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登記送金鏟子真能「緊(kin)產子」嗎?──一個非統計式的「微」歷史考查

劉又銘
986 人閱讀

月餘,從3月8日國際婦女節到4月4日婦幼節,我們似乎共同度過了一個充滿母嬰議題的春天。觀察婦女新知這類民間團體最近關於「有薪家庭照顧假」「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國家補助受僱者社會保險費」的倡議即可了解,整個社會都在努力塑造一個更為友善的生養環境。但相較民間團體積極投入政策審議與建言,政府機關近年做了些甚麼重要的政策突破,來拯救所謂的「少子化」國安危機呢?答案是「登記結婚送金鏟子」。

「金鏟子」成為政府指定「少子化對策」幸運物的歷史始末

「金鏟子=緊產子」的說法由來已久。大抵因諧音喜氣,許多民眾求子心切,向地方政府單位索取首長動土開工典禮後的鏟子,而有此習俗。但金鏟子成為某種官方指定的祝福幸運物,甚至成長為各縣市戶政事務所新人登記後的「婚禮小物」,卻只是最近幾年的神奇發展。

簡單的新聞檢索回溯告訴我們,2013年10月一則有關「金鏟子發威」的新聞,是「金鏟子傳說」首度廣傳的開端。根據該報導顯示,新北市政府長期因民間習俗,被民眾索取金鏟子,並且強調金鏟子對助孕的神效。

該報導並指稱,新北市政府為體恤民眾,還會在該年11月加碼,再送500隻新北市政府首長動土加持過的金鏟子,給結婚三年、膝下無子的夫妻。自此之後,金鏟子禮品運動遍地開花。

2014年,新竹竹蓮寺開始主動提供金鏟子給信眾苗栗縣政府也主動提供「大官加持過的金鏟子」給三年無孕的索鏟民眾台中市政府則是將金鏟子做為聯合婚禮禮品致贈新人,增添喜氣。這種民間宮廟與政府合力推動的金鏟子風潮開始吹向全國。2015年則是屏東縣政府開始以金鏟子作為趣味競賽禮品高雄市政府也將金鏟子作為聯合婚禮禮品。

2016年,除了台北市政府創新與松山慈祐宮推出「聯名款金鏟子」送給需要的市民外,更特別的是,開始有新聞報導,屏東恆春高雄鳳山桃園八德的戶政事務所,創新的將金鏟子作為新人登記結婚的紀念小物;更有地方戶政事務所加碼,將原來的金鏟子禮品組加碼成為「驚喜大禮包」,成為具「快產子」寓意的「筷鏟子好孕餐具組」。

2017年開始,這種「產子大禮包模式」吹向各縣市政府,幾乎每年都會有各縣市政府關於「金鏟子」的新聞稿直至今日。從民眾索取,到零星地方政府提供為特定禮品,再到全國各縣市區域戶政事務所普發金鏟子給所有新人,這種「習俗政策化」的錦上添花,看似無傷大雅,但實際上卻可以觀察到一種從地方到中央都錯誤的觀念,因此導致「解決少子化問題」一直以來完全往錯誤的方向前進。

也就是,我國政府只將生育問題限定在婚姻關係內,並且把少子化問題單純歸咎為不婚不生。而這種「婚配等於生育」或「婚配方能生育」的狹隘想像,不僅展現在各縣市戶政事務所的新人必拿金鏟子,更展現在中央政府的少子化對策上。

中央政府「少子化」對策的邏輯不通

從2017年僅存在5個月的衛福部少子化辦公室所提出之政策報告開始,再到少子化辦公室業務回歸國發會管轄後,國發會所提出的《完善生養環境方案》,兩者事實上都以國發會(前身經建會)於1969年所制定的《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最後一次修訂為2014年)為法源依據,強調「倡導適齡婚育」、「改善擇偶環境、增加結婚機會」、「強化婚姻教育、打造幸福婚姻、促進家庭功能、降低離婚率」,希望藉此「重建家庭價值」、增加生育率、維持合理人口結構,進而解決少子化危機。

觀察國發會的《政策綱領》我們可以發現,中華民國政府制定少子化對策的《完善生養環境方案》時,仍把婚生關係高度連動。在這套少子化對策制定者的想像中,「不婚」就等於「不生」。因為所有關於生育的想像,都連結到以婚姻制度為前提而誕生的孩子,所以沒有討論「不婚而生」或「非婚而生」的空間。也就是並沒有用一種「讓所有想生小孩的人都能生小孩」的方式來增加生育率。「讓所有想生小孩的人都能生小孩」這種合乎邏輯的思維,從來沒有進入我國政府的決策中。

重建家庭價值就能解決少子化問題嗎?

更重要的是,國發會的《人口政策綱領》與《完善生養環境方案》都把「重建家庭價值」作為增加生育率的方法。這種做法,不僅是鞏固「婚生」刻板印象,更是用「重建」一種僵化的、最被當代青年排斥的「傳統家庭價值」,來反向壓迫所有進入婚姻中的夫妻都必須生育。

這種「傳統家庭價值」用父權思維將婚生關係綁死在既定的社會框架中,將婚姻等於生育,又將婚生等於家庭價值。我國政府卻想用「重建家庭價值」這種對年輕人最壓迫的「緊密家庭關係」與「孝道文化」來「情緒勒索」年輕人。也就是「不結婚不生孩子、結婚不生孩子、不結婚生孩子,都是不孝、都是不重視家庭價值;少子化問題之所以不能解決,都是因為年輕人不孝、不願意重建這種傳統家庭價值的錯」。

補貼政策與傳統家庭價值的極限

甚至,我們再無限上綱一點好了。我國政府面對少子化問題時,當然不只有「金鏟子」而已。但見微知著。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當所有的少子化對策,都只停留在各式補貼,也就是單純在經濟結構上,去回應低薪、高工時、高房價,但都忽略了文化面向上思考的翻轉,有時候起心動念遠比撒錢還更有效、更節省。

只要各級政府能透過政策力量,從教育面與制度面去作出思想的推廣與改造。在婚內關係,推動男女育兒與家務付出的平等;在家族關係,翻轉父權與孝道組成的層級壓迫,追求個人間關係的平等;在社會關係,反思對女性生育年齡的歧視,認清生育障礙不分男女。

透過對東亞傳統家庭價值的顛覆,釋放這套僵化倫常對當代青年男女的壓迫。如此一來,才能在思想上解放,因此真正做到從想法的改變而不只物質的改變,促成少子化問題的緩解。

如果中央政府面對少子化問題的政策綱領,還是停留在「重建家庭價值」這種八股文式的不失分思維。比起來,「金鏟子」既問蒼生、又問鬼神,說不定還比較值得嘉許(?)

留言評論
劉又銘
Latest posts by 劉又銘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