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談Delta病毒對人類的衝擊

林應然
418 人閱讀

我們人類生存在一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裡,這裡面有許多的細菌與病毒隨時想侵襲我們,在人類的歷史中不時有所謂的瘟疫發生,導致大量人口傷亡,耳熟能詳最典型的有中世紀的黑死病與廿世紀初的西班牙流感,都導致千萬人口的死亡,如今的新冠肺炎全世界大流行,只不過是重覆了以前的歷史。

所不同的是,以前交通不便,流行是因地理隔離緩慢進行的,拖延甚久,現在則因交通非常快速便利,流行飛快地散播,宛如原子彈爆炸。另一個不同的是,以前醫藥不發達,死亡率很高,現在則醫藥發達,疫苗與藥物的開發及醫療技術先進,減少了不少的死亡率。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行人。 丹麥政府於 9 月 10 日宣布「全面解禁」。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病毒若會不斷突變,就會永續

對於新冠(武漢)肺炎的起源有人造滲漏與自然生成的爭議存在,設若是人造,起源國(中國)是不可能承認的,因此這個人造的爭議只能停留在,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階段,在此就不提了。

人類要生存,病毒也想生存,目前人類可以消滅根絕的病毒大概只有天花,因為人類發明了天花疫苗(種牛痘),加上天花病毒不會突變,因此被消滅了。即使沒有疫苗,病毒若不能突變,感染後人類就會產生抗體,病毒就不能再次感染同一個人,這人就免疫了,病毒就只能感染尚未被感染的人,慢慢的病毒就消聲匿跡了。

但如果病毒會突變,病毒就會再次感染曾經感染過的人,病毒就可以永續生存,特別是RNA病毒在複製時很不穩定,很容易發生突變,而新冠肺炎病毒跟流感病毒一樣就是一種RNA病毒,目前也已演化出許多病毒株,其中一個就是盛行於目前的Delta病毒株(印度變種病毒),是迄今傳播最快、最適合生存的新型冠狀病毒株。傳播力極強,平均1人可傳染6至8人,儼然已成為全球疫情的主流病毒株。

防範Delta成為全民要務

台灣境內本來主要流行的是Alfa英國變種病毒株,屏東的祖孫事件第一次自秘魯帶進Delta病毒株,但隨即被台灣防守住了,自此,為了防止後續可能的Delta病毒株入侵,政府嚴守國門,要求所有入境旅客一律要在防疫集中檢疫所隔離14日,並接受3次快篩PCR檢測,無奈仍然被突破,近日台灣爆發的長榮機師事件及新北幼兒園Delta病毒株群聚感染,引起國人多所恐懼擔憂,如何因應這大魔王的Delta病毒株已然成為台灣最大的課題。

雖然台灣已經是世界各國的防疫優等生,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比起各國可說是少之又少,成為世界各國欽羨及爭相取經的對象,但為了防治Delta病毒株入侵,台灣此刻如臨大敵,嚴格的感染管控已經導致經濟衰退、百業蕭條,這樣的情況還可以還要維持多久?考驗執政團隊的智慧,近日新冠病毒之父中研院院士賴明詔自美入境時有感提出:「我們為了一個病例,幾千人被管控被隔離,對社會成本其實損失非常大,不可能是永遠把邊境都關掉,永遠把社會的商業行為都停掉。」引起輿論迴響,他還建議,台灣要接受得與病毒共存,口罩將成為台灣人生活一部分,甚至提到丹麥疫苗覆蓋率達8成,不再有任何防疫政策。

沒錯,沒有一個國家及人民可以忍受長期的嚴格管控,一人確診,百千人隔離,封村封城要付出多少代價。全世界防疫專家傾全力以赴,病毒依舊到處盛行,顯然無法根絕,既然病毒無法根絕清零,我們必須修正過去的防堵政策,改為正面迎敵,接受病毒可能感染的事實,只祈求不要有太多的重症與死亡。

終須與病毒共存

疫情管控事實上必須與生活經濟妥協,美國、英國、以色列、新加坡及丹麥早就因疫苗覆蓋率高而鬆綁封鎖策略,政府不再大規模封城、也不再透過限制人流來阻斷疫情傳播鏈,連比台灣疫情更嚴重的許多東南亞國家也越來越將新冠肺炎視為地方流行病,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與泰國也在仿效新加坡的策略,學習與病毒共存。

台灣的問題是要在什麼情況、什麼時機點妥協?以便有資格與病毒共存?雖然非藥物性的戴口罩、勤洗手及避免群聚等公衛措施也在防疫上佔有一席之地,但疫苗仍是防疫專家公認最重要的武器,完成疫苗接種就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最好策略,打疫苗雖然不能完全避免再被變種病毒感染,但絕對可以大幅減少住院、重症、及死亡率。

我們自出生以來至少都打過幾十劑疫苗,卻從來也沒有讓疫苗所對抗的細菌或病毒絕跡,但至少消弭了許多疾病的發生就是這個道理。完整的兩劑疫苗覆蓋率是各國視為群體免疫的基準,目前台灣完成一劑的覆蓋比率約是50%,兩劑則是只有4%左右,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部長近來也表示,「當打完兩劑疫苗的涵蓋率達七十%到八十%後,就能在社會上形成相當好的保護力,到時候會參考其它國家的狀況如何。」

顯然此時此刻政府認為尚不是可以隨意放鬆的時候,必須再假以時日等待群體免疫的疫苗覆蓋率達成,雖然有些學者認為,以Delta病毒的高傳染率,群體免疫必須達到9成很難達標,但不近亦不遠矣,輔以口罩及洗手等手段,應該還是可以達標的。

疫苗覆蓋率既然已經很低,全國各界應該努力面對問題尋求快速增加疫苗施打比率才是,可悲的是,疫苗覆蓋率已然不足,疫苗接種仍不斷的被有心人士醜化阻擋,從以前的AZ疫苗被當做垃圾及乞丐疫苗,被呼籲拒打,到最近國產的高端疫苗明明產生的中和性抗體已經很高,世界衛生組織也高度期待,還是被批評的一文不值、沒有效用,在在都顯示政治凌駕醫學,為反對而反對,欠缺忠誠客觀的批評。

可喜的是最近疫苗陸續不斷有進貨,不論是來自友邦捐贈還是自購,都可以讓我們國民逐漸提高接種覆蓋率,期望不久的將來能達到群體免疫的結果,讓各行各業獲得紓解,還我們自由之身。

留言評論
林應然
Latest posts by 林應然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