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電是恐嚇?那要台北港何用!

盧郁佳
842 人閱讀

這一年,藻礁盟、國民黨、民眾黨都在宣傳「政府只會用缺電恐嚇人民」。這話從何而來?

2月24日,《中廣新聞網》〈影/網軍出征藻礁公投 環團痛批:用缺電恐嚇人民〉報導,「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發言人、蠻野心足協會理事長陳憲政律師接受中廣主持人、前韓國瑜競選總統辦公室發言人王淺秋專訪,指兩個月前台電說,備轉容量到2025年可達17.1%,即便是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不蓋,也只差0.3%,為什麼要花一千億來補0.3%的供電缺口?他質疑政府用缺電恐嚇人民。

他的說法成了藍營廣為引用的口號:

3月,民眾黨團副總召高虹安表示,行政院不可以用缺電恐嚇人民。

11月,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三接不蓋將缺電。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痛批,用缺電這種低級的手段來恐嚇台灣人民,鄭文燦的良心被權力綁架。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我非專家,缺電問題頗有門檻,我不想入門研究寫五萬字報告,估計別人也沒興趣看。我責怪雙方未能各寫一萬字完整釋疑答辯,讓群眾看完各自作答。不過公投硬把我拖出被窩投這一票,我若不願亂投票拖累社會、帶衰下一代;就只能試著檢視公投理由,看證據是否支持其意見,拋磚引玉等其他證據出現。陳憲政所稱兩個月前台電說的數字,我遍尋不著。但他說完隔天開記者會時,2025年備轉容量17.1%就從「兩個月前」變成「2018年」預估的備用容量率:

《蘋果新聞網》〈政院稱三接站若改台北港將缺電 海洋學者轟:說詞反覆、遮掩不公〉報導2月25日「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記者會中,海洋學者陳昭倫稱,2018年經濟部引述台電的環境影響差異評估作業進行時的說法,台電到2025年的備用容量率為17.1%;若不建三接,備用容量率將少2.4%,為14.7%,略低於台電的合理備用容量率15%。當時經濟部長沈榮津說,不建三接,也可用電調度,不會缺電。

如果17.1%是2018年的預估,2018年沒人預料到疫情、全球晶片荒、台積電高雄設廠。上月《天下雜誌》〈台灣用電吃緊「像把魚子醬當飯吃」!傍晚的缺電惡夢 能怎麼解?〉報導,能源經濟專家、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表示,政府預估2017至25年間,每年用電成長1.26%。但因台商回流、半導體投資增加,今年預估超過2.5%到3%。

電業年報》也說,2020年電力用電增加,主因新興科技應用擴展,遠距商機發酵,及下半年原物料價格緩步走高,製造業生產強勁。那麼陳昭倫堅持經濟部今日應死守2018年的預估來計畫供電,這顯然無視事實,刻舟求劍。那不是一個應該遵守的承諾、而是錯估,如果遵守會是災難。

台電說,三接供應2023年完工的大潭8、9號機組,將提供6%的電力。這6%還不包括三接供應更新的7號機組。6%有多重要?〈台灣用電吃緊〉中,梁啟源教授稱,台積電一年用電量可供300萬戶家庭使用,佔全台用電5%,2025年前會到8%。產業界分析師稱「只要台積電建廠比台電找電快,就會缺電」。

《中國時報》〈台積高雄設廠 2023年電力恐紅燈警戒〉報導,台積高雄建新廠,首期新增38萬瓩電力需求。2023年備用容量再少1%,備轉容量率剩6.7%,逼近6%以下「限電警戒」紅燈。晚上少掉太陽光電,夜尖峰備轉率不足5%,直接紅燈。

2021年11月,珍愛藻礁公投發起人潘忠政表示「不蓋三接,台灣不會缺電」、「不蓋三接也不會讓中南部多發煤電」,聲稱證據就在5月公布的全國電力供需報告。

由經濟部能源局網站下載他說的《108_109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第13頁「根據長期電源規劃方案,108~116年均可達成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要求之備用容量率15%。惟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經評估需在原計畫工期上再延後兩年半期間,初步估算112~113年大潭電廠全廠每小時供氣量較原規劃量減少,影響機組供電能力減少約102~186萬瓩。屆時,又在多部機組已至屆齡停機待除役階段,若有大型機組發生故障事故狀況下,則備轉容量率有可能低於10%,供電燈號將從供電充裕的綠燈,轉為供電吃緊的黃燈」,說明三接「延後」供電吃緊。

潘忠政卻說,報告證明「不蓋」也不會缺電。

到底2018年沈榮津是怎麼說的?希望現任行政院副院長的沈榮津出面說清楚。

在此之前,我終於在2018年9月7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338次會議紀錄〉「觀塘工業區藻礁生態系因應對策暨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會議紀錄中,找到該年2月1日《自由時報》〈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延誤 經長:調度補缺口〉一文片段,報導三接環評經環保署要求補件再審,趕不上民國111年(2022年)7月供氣50萬噸目標。經濟部長沈榮津說,這個缺口可從調度面解決,已請中油、台電檢討調度。

這個缺口,顯然是指2018年預估「7號機2021年7月啟用、8號機2022年7月啟用、9號機2024年7月啟用」延誤。看來陳憲政、陳昭倫一如潘忠政,還是把延誤說成不蓋。好比今天叫的便當沒來,台電說等明天便當;環團以此證明台電明天後天不用吃飯,一輩子不用吃飯。斷章取義一味往有利自己的方向解釋,早已掏空語言溝通的能力。

環團作為證據所附的台電報告,原以紅字標明2022、2025年供電缺口。環團替沈榮津大開支票,批注「2022、2025年的缺口都可以調度解決」,所以「三接不蓋也不會缺電」。既然環團說了算,那麼魔法棒一揮,世上當然不會有缺電這回事了。

沈榮津說調度,當然包括多燒煤;但潘忠政又表示「不蓋三接也不會讓中南部多發煤電」,這句的魔法等級又比沈榮津更神。這下不必沈榮津逼著調度、也不會缺電了。

缺電與否,是否有客觀標準?

蔡中岳《天下獨立評論》〈「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上):三接已閃開藻礁?不蓋會導致缺電?〉說,即使不建三接,大潭8號、9號燃氣機組都無氣可用,照2025年備用容量率約17.2%,扣除這兩個機組發電,估計回到11%左右。2016至2018年都低於11%,都沒缺電。所以,不建三接不會缺電。

經濟部前述會議的簡報說,若無三接,備用容量率2022年由原定15.1%降為12.6%,2025年由原定16.3%降為11.5%,無法滿足法定的15%目標。

根據《電業法》訂定,早在2017年發布的《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第2條「備用供電容量:指發電業或售電業銷售電能予用戶時,除依用戶實際負載需求準備之供電容量外,另應預先準備之額外供電容量」。第4條「前項適當備用供電容量率,於本辦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以百分之十五計算」。

以環團認定「不會缺電」的標準11%,已擺明無視《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如果要公投護藻礁,應該先公投對《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複決,將15%下修為11%,允許缺電;然後公投否決台積電設廠高雄,不然就讓它跳電。

不建三接,會不會缺電?如果不建也不會缺電,那麼三接不用建,從1996年東鼎得標開始、2019年開工、至今25年都瞎忙,今天更不需要替代方案。

環團提「替代方案」遷址台北港,其實2018年已提出,經濟部也朝此規劃,但八里居民反對,新北市政府兩度駁回。經濟部報告中,環評委員會、中油要求說明台北港若建天然氣接收站,圍堤造地要多久。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回覆,「先不考慮報核、環評、有無填地所需土方等行政問題,單單外廓防波堤、圍堤工程要6.5年,填地要3年,若加上地改1年,共至少10年的工期,但這是非常緊迫的工期了。若考慮相關行政程序,至少15年。」台北港2018年早已不是選項,今天更緩不濟急。環團拿它來當缺電擋箭牌,那就是個幌子。

環團一面信誓旦旦說「不蓋也不會缺電」,前述議論都是在無遷址台北港的前提下斷言;一面又說蓋在台北港就不會缺電,那麼不蓋在台北港當然可能缺電。如果缺電是政府不實恐嚇,環團為何要隨之起舞,要求遷址台北港?

他們的行為,說出了內心不能說的秘密。

如果你信賴的人言行自相矛盾,那到底他哪一邊才是真心?朋友告訴我,別聽他說什麼,要看他做什麼。聽完後我哭了。一旦明白這個道理,我就長大了一點,而我不願長大。

美劇《女傭浮生錄》演出女主角爸爸打媽媽的情節,人們說平均要被打七次,才會清醒離開配偶。表示有人可能一次就離開,而有人可能挨打七十次也不離開。至於我,看人玩弄語言當做穩賺不賠的無本生意,我心裡只有恨。我只想說,你騙了我,我不原諒你。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