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巫,然後呢?

黎時潮
741 人閱讀

立委高嘉瑜的家暴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在此除了重申反對暴力、任何人都不該遭受此種傷害的立場外,以目前林男已遭羈押禁見的情況,站在外人的角度,也只能等待司法系統能給此案件妥適的處置與判決。

事件初起時,曾有人質疑是否可用「家暴」來說明此案?甚至有在野黨立委,將此案件和《跟騷法》的通過與頒布連在一起,似乎想進一步混淆焦點。這些人大概不知道,《家暴法》修正後,此案關係人間的事務,確實屬於《家暴法》處理範圍內。因此,用家暴來說明此案是恰當且無疑義的。

比較神奇的是本案的後續發展。

十二月四日,高委員的前前男友馬文鈺在立法院中興大樓舉行記者會,說出段宜康、詹宏志、宣明智等人都曾幫林男向媒體施壓,意圖阻礙報導;此外,馬文鈺還爆出,張忠謀夫人張淑芬也和林男認識,有討論過股票交易等事情。

記者會上馬文鈺主要質疑段宜康前一天的臉書發文,他認為:送兩對花圈,還在告別式上待很長時間;來電立即接通,談了十幾分鐘;願意幫人詢問媒體;這三種情況都發生了,然後宣稱自己和對方不熟,合乎情理嗎?

同時,馬文鈺暗示:林秉樞握有兩人對話的錄音,內容恐怕對段宜康非常不利,要段自求多福。

另一方面,段的文章也可解讀成:他雖然認識林秉樞多年,但多半是透過社群與通訊軟體,並沒太多實際接觸,並不熟知林男的真實狀況。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從文字上固然可以如此詮釋,然而段宜康確實沒說清楚他為何願意如此幫忙?尤其是願意詢問《鏡週刊》;以段過去的經歷,必然熟知裴偉軟硬不吃的行事作風,為了報導的事和他打交道,很容易惹一身腥,但段還是做了。也幸好段目前無任何黨、公職,否則後續將沒完沒了,但應該免不了被媒體騷擾一段時間。或許段直接明說「自己原本很欣賞林,現在才發現識人不明,實在很遺憾與抱歉」比較能說服大家,畢竟,連高委員都沒認出林的真面目,他人就更難了。

沒認清林秉樞面目的還有張淑芬女士!從週刊報導可以看出,林非常擅長針對他人的虛榮心著手;他首先以張女士的繪畫嗜好為路徑,輾轉迂迴認識張女士後,再利用小有斬獲的股市投資表現,讓張女士覺得這人是位學識不差、又懂投資理財的有為青年,進而邀請他登門作客。

一般來說,蹭名人、裝熟識的幫閒,走到這一步就該開始考慮變現了;有張女士這種等級的人脈,找位有證照的人合夥,玩個億來億去的私募基金不是難事。結果,他卻混到連存款結餘和購買骨董單據都是修圖而來,也算是幫閒界的大魯蛇了!

好笑的是,在修圖真相未明之前,一堆媒體和網民卻針對不存在的存款和骨董買賣大加撻伐,正好顯示了網路時代聽風就是雨的習性。還有國民黨籍民代想以此告他偽造文書,這幾位民代似乎沒搞懂偽造文書罪的要件啊。

在馬文鈺揭露的、林秉樞蹭熟的名人中,詹宏志的情形最蹊蹺。

據云,詹宏志曾經贈送林秉樞他小時候記憶中的家鄉零食。一般來說,雖然並無任何學理根據,但從常理判斷,贈送食物的行為,只會發生在相當熟識的朋友之間吧?詹宏志究竟為何要這麼做?引起外人猜疑也屬勢所必然。畢竟,這已經超越提攜後進的程度了。

根據週刊報導,林秉樞曾利用虛構的國安人員身分,在疫苗不足的恐慌期,幫人喬疫苗配額。如果考慮到詹宏志曾因違例去好心肝打疫苗的事件公開道歉,是不是可以懷疑,詹宏志打到的疫苗就是林秉樞喬出來的?所以才會幫林秉樞許多忙。如果這個猜測為真,那林秉樞豈不就是隱藏到現在仍然不知身分的「喬疫苗 Ben」先生?

如果真是如此,那柯市長把高嘉瑜委員幫某診所喬疫苗的事情爆出來,恐怕就是另有所指了!

而詹宏志的國策顧問身分,也讓他和林之間的交情牽扯到總統府,將整件事情越加複雜化,並提供了更多政治鬥爭的可能。幸好詹的文人習性,讓他立刻辭去國策顧問身分,才消弭了可能釀出的政治風暴。

經此一事,詹先生過去數十年來喜歡提攜後進的習慣,大概會就此終結,未來的小朋友們恐怕再也無法獲得詹的寶貴洞見和協助了,這大概是整起事件中最可惜的損失。

至於指證林是甚麼驚人網軍頭目,而他叫老大的段宜康更是隱藏背後的網軍大老,等等情事,大概只能當笑話看吧?事實上有人指出,不只段宜康,林根本就習慣叫其他男性老大!自己出事了,還得委託其他網軍幫他在PTT帶風向,真正的網軍頭目會這麼不堪嗎?

最可笑的是鼓動一人一信查網軍的柯文哲市長,他大概忘了,當初接受《風傳媒》訪問時,他是如何自豪於林錦昌、林鶴明都是從他那裡學得本事後,才回民進黨組織網軍。

總之,平心而論,林秉樞的暴力、恐嚇、脅迫等等行徑當然非常可惡,我們也只能等待司法體系的處置;但若說林是何等可怕的惡魔,恐也言過其實。整件事情對台灣社會來說,最大的經驗教訓大概是:如果有人說他是國安高層,請他把證件拿出來看看吧。對女性來說,永遠記得,當第一次發生暴力時,請果斷報警處理,不要妄想能靠愛來改變;更重要的是,無論有任何理由、無論愛有多深,都不要留下私密影像給他人。

留言評論
黎時潮
Latest posts by 黎時潮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