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任內做了兩件大事:修例和防疫,但都不太成功

盧斯達
1.1K 人閱讀

19年大亂之後,法定的本屆特首任期終於挨近完結。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最後關頭表示,因為「家庭原因」而不再競選連任,繼而傳出政務司長李家超會辭職參選特首的消息。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林鄭之後,會是武官上場嗎?

林鄭是港英政府培養的高級政務官,恰如其份的典型菁英文官履歷。李家超則是警隊見習督察出身,1997年升任總警司,回歸後升至警隊高層,到 2017 年被中國委任為保安局長,任內處理2019 年示威,據說因為「作風強硬」而受到垂青,2021 年升任為政務司司長,以「武官」出身成為文官政府第二把交椅。當時香港各界普遍認為,這些升遷代表「武官」、「非傳統菁英」逐漸獲得以前沒有的倚重。

接近中國消息來源的媒體傳出李家超將會參選,若繼續沒有其他重量級人物露面,一般人便得出結論:這可能很大機會是下一任特首。

不論如何,林鄭將會下台。林鄭在任期之初其實十分自信,當時香港雖然已經出現敗象,2014年的佔領運動看似已經收拾,但其實影響還在社會中醞釀,民主化的共識在2014年的夏天正式夢醒,影響十分深遠。走出2014年的亂局,2016年大年初一,旺角小販場爆發警民衝突,到那一代本土青年的崛起,很多議員和青年代表後來遭當局取消參選資格。但由於暫時沒有切到傳統泛民,而泛民政黨又了解到議席就是其政治生命的所在,所以對他們及其支持者,體制確實還沒有完全破裂,有險可守。

林鄭上台時,民主派曾有幻想

梁振英下台,林鄭上台(2017),似乎換來新氣象。當時民主派領袖及他們的支持者也頗為樂觀,也有泛民議員提出「大和解」。民主黨和公民黨兩個大黨黨慶,也會邀請作為特首的林鄭參加。林鄭有一次甚至捐了三萬元給民主黨,大家都客客氣氣的模樣。那是2018年的時空。當時各種事情的難度沒有今天大,但社會上層有一種虛假、終將煙滅的「和風」。

僅僅一年之後,香港就迎來了「修例風暴」以及後來的事情,大家發現所有事情都是失敗的,經濟也好,政治也好,裡面很多都是石腐渣,經不起強推,而林鄭可能被和風欺騙,去強推,於是香港告訴她自己是一個火藥庫。林鄭處理危機的失敗、香港的癱瘓甚至成為台灣 2019 年總統大選的一個議題。到了街頭衝突後期,瘟疫開始來臨,最近一波疫情,香港連醫療系統也告訴你,要爆破的時候也跟第三世界一樣,屍體堆積如山。貧窮、失業、幽閉、自殺、令人無所適從的防疫政策、移民潮,像螞蟻一樣噬咬著香港。林鄭任內做了兩件大事,修例和防疫,但似乎都不太成功。

2017到2022年,為下一任政府留下了一個 failed state。雖然「反對派」被強力瓦解,議會也被重置,一部分香港人亦自我流放出國,但一切沒有好起來。抗疫初期,支持政府和反對政府的兩批人,還會在疫苗、配合多少等問題上針鋒相對,但最後 Omicorn 出現又推倒了一切,全民痛得叫起來,也開始埋怨和批評,並且自行其是。因為過嚴防疫要求,外商紛紛離去。在外資眼中,香港地位進一步下降。但現在也不是跟中國人貨暢通,既不能通西方,也不能通中國。中美鬥爭深化蔓延,台海軍事風險一向存在,這些都是不穩定因素。

這五年各方留下了這樣困難的香港,留下了這麼多要解決的問題。下一任人選,有人說是保安系,有人說是財金系,他們認為香港接下來最需要甚麼,也許可以從最終結果獲得靈感。

經過2021年香港選舉制度上的洗牌,「選舉」結果的安全系數已經進一步提高,上一次特首選舉時社會氣氛完全不同,還有民主派支持者在支持前財政司長曾俊華的過程中,獲得樂趣和參與感。多屆特首選舉在民間都有一定討論,通常是因為「反對派」或者泛民通過在選委之間合縱連橫,共同支持一個民主人士可以接受的人選。每一次這個反對派可接受的候選人都會落敗,但這促進人們討論政治,也許亦加強了城市的自治慾望。很多當年會促進這些討論的媒體,已經被消失或者自行結業。

特首幾乎都沒好下場

以前候選人真的會有一連串浩大競選工程,候選人之間的「政綱」辯論好像真的有那麼一回事。如果候選人之間互揭黑材料,新聞界就很高興,坊間也會熱烈放肆討論,今天不見得如此。現在林鄭必須走,她也跟之前不少特首一樣,未能做足兩屆。首任特首董建華在第二任期受50萬人反政府遊行衝擊,因「健康原因」中途下台。中途接任的曾蔭權完成第一任期(2005年-2007年)後,連任並完成第二任期(2007年-2012年),但離任後捲入貪污指控(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一度入獄,直至上訴至終審法院脫罪。再後來的梁振英和林鄭月娥都只做了一屆。鐵的衙門,流水的特首,人們見著特首上任離任,社會內部問題繼續惡化,這恐怕不是外敵製造的社會問題。「外國人」在 1997 年應已離開香港。

19年之後,因為事態非常嚴重,社會上多了一種講法,是「既得利益者」多年來暗抵抗阻礙香港改革。例如是地產商、港英前朝培養出來的一班高級官員 (AO黨)。這些團體之後命運將會如何十分值得觀察。

留言評論
盧斯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