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寵出來的金孫:李靚蕾的自我賦權

曾柏瑜
2K 人閱讀

王力宏與李靚蕾兩人的感情糾葛,近幾天佔據台灣所有新聞平台,熱度居高不下。而大眾關注焦點也從雙方感情破裂、婆媳問題,迅速延燒成渣男嫖妓的公關攻防。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深夜攻防,全台不睡覺

上週五凌晨開始,從李靚蕾萬字血淚控訴、王力宏父親的親筆信、王力宏本人錯字連篇的聲明到20日遲來的道歉信,許多網友大呼偶像形象崩塌,而我看到的是一個被家庭、社會寵出來的金孫,以及我們對此的縱容。

從李靚蕾的第一篇聲明,可以明顯看出李靚蕾對這段婚姻的隱忍絕對不只兩天。這篇聲明不但行文流暢、有理有據,也訴諸情感號召,近萬字的篇幅中,描繪出一個曾經深陷愛情的女孩,在多年心碎後,終於下定決心走出原來的世界。也是因為這樣的情感共鳴,才能在深夜投下震撼彈、迅速引起網路轟動。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只能隱約窺見王力宏不願承諾、遊走在多位女性之間的渣男形象。然而王父一篇手寫的親筆信,更側面證實了王力宏在整段關係中扮演的角色:懦弱的金孫。

王力宏爸爸的手寫信,讓我們看見了王力宏及他的原生家庭在這段婚姻中莫名的優越感、對女性的歧視,以及王力宏在原生家庭、婚姻中不斷說謊,這些往言的本質其實都來自懦弱。

顯然王力宏面對壓力及困境的應對模式就是「裝乖」。對自己的原生家庭裝乖,將懷孕的女友形塑成一個欺騙月經週期、威脅結婚的惡人,以閃躲自己讓女友未婚懷孕的錯。八年的婚姻中,面對原生家庭和婚姻之間的矛盾,顯然也是用「裝乖」來面對。所以王爸爸信中的淺台詞就是「女生怎麼可能那麼聰明,不可能寫得出這樣有理有據的信,一定是預謀、有心機、想騙錢」、「我兒子那麼乖,都是被壞女人騙了」。

王力宏營造的是乖男孩形象

王力宏那篇錯字連篇的回應聲明,更是證實了他面對挫折「裝乖」的防禦模式。聲明中看似苦苦哀求,實際上只妄想塑造出「渴望孩子所以結婚」、「為了孩子隱忍」、「只求能看孩子」的好爸爸形象,用薄弱的證據試圖醜化前妻,最後仍不忘在父母面前道歉「裝乖」。

向社會道歉、朋友道歉、父母道歉,其實都不是真的「道歉」,淺台詞是「我沒有管好我的老婆、影響到大家,跟大家道歉」。

20日最後一篇道歉聲明更是如此,通篇完全沒有認錯,用「男人還是應該承擔所有責任」輕描淡寫的「認輸」,沒有面對出軌、說謊、精神暴力的指控,只說「因為我是男人,所以都算我錯,不跟你個女人計較」。

從頭到尾,王力宏都沒有面對。

金孫是如何養成

這荒腔走板的公關危機,讓我想起身邊幾個「金孫」。

這些金孫大多有不錯的家世背景、經濟支援,生平最大的挫折就是「讓父母不開心」,因此在遭遇困境時,他們第一個想到的都是「不要讓父母生氣」,所以選擇先裝乖再說。

他們不需要長大,所以對社會大眾展現的形象總是保有赤子之心。人生課題是「阿我就怕被罵」,當遇到無法靠裝乖、裝無辜解決的事情,便啟動自戀心理防衛機制:扭曲、否定事實,以保護自我。

這些金孫通常也是懦弱而自卑的,他們無法也不願掙脫家庭的期待與控制。內心深處,他或許深知自己的不足,但是他人加諸的期待和盲目支持,讓他不用面對這些不足,更加劇了逃避的動機。

之所以選擇用「金孫」這個詞來形容,是因為我認為稱呼這類人是「爸媽寶」,暗示這些特質都只來自家庭似乎有些不公平。金孫在進入社會之後還能繼續維持金孫特質,社會必然也貢獻良多。

這個社會鼓勵鄉愿,也教導女人忍耐。面對金孫們,社會總是對他們特別寬容,幫金孫找各種理由:「有做到這樣就很好了」、「至少他的意圖是良善的」、「他有比這更重要的事」。社會不停的給金孫們重來的機會,也讓他們不用直面自己的失敗。

如同李靚蕾在第一篇聲明中提到,她在初識王力宏時、面對不願意承諾的男方,她的自我解釋是「或許過去曾受過傷」。不只是李靚蕾,王力宏這麼久以來的行為能被保密至此,除了良好的媒體關係,也是身邊所有人的縱容。包含那些被他劈腿女孩和身邊所有的知情者,選擇隱忍、沈默,保護對方的事業、名聲彷彿那些虛無的東西更勝於自己。

這個社會真的太寵金孫。

女力大爆炸就能走出自己

反觀李靚蕾的兩次長篇聲明,完全詮釋當女人不再縱容,就是最漂亮的反擊。

李靚蕾深知自己為了什麼犧牲,又付出了什麼。她清楚指出家務有酬的概念,體認到自己8年來的付出絕對不是理所當然,也明白盡力扮演自己的角色帶給家庭的價值。字裡行間,不吝將自己的傷痛誠實展現,仍維持體面及尊嚴,也用過來人的角度疾呼,鼓勵其他女性正視自己在家庭中的價值。

聲明中的這段話特別吸引我的注意:「這份工作的薪酬應該加總計算加上以你的能力不外出工作的機會成本。這應是所有家庭主婦透過自己努力應得的薪酬,而不是被贈與或施捨的,被分配到這個角色的人不應該是理所應當要永遠沒有經濟能力或積蓄,而擔任在外工作的那一方獲得所有的利益和權利。這樣會形成不對等的關係,也會讓女性處於弱勢,即便男生出軌或家暴也難以有話語權。」

婚姻不該是單方退讓或遷就,當李靚蕾正面體認到自己付出的價值,也就能選擇收回,那麼他在這段關係中就真正掌握了能動性。無論最後法律上、財產上的權利義務如何,李靚蕾在精神上已經自由了。

這不只是一篇公關教科書等級的聲明,也是一個女人面對自己、自我賦權的精彩故事。

留言評論
曾柏瑜
Latest posts by 曾柏瑜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