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四月進入疫情高峰期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何讓「同島一命,團結抗疫」不會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以及我們是否真的有能力「與病毒共存」,在在考驗所有台灣人的智慧和行動力。
市長忙作秀,雙北疫情慘
連日來新北市和台北市的確診人數幾乎都高居全國前二名,動輒佔每日確診人數百分之五十、六十。兩位市長是否真有能力或者是否真的有心指揮防疫見仁見智。可以確定的是,在全國遭逢如此重大挑戰的時刻,兩位掌握全國最多行政資源的地方首長,倒是沒忘記作秀搏聲量和帶風向。
新北市長侯友宜每次有關防疫的發言,幾乎都是針對中央防疫政策,包括近日專家會議通過的3+4新居隔措施,但卻從來說不清楚從哪一個醫學和公衛專業角度,到底是哪一個環節有問題,而自己所領導的新北市防疫又看不到什麼具體有效的成果。
新北市近日甚至發生確診幼童病危,苦等兩小時等不到救護車,乃至於失去搶救契機而去世。我們施政滿意度屢屢獨佔全國之冠的侯市長,以眼淚攻勢帶媒體風向,立委和輿論轉而以衛福部陳時中部長為咎責的對象。
相較於侯友宜的作秀功力,柯文哲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每一齣都是不堪的政治實境秀。柯文哲近來不斷製造「清零」和「與病毒共存」的假對立,刻意營造疫情指揮中心政策不明的假象,完全不理會每天記者會的防疫措施與政策說明,好像是從來沒有認真上課的學生,考不好責怪老師沒教。
整天把科學、戰略和戰術掛在嘴邊的柯文哲,一再宣稱自己來指揮防疫也不會太差。他是不是誤會什麼,還是都跑去哪裡,他一直以來都應該在指揮台北市防疫呀!是好在哪裡?每隔幾天就預言台灣疫情何時會爆炸,自己執政的台北市會天下大亂,好像自己完全不存在,完全不用承擔市長的職責。
病毒並不會完全依照統計學上的合理性演化和傳播,如果有也是事後推估的。媒體上目前聽到多種有關疫情的預測,都是政治意義大過科學意義,柯文哲的預測更是具有不當的政治利益和意圖的預測。
日前他又喊出疫情到五月之後,每日確診人數五萬人,維持一百天,四萬人死亡。當他叫喊暴增的確診和死亡人數,完全看不出任何悲憫和同理心,生命的受苦與消逝對他而言只是隨意叫喊的數字和政治鬥爭的工具。
類似這樣的預測不只一次,依照他的行事風格,一百次錯九十九次也不用道歉,只意外要對一次就可以透過他的信眾大吹特吹,等於是穩賺不賠的政治投資。
更離譜的是,身為台北市的防疫指揮官的柯文哲到處跑選舉場,還違反防疫規定,沒戴口罩上台唱歌。這樣指揮防疫是好在哪裡?連隔離期間也沒忘記開直播練肖話,宣稱要學校老師每天監督學生快篩,結果陽性當確診處理帶走,不用全班停課。
柯文哲最近另一次的傑作是抄襲陳其邁前幾天就提出的一個疫情和醫療量能的圖解,吹噓自己的防疫戰略戰術和台北市政府使命必達。民眾黨人更樂於抄襲柯文哲的作風,像複製人有樣學樣,除了假造訊息鬥爭民進黨議員享受防疫特權,也整個卯起來鬥爭陳時中,整天逼問選舉的事(民眾黨是有多怕陳時中選台北市長?),逼得向來高EQ的陳時中回嗆,「照你們主席的邏輯,每個人都是思想犯」。
提防思想病毒的擴散
台灣的防疫之路自2020一月下旬一路走來無比艱辛,至今重症率和致死率都還能維持遠低全球以及鄰近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比率(數據請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主網頁),是無數醫護人員和公民努力配合防疫政策的成果,絕不是靠雙北市長作秀作來的。
雙北市長的政治秀依靠媒體的推波助瀾,而政治人物結合媒體所散布的訊息和思想病毒,都在干擾防疫體系的運作。這個政治與媒體的共犯結構先前持續妖魔化AZ和高端疫苗(各位讀者記得嗎,柯文哲說過高端是食鹽水、是密醫,但事實證明是目前幾種疫苗品牌防護力最強的),製造社會恐慌,延宕疫苗覆蓋率的提升速率,乃至不少疫苗過期銷毀。
這個共犯結構現在也正在用同樣的手法,妖魔化莫德納疫苗,掩蓋包括歐盟與其他許多國家都已實施幼童施打莫德納疫苗的事實,挑起民眾恐慌和對指揮中心的不信任與憤怒。他們似乎忘了前一陣子媒體還炒作過BNT的不良反應個案,他們也曾不斷吹噓中國的防疫成果。
每一種疫苗本身都有程度高低不同的風險,被有心人士神化的BNT也無法保證不會有不良反應,因為科學實驗過程只能掌握平均數,疫苗進入具有高度個別差異的身體構造和運作會引發什麼細微反應,不見得完全可以事先掌握。但只要是國際認可的疫苗廠牌,都是通過可信賴的醫學實驗與審核過程。台灣媒體的操作手段就是挑起反科學、反公共性的、極端個人化的偏執。
持平而論,疫苗施打還是得依靠人民的自主意願,那些受媒體左右的恐慌和憤怒的民眾,也可以選擇不打,但是否因此讓自己的小孩面對確診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恐怕就得審慎考慮。
台灣是全世界受到假訊息攻擊最嚴重的國家,筆者女兒就讀的高中家長群組也出現過來源不明的假訊息,包括把「與病毒共存」扭曲成「感染是正常的」、不用做什麼事、對社會整體利大於弊之類的。柯文哲一句「輕症者在家服用普拿疼就好」,視防疫措施、醫療診斷與分級於無物,無形中製造防疫破口,更造成民眾恐慌大搶購。
我們該做什麼?
無獨有偶,近來華視接連發生刊登「中國導彈擊中新北市」、「大屯山火山爆發」、「蘇貞昌總統」等錯誤訊息的「失誤」,出現在螢幕的時間甚至長達數分鐘。到底是哪一個螺絲鬆了,有什麼不當勢力的介入,使得病毒訊息可以堂而皇之地透過主要媒體傳播,相關單位和全國人民都不能等閒視之。
當「與病毒共存」儼然已成為全球共通的趨勢,差別只是在於各國的步調和方向不同,我們必須更深刻思考是否真的理解「與病毒共存」在身心、醫療、社交溝通、生活方式等各個面向的意義,使得「與病毒共存」不會只是一種話術,乃至於成為有心人士政治鬥爭的藉口。
誠心建議防疫團隊無須陷入確診數字預估的泥沼,而是要更確實精準的執行醫療分級分流,以及符合社會公義的醫療資源部署與分配,針對個別的症狀給予必要的醫治與救助,確保醫療量能不受到確診個案暴增,因而擠壓中重症確診病患與其他重大疾病病患的需求。
「與病毒共存」不表示確診後自然免疫,現今醫學對於流感化的Omicron病毒的後遺症所知仍相當有限,但可以確定病毒的傳染更有彈性、更常態、更日常化,更深入身體組織和日常生活。
病毒現今的演化階段是否屬於潛伏期,將來是否會有再一波的大爆發,帶來更高的重症與死亡率,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為不確定甚至最糟的發展做最好的準備。
從哲學思考的角度來說,「與病毒共存」中的病毒並非是個可以和平共處、可以被完全馴服的他者,以排除或否定為主的免疫機制因此將會失去效用。(亦見筆者拙作〈我們真的準備好「與病毒共存」了嗎?〉)醫療和免疫體系該如何應對這種「好不起來也死不了」的糾纏呢?
當「與病毒共存」已成為日常語彙,台灣人民是否理解它的內涵,願意調整或改變自己的心態和生活方式?當一位不負責任的行政首長叫喊輕症者吃普拿疼就好,就能引發集體恐慌和瘋狂搶購到各藥局和賣場缺貨,在日常生活依然我行我素,依然不假思索地相信和轉傳毒性不亞於Omicron的病毒訊息,台灣人是否真的準備好與病毒共存,實在令人懷疑。
附帶提到,日本已有研究報告指出,恐慌和焦慮會降低粘膜免疫力,提供病毒感染與傳染的溫床。台灣人若真的想在這武肺大疫年代安身立命,陪伴自己的小孩成長,想像「後疫情年代」的生活,首要之務當是當個有知識和行動力的防疫公民,防範Omicron,更應該拒絕各種病毒訊息。
- 中國語彙對臺灣的侵犯不亞於飛彈 - 2024 年 12 月 3 日
- 歷史夢魘或翻頁?柯文哲司法案件的啟示 - 2024 年 9 月 3 日
- 傅柯的權力論述與我們所處的時代:從傅柯逝世四十週年談起 - 2024 年 7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