案還是跟我們大腦的演化基礎,以及深深影響每個人言行舉止的社會基礎有關。我們經常以為我們是根據自己相信什麼,來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卻忘了我們會相信哪些東西,其實跟很多我們不會注意到,也無法控制的社會環境與認知過程有關。此外,認知失調帶來的不適,會讓我們的大腦在潛意識下幫自己的行為找藉口,並影響我們的行事作風。

真要說起來,認知失調會讓我們在面對矛盾的時候,開始欺騙自己。當我們希望發生某件事,或者覺得好像要發生某件事,但又同時知道眼前發生的是另一件事,我們的信念跟行為之間就會彼此打架。這種時候,如果我們已經做出一些違反價值觀的事情,我們就會下意識地改變想法,我們會把價值觀稍微扭曲一點點,讓它符合我們的行為,避開言行之間的矛盾。

問題是,這種為了利益而扭曲自我認同的做法,會影響日後的行為。當我們為了避開矛盾而幫自己找藉口,我們原本客觀的思考方式就會開始一點一滴扭曲變形。13我們會開始認為自己的所有行為都有理由,然後做事越來越不負責任,最後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當我們習慣重新定義自己的言行,習慣幫自己的行為尋找外部原因,我們就會逐漸覺得這種生活方式才是對的,開始義正詞嚴地辯護自己的各種恐怖惡行。

作者為美國知名教育發展心理學家。非營利組織「個體機會中心」(Populace)共同創辦人。哈佛大學教授兼教育學院心智、大腦與教育計畫主任。哈佛大學人類發展博士。哈佛大學心智、大腦與教育碩士。

他帶領哈佛大學「個體性科學實驗室」團隊,與非營利組織「個體機會中心」,致力於打破人們對平均值的迷思,推廣個體獨特性的重要,並將其應用於人類潛能、人才發展和社會制度設計等議題上。

「打破平均值」這個衝擊性的觀點,獲選為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最重要的八個概念之一,他陸續受邀到TED、Google與各大企業或教育機構演講。羅斯並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推動「黑馬計畫」,透過上百位各界成功人士的深入訪談,歸納出屬於他們的成功之道,他也將研究成果寫成《黑馬思維》。

《集體錯覺》是他睽違4年的最新巨作,以敏銳的觀察與詳實的考證,深度探究人們盲目的從眾心理,直指諸多社會現象的問題根源,不只廣受好評,被各大權威機構推崇,更被譽為他的必讀之作。著有《終結平庸》、《黑馬思維》、《集體錯覺》等備受推崇的暢銷書。


書名集體錯覺
作者:陶德.羅斯(Todd Rose)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時間:2023年1月
讀冊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

留言評論
平安文化出版
Latest posts by 平安文化出版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