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在2015年成立了青年事務局,是第一個地方政府成立的一級青年事務專責機關。繼桃園之後,高雄市及新北市亦成立青年局處理青年事務。除此之外,中央、地方機關均設有青年諮詢會(或是青年委員會),期盼藉由青年委員會的助力下在政策中納入青年的意見。青年局、青年諮詢會的成立、設置,看似政府重視青年的聲音,但至目前為止,中央及地方政府設置之青年諮詢會其實並未有一部法律賦予其設置之依據,多是仰賴政府機關的設置簡則授權設置,對於青年諮詢會的保障來說非常薄弱。
對「青年」定義莫衷一是
除了青年諮詢會設置法源依據問題之外,我國、各縣市對於「青年」的定義也沒有統一的標準、觀點,例如桃園的青年定義是十六歲至四十歲,但在臺中則是十五歲至三十五歲,各縣市也都有不同的見解,無法統一定義的情況下,對於青年發展、擬定青年政策以及青年諮詢會的運作恐埋下不良影響。
青年諮詢會目前尚未有法律規範,因此在青年委員的職權也是一國多制。例如桃園過去是透過市政參訪的方式讓委員接近市政後進而提供意見;部分縣市的青年諮詢會則是分成各種專門委員會,讓委員可以就自身專業項目進行意見提供;甚至當年臺中則是採用青年議會的模式進行。多種模式有不同的優缺點,但共同的一個疑問是,這些模式是否能夠有效讓青年意見納入施政?是否真的可以促進青年發展?曾擔任青年諮詢委員的我是保留的。或許青年諮詢會可以拉近政府與青年的距離,但我們絕不能因為有了青年諮詢會而停下腳步。
根據《臺灣智庫》民意調查顯示,有超過七成的民眾認為現行僅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處理青年相關施政是不夠的,應該要升級調整;民眾亦認為青年婚生教養以及長者照護議題最為迫切。在現在我國少子女化的趨勢下,政府若能將青年婚生教養等議題結合其他政策(如世代貧窮、居住正義)共同由一個中央部會層級的部門(如青年部)規劃統一的對策,對於青年生活、青年發展將更有幫助。
蔡英文總統每年固定與高中生會談
除了升級青年專責機構外,如何與青年對話也是個重要的課題,蔡英文總統每年固定會與高中生進行一場會談,藉由該會談促成總統與高中生的對話。同理青年政策會隨著時間有不同的需求,青年國是會議正是了解青年需求、青年在意的一場重要會議,並以此產生青年基本法,幫助青年有更好的發展。
筆者認為,除了中央要有更高層級的部會處理青年事務外,地方政府也應該要有專責機構處理青年事務。以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來說,青年事務局除了傳統上認知的「發展青年創業」外,更是與桃園高中職、大專校院的學生、社團合作,不論是疫情期間的「雲成發」或是社團、志工相關補助,甚至是各種自我成長的課程,都拉近青年與市政府之間的距離,讓青年感受到政府對於青年的重視,並且讓青年的成長更有發展性。
部分民眾會認為青年局沒有必要、認為青年局的業務或許有些不明,但筆者認為青年局仍有存在的必要,只是目前國家欠缺完整的青年政綱,只要國家明確訂出發展策略,相信中央的青年部加上地方的青年局,對於青年政策的發展與實施,更是如魚得水。
青年問題不僅於創業而已
《臺灣智庫》所進行的民調其結果也顯示,不分世代皆認為未來的總統、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要提出青年專屬的政策。此一結果也顯示,對於青年未來的憂心不僅僅只是青年世代,不分年齡均對於青年現今的處遇感到擔憂。筆者作為一名大學生,對於青年政策的推動更是關心,包含未來的工作、未來的生活,很多時候是不敢「想太多」。過去談到青年政策,往往會想到青年創業,但青年的政策不僅僅是青年創業,如何幫助青年離開校園後可以更快速接軌社會、如何有更好的發展,更是未來青年政策重要的課題之一。
我們需要一部專屬於青年政策的基本法。在普遍民眾支持下,政府應儘早召開青年國是會議,了解並探討青年所重視的、所在乎的。並藉由國是會議探討的內容共同擬定青年專屬政策、一部青年的基本法。透過基本法明定青年諮詢會的職權、遴選,讓青年諮詢會可以更有效的讓政府政策攜手青年,並且定調未來青年政策發展的目標,擬定一套更好的青年方針,讓我國青年政策更貼近青年。
作者為臺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長,元智大學三年級
活動訊息:自5月17日起,台灣智庫已與台灣公共策益、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與美國台灣觀測站合辦Y’Day 「週三青年日」青年座談,6/21(三)將推出認識中國系列第二場:開戰假議題?:中國侵略台灣的成本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報名連結如下:https://reurl.cc/r5D8zx
- 「青年主流化」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必須攜手推動的課題 - 2023 年 6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