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重現?烏克蘭危機宛如金門九三砲戰緣起的翻版

林琮盛
720 人閱讀

2月24日起,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進攻烏克蘭,引爆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陸最大的戰爭危機。普丁侵略烏克蘭的其中一個理由是「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俄羅斯政府認為,烏克蘭一旦成為北約的一員,等於是對俄羅斯「侵門踏戶」。

對提倡「俄羅斯民族偉大復興」、亟欲恢復舊蘇聯榮光的普丁而言,烏克蘭的安全抉擇是以犧牲俄羅斯安全為代價,是不可饒恕的作為。為此,俄羅斯「不得不」升高衝突態勢,阻撓烏克蘭加入區域安全組織。

對於烏克蘭亟欲加入區域安全組織所面臨的安全困境和傾覆的危機,68年前的蔣介石政權早已深陷相似處境。今日烏克蘭危機宛如1954年國民政府遭遇金門九三砲戰的翻版。

中華民國曾亟欲加入《東南亞公約組織》

1953年6月,隨著韓戰接近落幕,蔣介石開始力促美國總統艾森豪,盡速仿效北約組織,成立「亞洲區域聯防組織」。但華府一開始對蔣介石的構想反應保守,認為要組織的話,不應該是由美國發起,而是由亞洲國家來發動。否則會被視為「美國新帝國主義」。

但蔣介石主張,沒美國牽頭,東南亞的非共產國家根本是一盤散沙。

華府卻認為,蔣介石的想法太過天真,沒有具體計畫,以為美國登高一呼,東南亞非共產國家就會全部靠攏。相反地,美國比較期待推動中(國府)美雙邊的防禦架構;時任美國國務卿杜勒斯還建議當時駐美大使顧維鈞,應當找新任菲律賓總統麥格賽賽當發起人。

不過,美國內部也有支持蔣介石的觀點。例如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森在1953年底出訪東南亞和台灣後,就贊同應當在東南亞成立類似北約的安全組織,並希望讓中華民國進入該組織,以亞洲集體力量防衛台灣;或至少締結《中美防禦條約》,保護中華民國(時任國府外交部長葉公超之建議)。

無論是美中(國府)之間對區域聯防的看法不同,或美國內部有各種爭辯,到了1954年上半年,中南半島情勢急遽變化、法國在越南殖民地的情勢每況愈下等等問題,讓美國對該構想有了正面的態度,促成了杜勒斯積極籌組在東南亞區域聯防組織。一方面,遏阻共產集團勢力在中南半島的擴散;另方面,也強化西方國家在日內瓦會議談判的籌碼。該行動成為《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的濫觴。

美國曾想把中華民國納入《東南亞公約組織》

在初始構想中,杜勒斯曾計畫納入韓國和中華民國。因為這兩個國家是當時遠東地區軍力最強的兩個,參與區域安全聯合行動理所當然。但英國卻不接受日本、韓國和中華民國聯手介入中南半島的防衛事務;加上該區域各國之間複雜問題和中共壓力下,美國最後只能將台、韓排除在外。

但美國給了國府另一個希望。美國稱,雖然現在入不了會,但這個組織是彈性的,以後是有希望加入的(2008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也曾針對加入《北約》一事向烏克蘭開綠燈)。同時,美國也在策畫另一個西太平洋的區域聯防,包含了台、日、韓,甚至紐、澳、菲。

美國積極籌備西太平洋區域聯防行動,毛澤東全都拿著放大鏡緊盯著。毛澤東絕不允許剛在台灣站穩根基的國民政府加入任何一個區域型安全組織,來對抗剛從韓戰泥淖中逐漸恢復的中國;更無法接受蔣介石藉由該區域聯防行動,遂行其反攻大陸的政治目標。

為此,毛澤東決定升高區域衝突態勢。如同當今普丁在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前夕的作為,自1954年6月起,毛澤東就開始在福建沿海集結20多萬兵力。9月3日傍晚,解放軍集合數百門重砲,開始炮擊金門,是為第一次台海危機,又稱「九三砲戰」。當時中共在12小時內,向金門地區發射了6000枚炮彈;國軍隨即進行報復,派遣戰機前往廈門轟炸,雙方交火持續多日。爾後數年,間歇性炮戰不斷,解放軍炮擊落彈共約7萬餘枚,也為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拉開序幕。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毛澤東升高衝突,阻止區域安全組織納入中華民國

毛澤東動武的政治目的很清楚:藉由加劇衝突的方式,警告西太平洋國家,中國敢為台灣問題不惜一戰;倘若中華民國加入任何一個區域安全組織,相關國家必將捲入國共內戰的泥淖中。

最終,毛澤東採取的衝突模式達到其政治目標。「九三砲戰」後的第五天,9月8日《東南亞公約組織》正式成立時,完全排除了中華民國的角色。當時,多個SEATO會員國還表態拒絕中華民國加入該組織;美國構思的西太平區域聯防也無疾而終。在各種安全防衛的選項之中,美國最後能做的,就是在1954年12月和中華民國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以確保國民政府的生存安全。

剖析爆發「九三砲戰」的背景,無論是68年前的毛澤東或今日的普丁,都彰顯出威權體制國家在面臨安全困境時的偏執反應有著驚人的神似。和中華民國台灣不同地,今日的烏克蘭缺乏各類地形的天險屏障,俄羅斯軍隊才能有恃無恐長驅而入。顯見,無論是戰術的應對空間或戰略的安全選項,烏克蘭的處境都比台灣更為艱難。然而,憑藉著堅韌的防衛意志和西方國家源源不絕的支援,烏國展現出守護國土的驚人決心,絕對是同樣面臨專制政權威脅的台灣人民必須借鏡的對象。

留言評論
林琮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