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直,原為前總統蔣經國住所的「七海寓所」在1988年蔣經國過世後,於2006年經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2022年1月22日上午,由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與基督教中華信望愛基金會負責營運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正式開幕,蔡英文以現任總統的身分獲邀出席並發表談話。
這段談話內容中,蔡先感謝蔣經國基金會董事長錢復的邀請,認為這「代表一種更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台灣社會對於蔣經國前總統主政時期的各項政策與社會事件的記憶與評價。」。這句話實已表明她是以和解者的身分前來向特定意識形態族群致意。
談話內容提到希望透過圖書館提供的資料能讓台灣社會更深入了解與「評價」蔣經國,也明白指出現在的台灣社會確有分歧,一部分人記得的是經濟與發展,一部分則在意他所代表的威權。到這裡,蔡其實也已明確指出蔣經國評價的兩面性:國民黨長期聲稱的經濟奇蹟創造者與民進黨長期控訴的威權統治者。
接著她說的這句「每一位總統的歷史定位,都應該由人民來決定。」成了諸多新聞的標題,這句話強度不高,可以說是「刻意不評價」,也再次確認她的低姿態,雖然接下來的一段仍輕輕地提到這裡應有功能讓參觀者理解台灣的民主化歷程,但通篇確未出現「轉型正義」一詞。
最後她以蔣經國曾說過的一段話「我們中華民國到今天所以能生存,有前途,有希望,有信心,主要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在世界上是堅決反共、不與任何共黨妥協的精神堡壘」來指出蔣經國「反共保台」的立場,並稱這也是目前台灣人民的最大共識。最後呼籲所有人團結保台,堅守台灣主體性及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新聞報導出現後,當日下午網路上隨即掀起一波關於談話內容的討論。本文將試著爬梳一些較具代表性的組織、媒體社論、公共知識分子或政治人物這段時間的相關發文,辨識目前的輿論情況。
先來看促轉會的聲明,促轉會是公務機關,也是這次風暴核心議題「轉型正義」的執行單位。聲明內容指稱蔣經國為促轉條例所認威權統治者,在促轉會致力於空間轉型之際,已有多處公務機關將以蔣經國命名的建築物改名,如警專的經國樓改名為明德樓,而此處仍以蔣經國為命名內容,顯有不妥,也違反《促轉條例》第五條第一項,將發函北市府改進。不知是幸運還是刻意,促轉會比蔡的談話提早一天發布,因此不需面對是否需以下對上評論總統談話的尷尬。反是試圖拉出另一條討論的軸線,這裡是否適合以蔣經國之名命名圖書館,可惜這個討論沒有被太多論者繼續向下延伸。
而民間團體真相調查與和解促進會(簡稱真促會)的聲明則相當嚴厲,譴責民進黨政府發揚威權論述,對蔣經國歷史評價的兩大重點是開明統治與反共保台,真促會舉例陳述以上兩項皆非事實。認為民進黨是替威權統治者宣傳,對轉型正義及民主鞏固嚴重不利。真促會的聲明內容可代表一群台派學者的立場,包括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黃丞儀等人。
周婉窈的臉書貼文痛批戰後鄉土與台灣史教育的付之闕如,她列出數點她認為全民該有的歷史知識指出,蔣氏父子是影響台灣戰後至鉅的長期統治者,不論是統治台灣的正當性或來台後的政權合法性均有嚴重問題,且蔣經國長期掌控情治系統。文中也提及此番言論將使深綠支持者深受傷害。
黃丞儀則歷指蔣經國執政時期發生的政治血案、社會動盪及明確的立法壓制(雖解嚴但另訂《國安法》)來論證蔣並未真心民主化,也不可能是民主推手,認為蔡的談話是近乎價值真空的空洞論述。
對蔡的蔣談話明確發言批評者,都是從轉型正義出發,而這類觀點最具殺傷力的莫過於她的前文膽,清大社會系教授姚人多的發文。姚以前幕僚的身分直指總統此次談話有明確錯誤,紀念蔣經國是一個價值錯亂的事情,與民進黨政府正在推動的轉型正義有明確矛盾。
姚也認為,若總統以為抬出反共保台就能有效打擊國民黨是錯誤的想法,甚至當總統一旦開始紀念蔣經國,是把自己與蔣經國綁在一起,批評蔣經國就是批評蔡英文。而且一旦只談反共保台,是複製威權時代的邏輯,將一切置於反共之下,甚至導致國民兩黨競相爭取蔣經國神主牌的惡性循環。這篇發文措辭相當強烈,也因為發文者的身分特殊而引起更多議論。
但綠營的支持者及對綠營友善的評論者包括作家顏擇雅、上報總主筆陳嘉宏、出身中國的作家汪浩等人卻肯定蔡英文的談話內容,顏擇雅認為前立委段宜康拿希特勒比蔣經國並不適當,而綠營批評者理由都是基於轉型正義,但她認為現階段並無法明確區分毫無懸念的加害者及被迫而無奈的行動者。
當然顏這樣的說法勢必引起更多綠營基本盤的不滿,也確實輕忽了轉型正義討論中有不少對人性複雜的探究與鑑量。陳嘉宏的專欄肯認蔡的言論,認為她是以抗中保台來扣連當代,並試圖取得最多人的支持,若說此舉是肯認蔣經國是言過其實。他認為「台灣的外患如此強大,內部又這麼撕裂,如果台灣的總統連這樣的借題隱喻都可能被視為背叛初衷,實在已經想不出她可以拿什麼來溝通藍綠、團結國家」。
中國出身但認同台灣的作家汪浩則認為蔡英文此舉是延續其一貫的「中華民國台灣」論述路線,試圖打破民進黨意識形態,接受「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兩蔣時期形成的獨立國家。在歷史詮釋及路線選擇上,汪浩也認為國民兩黨各自有不足之處,國民黨抱殘守缺、不切實際,民進黨則未積極介入詮釋蔣經國的歷史定位。這樣的論述不論是深藍或深綠都難以接受,但確實呈現了對中華民國體制無絕對惡感的一群人的想法。
再往政治立場中性一點的評論看過去,資深媒體人蔡詩萍的發言可為代表,蔡詩萍認為蔡英文與民進黨已成功使蔣經國神主牌不再獨尊於藍營,但深藍不願接受此一趨勢,使民心越趨遠離。他也指出蔡英文及民進黨政府此舉是向中間選民、年輕選民靠攏,意在牽制即將出線的蔣萬安。他認為蔣經國晚年確實有調整立場,李登輝即使與國民黨劃清界線也仍須「感念」蔣經國,這也是民進黨政府必須多所顧慮之處。
而藍營的相關評論也有不同說法,中國時報社論罕見稱讚蔡總統的發言,並於內文中承認此舉「引來藍綠極端人士的尖銳反應。國民黨除了朱立倫主席批判蔡英文『心口不一』之外,深藍人士多對蔡總統的談話十分不屑」,類似觀點可以徐宗懋的專欄為代表,該文聲稱蔣經國並不反共,而是反獨保台,兩岸都認同一中,以此說明蔡英文的錯誤。蔣經國確實不反一中,也反對台獨,但說蔣經國不反共就真的是荒謬了。
相對於中時,自由時報的社論反未直接評論蔡英文的談話內容,而是去談蔣經國的功過,認為和解仍須建立在真相的辨明之上。前總編胡文輝的專欄則較為積極的支持蔡英文論點,認為是現在的國民黨拱手把反共保台兩面大旗送給民進黨。
這幾天從促轉會、民間組織、公共知識分子到媒體,對這段談話有諸多解讀,但網路新聞淘洗快速、加上疫情籠罩,過完年後恐怕還是只剩歷史學者及關心轉型正義的人士會在意蔣經國的形象是如何被製造、被傳播、被挪用。而促轉會即將在五月底熄燈,目前政府也尚未提出明確的業務接續作法,如果要說民進黨沒有真心誠意想搞轉型正義,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促轉會僅僅三年短壽,不論在社會關係的修復或是加害者的指認都未能提出服眾的成果,或許才是更明確的例證。
論及此事的政治影響,最直接的恐是在這次事件中深感受傷的綠營支持者將降低對蔡英文個人的支持,可能造成的影響或許是在年底地方大選時對台灣基進的議員候選人票數有所助益,但民進黨的縣市長會否因為這個向中間路線靠攏的舉止而獲利則難以判斷。
另一方面,國民黨在蔡如此低姿態的談話,並概念偷換地為其箍上「抗中保台」的大帽之後,恐無法再繼續指稱民進黨操弄仇恨,蔣萬安要操作蔣家確實也會因此受到更多的限制。整起事件的得失,對蔡英文個人、對民進黨、對轉型正義、對整個國家,都還有很多可以觀察的機會。
- 蔡英文的蔣談話,引發的盍各言爾志 - 2022 年 1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