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改變過去─文夏「禁不了的聲音」

西區老二
847 人閱讀

「人們總認為自己只能改變未來,但事實上,過去也時常隨著未來而改變。」這是電影《日間演奏會散場時》非常重要的主旨句;女主角童年舊居院子裡的石塊,曾因無憂的回憶顯得美好,也曾因祖母故去變得悲傷,又重新在奔走過大半個地球後,尋回慰藉的意義……。

同樣的一首〈黃昏的故鄉〉,對於從戀家、離家到回不了家的人們而言,又象徵什麼樣陰晴圓缺的想念、等待與向望呢?

當文夏病逝的消息傳出,有人問我這一輩的人對文夏還有印象嗎?首先映入我腦海的,倒不是最常被提及、被賦予黨外運動者流亡海外對抗政治中心意涵的〈媽媽請你也保重〉和(李應元唱過的)〈黃昏的故鄉〉,而是在吳念真導演處女作《多桑》中,蔡振南重新演繹的〈流浪之歌〉,而後在民歌餐廳駐唱時,我也經常唱這首歌曲。事實上我這個世代許多人往往是透過後輩歌手的翻唱、改編來認識文夏的作品,如陳雷翻唱〈綠島之夜〉、黃妃翻唱〈星星知我心〉、王識賢翻唱〈悲戀的公路〉、鳳飛飛翻唱〈港邊惜別〉與〈河邊春夢〉等等。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以「文化」為名,寄託人們跨世代的記憶

文夏這個藝名,在日語中和「文化」同音(ぶんか),而他一生的歷程,也與台灣音樂發展史密切相關,承載著人們跨世代的記憶。在他出生的1928年,日本流行歌唱片大量進口台灣,但當時在台灣經營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日本人柏野正次郎認為,一定要聘請台灣的作家創作台灣歌謠,「接地氣」的唱片生意才可長可久;1933年古倫美亞唱片聘請作詞家陳君玉負責文藝部,旗下網羅鄧雨賢、姚讚福、蘇桐、林清月、周添旺等本土詞曲作者,發行〈望春風〉、〈月夜愁〉等歌曲相繼走紅,並建立歌曲創作的商業機制後,這一波因電影、廣播、唱片等媒體及技術的引進,可以說是在以「新臺灣音樂」外衣包裝的皇民文化動員之前,台灣歌謠創作的黃金時期。

但文夏並沒有趕上那個時代,到他自日本學完音樂回台灣讀高中時,正是政權交替的年代,包括歌曲在內的日文出版品頓時淪為「黑五類」,成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下令「清掃日人奴化遺毒」的禁止對象。政策限制加上戰後初期民生衰退物資缺乏,台灣創作人才榮景不再,如文夏所回憶:「日本人回去後,台灣沒人會做唱片,那時廣播電台也沒唱片,就叫阮去現場表演然後錄起來,台南放完輪嘉義,嘉義放完輪台東,所以是全台輪播。」

錄什麼呢?1961年周添旺投書《聯合報》指出:「台語歌曲,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用日本曲調或翻譯日詞,有的還將日本地名、風俗等完全直譯,例如……有的譯不出來的部份,乾脆就照日語來唱,……而將日本原曲錄音,這成了什麼台語歌曲呢?」在日語唱片遭取締的情況下,官方的壓制反而讓地下化的日語歌和台語「混血」,愈禁愈紅。

根據文夏自述,1957年29歲的他推出台灣流行歌壇第一張可收錄8首歌的黑膠唱片,在當時大為轟動。身為「亞洲唱片」捧紅的第一位明星,被稱為「北(洪)一峰、南文夏」,在戰後唱片工業逐漸盛行的潮流中,唱片一出就有兩萬張以上的銷量,作品仍延續重新填詞、翻唱的「混血歌」模式,如57年的〈落葉時雨〉、〈再會港都〉、〈湯島白梅〉,58年發表〈青色山脈〉、〈男性的苦戀〉,59年及60年分別推出〈心所愛的人〉、〈人客的要求〉、〈媽媽我也真勇健〉等等,多為紅極一時並流傳至今的經典歌曲,其受歡迎的程度,幾乎是只要有電唱機、聽得懂台語歌的家庭,一定有文夏的唱片。

但隨即1959年行政院核准發布《廣播無線電台設置及管理規則》、《廣播無線電台節目規範》兩項命令,後者明定廣播電台「方言節目比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十」;1963年新聞局再發布《廣播及電視無線電台節目輔導準則》,其中第三條規定「電台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節目時間比率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成為監控節目內容、提報違規節目之法源。

這麼一來,台語唱片在廣播上播放、台語歌手上電視演唱均受到限制。1960年起,文夏的〈媽媽我也真勇健〉、〈媽媽請你也保重〉等歌曲也相繼被警備總部以「阿兵哥不能想媽媽」的理由一禁30年。(我很好奇想問,那「鐵牛運功散」的廣告為什麼可以播?XD)

圖片來源:翻攝自蘇貞昌臉書粉絲專頁

半生流浪,追尋音樂的自由

因此寶島歌王只好先跑去拍台語電影,再以「隨片登台」的形式帶「文夏四姊妹」四處巡迴開演唱會;結果政府又馬上追殺而來,1968─70年間透過「歌星證」的發放、撤銷及考核制度的干預,自己當起「老闆」,對演藝人員的思想與「品質」進行審查,包括須演唱一定數量的淨化歌曲才能取得合法演出的證照等方式,收編並「整頓」歌廳等歌唱演出場所,監控歌星在各地表演活動的形式與內容。這樣一搞,我們的歌王又得跑到日本去,他也只能無奈的說:「在台灣我不能唱台語歌,到了日本,卻要唱給一群聽不懂的人聽。」

除了官方打壓,某些「網軍」也沒閒著。1965年起《新聞報》、《聯合報》、《中華日報》、《自立晚報》都對台語歌曲及歌壇發表一系列評論,一派指摘台語歌壇「不自愛」,恣意翻唱日本歌曲,歌詞粗製濫造,「為知識份子所不屑」(問題是當時國語歌曲翻唱、抄襲更沒少過),甚至提議設立「歌檢處」,對新歌曲、唱片進行事前審查等管制措施。

另一邊以陳根德為筆名的陳和平,於同年7月在《中華日報》發表〈文夏談台語歌曲的發展〉,透過對文夏的訪談,強調台語歌詞創作並非全是按照翻唱歌的原詞翻譯,至少文夏的作品就是由他自己重新創作,並指出翻唱風氣的興盛,是由於待遇不佳所致:「其他各國的作曲家們,創作一首新歌的酬金,可以足夠半年以上的開支,但我們作曲家創作一首新歌的酬金,只不過是兩三百元新台幣而已。那還有誰肯專心一意的努力去研究作曲呢?」(聽到沒?現在也是一樣,台灣不缺硬體及人才,但更需要對創意的鼓勵,請給創作者更友善的環境!)

當〈流浪之歌〉隨著螢幕上《多桑》的畫面滲進來,即使是沒親眼見過那個泛黃飄撇年代的年輕眼眶也會被打濕:「放捨的阮故鄉,總是也無惜,流浪來再流浪,風雨吹滿身」,憂鬱滄桑的小提琴伴奏,如今再聽,也從未隨著時代而褪色。

這些歌曲能夠傳唱不歇,來自文夏以及和他一樣認真創作的優秀作詞、作曲家,把對自由的不懈追求化為音樂和文字,並反映著市井小民的心聲。如葉俊麟作詞、陳芬蘭演唱的〈孤女的願望〉,和〈媽媽請你也保重〉同樣寄託台灣在工業化、都市化進程中「北漂青年」的情感;或是郭金發的〈燒肉粽〉、〈飲者之歌〉,也如〈人客的要求〉,描寫社會中低階層各行各業,而引起民眾廣泛的共鳴。這些在執政者眼中不值一哂的「靡靡之音」,卻正是因為夠真實夠心酸夠悲哀,活得比歌功頌德酒肉朱門更久。

然而,在璀璨的鎂光燈聚焦之外,鐵網聳立的偌大暗影之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台語歌手與創作人,在成為我們熟知的巨星之前,是經歷過什麼樣的時代,透過怎麼樣不同的表演形式,在延續自己的演藝生命和台灣歌謠的傳唱?而包括我們自己這些藏在光影閃爍下、在場或已離場的眾多無名臉孔,又是如何在社會變遷的起承轉合中,透過什麼樣的文化性格在詮釋他們的喜怒哀樂,且在怎麼樣的政治、權力夾縫中灌溉著民間歌謠的在地養分?

文夏曾經感慨:「現在雖然時代開放,不再禁歌了,但有什麼用,那一輩的歌者都老的老,死的死。」所幸文夏活得夠久,用他的長壽、活躍見證了政治威權,並以強韌的創作生命力予以反擊。也值得慶幸我們擁有他們留下的音樂,只要一代一代的歌手繼續唱,一代一代的聽眾繼續聽,透過記憶的傳承和在不同的生命情境裡碰撞出新的意義,這些被一再創作的歌就不會老、不會死,也將繼續創造出千千萬萬禁不了的聲音,向過去和未來提出動人的質問和回應。

如同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裡說的:〝There are places in the world that aren’t made out of stone. There’s something inside that they can’t get to that they can’t touch. That’s yours.〞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擁有音樂之美的自由靈魂就是。

留言評論
西區老二
Latest posts by 西區老二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