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1)的六月二十二日臺灣學術界殞落一顆明星,長期對臺灣文化、數位典藏付出大量心力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富士教授(1960─2021)因為胰臟癌辭世,享壽六十二歲。
他的離去讓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女士在網路社群發文感到不捨與哀傷,悼念這位治學嚴謹,參與國家公共事務有卓越成績的學者。林教授出身雲林縣台西鄉,地處窮鄉僻壤、資源匱乏的村落,他曾在書中寫道,那裡多的是蒼蠅、流氓和砂眼,還有宗教人士,指的是乩童與師公(道士)。
林教授雖出身艱困環境,但努力向學,畢業於台大歷史系、碩士班,赴美取得長春藤名校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東亞系博士,返台貢獻所學。兒時成長記憶,影響林教授一生關懷社會底層的努力,要為弱勢者發聲,書寫他們的歷史,像是溝通神靈的巫者(Shaman),臺灣文化常見的乩童現象,民眾習以為見的草根人物,日用而不知,人們不瞭解背後所傳承的歷史悠久,林教授從經典材料找到歷史上巫者由盛轉衰及其形象的改變,重新給予他們應有的位置,開創了臺灣在宗教研究的特殊領域。筆者分別從三個面向論述林教授學術貢獻。
邊緣學術史
林教授雖然專治中國宗教史、醫療史,但他對普羅大眾的關懷一直都在,從書寫「小歷史」開始,關心庶民生活,包括檳榔文化史、巫者的歷史。舉凡長期遭受污名所累的檳榔在臺灣人心目中負面形象多過正面肯定,但根據林教授研究發現,檳榔在中國古代曾是皇帝作為贈送賓客的禮物,代表的意義非凡,不少名人也吃檳榔,包括玄奘(602─664)、韓愈(768─824)、蘇東坡(1037─1101)、朱熹(1130─1200)同樣愛好此道。
其中,蘇東坡藉由吃檳榔以解南方瘴癘之氣,有療癒功效,翻轉一般人對檳榔的刻板印象,不只有基層階級好食,文人雅士亦然。其次,林教授長期關注「宗教與醫療」的研究課題,特別是巫者與道士在醫療方面的貢獻,例如「祝由科」原先納入正統傳統醫科項目,後來在明代被廢除,流行於宗教民俗醫療,林教授生前所心繫的學術專著《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尚未出版)即是解決這個長久以來的謎題,寫作範圍橫越上千年,取材涵蓋醫書、文集、史料,乃至新媒體,這本書的完成證明林教授到生命終了,仍筆耕不輟。
數位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 DH)
林教授在九零年代參與「史籍自動化計劃」接觸數位領域,開發資料庫,在當時網際網路尚未發達,中研院率先打響數位人文名號,具領頭羊地位。接著在網路媒體時代,林教授主持「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期間橫跨十年,形塑臺灣成為數位島嶼,以影像、文字構織出屬於臺灣人的特色,標榜人人可以寫自己的歷史,沒有門檻的限制,打造全民共享的數位平台。
其後更推動中研院成立數位文化中心,開發臺灣宗教地景地理資訊系統(GIS for Religious Landscape in Taiwan簡稱GISRL)調查大街小巷常見的宗教地景,建立城市與鄉村的宗教關係網絡,將人文研究與實地田野結合,達到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目標。此外,「開放博物館」是林教授擔任數位召集人期間積極規劃,秉持開放的精神,打破實體博物館的界線,讓展品與知識在網路互相流通;至於「數位人文研究平台」的建置,則是透過多項比對工具,方便人文學者在知識藍海快速找尋關鍵字,以視覺化方式呈現人文研究的脈絡特色,可謂「數位革命」新典範。
鄉土臺灣史
在教科書尚未開放民間編寫的年代,由於政府進行教育改革,林教授與政大彭明輝教授接受編審主委杜正勝院士的聘請,撰寫國立編譯館「認識臺灣」(社會篇)國民中學教科書,此乃解嚴後少數有系統性、組織性的本土教材,以豐富的圖表與清晰的文字凸顯臺灣的多元價值,正式在1997年實施教學。
書中強調主旨在於傳達正確的知識、觀念的啟發、訓練多元的思想,呈現社會的整體性和共通性,認識自己在臺灣社會中的地位,進而適應、改造臺灣社會,建立認同,創造美好新社會。儘管過了二十年,這份教材卻歷久彌新,架構完整而清楚,影響了目前的青年世代對於自我、社會、乃至國家的進一步認識,意義深遠。
最後,筆者作為有幸親炙林教授學術課程的後輩,見拙文〈時代鴻儒:一個余迷的微觀察〉,對於林教授終其一輩子在學術理想、關心庶民文化的堅持,感到由衷敬佩。所謂「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是林教授留給臺灣社會深刻的寫照,提醒後人要努力向前,不要忘記我們生活的土地,是孕育我們生命、滋養我們的母親,如此彰顯人民才是歷史的主體。
- 再見!桂冠 - 2022 年 4 月 20 日
- 追思關懷鄉土、留意邊緣物事的林富士教授 - 2021 年 7 月 7 日
- 時代鴻儒:一個余迷的微觀察 - 2018 年 11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