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受難記:無盡犧牲,無窮希望

盧郁佳
1.6K 人閱讀

香港《國安法》上周發生了很多事。朋友說做個共同筆記,所以我記下了這些事,我不想忘記。

中共關香港《蘋果日報》,香港《信報》作家林行止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寫專欄慨嘆「智英千慮,竟有一失」,說《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要是聰明,九七就該移民享受富貴,不用落到今天被抄家入獄。林行止創辦《信報》,早已賣給李澤楷。黎智英為什麼不賣了《蘋果》去逍遙?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因港版國安法被捕。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上百警力闖《蘋果日報》抓人、扣押四十四部電腦後,員工抱怨資方不宣布停刊日期。不想辭,因為別家沒有這裡的新聞自由,親共報社也宣布封殺《蘋果》記者。不辭職就怕又被警察破曉闖入家門逮捕,或再有上百警力闖報社抓人。財經網路版三十餘人總辭,報紙版十多人全留下。

六月廿三日周三,下午約三時,董事會聲明,最遲到周六最後出報。不到半小時,編採部出爾反爾,把最後出報提前到周四,嚴令離職員工別回報社。這地方什麼都無法保證。

原來編採部只怕化驗麥當勞防腐劑、反送中審判等要聞無法刊登,一直爭取出報延到周五。但港府眼看還有人敢不走,周三上午逮捕主筆楊清奇。

編採部不怕被捕,但同事是人質。同事說,以為《國安法》只是抓黎智英,沒想到連員工都抓。

《蘋果》停刊,清空網站,從公立圖書館消失。蔡子強等評論人宣布停筆。《立場新聞》等網站刪光歷年評論。因為香港《國安法》不但溯及既往,而且不經法院審判直接開罰,沒有人知道誰會被殺雞儆猴。

昨天的評論,明天的罪證。

三年前,前特首梁振英向香港人推銷「大灣區人」,提倡中港高鐵通勤、通婚,住珠海到香港上班;住香港到中山度周末;到東莞退休。香港《蘋果日報》主筆盧峯臉書反駁稱「為討好北大人而罔顧香港利益」,紐約、加州等灣區,通過交通基建及經濟融合,形成緊密方便的生活圈,前提是城市間的社會、法律、經濟體制相同,資訊及資金自由流動,換成一國兩制哪成。

梁振英罵盧「獨港」。盧寫《蘋論》說,只是討論怎麼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在梁振英眼中居然變成「散播獨港思想,戕害年輕人」的「毒草」,恐有被連根拔起的結局。

三年後,今年六月廿七日,周日深夜,《蘋果日報》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深夜在香港機場準備赴英時被捕。警方從查扣報社電腦中得知,他就是盧峯。

早知道會被連根拔起,為什麼三年前不走?是為照顧父母家人、因為親友在香港,還是為了自己的志氣?「連根拔起」除了形容逮捕肅清,也有離鄉背井之意。如果當初他直覺最慘結局是「連根拔起」,也許就是不願離鄉背井,才會拖到關報三天後才動身。

《蘋果》員工不想被捕,但也不辭職自保。馮偉光不願噤聲自保,也不願離鄉背井。兩難看似矛盾,其實在內心深處是相連的。就是不願背叛自己所愛。

去年BBC訪問黎智英,問他為何甘冒巨險,他答「我天生反叛」。

記者問他是否害怕,他答:我在這裡只是過得安逸,我在獄中會過得有意義。我逃到香港時一貧如洗,一切都是這個地方給我的,現在是償還的時候了。我的家人很了不起,他們一直支持我。恐懼是統治最省事的工具,所以我不去想將來,想有什麼用?

黎智英說了很多鼓舞人心的話。最後他落淚承認,是的,他害怕。

當年輕示威者在街頭面對鋼盔護甲警隊,被施暴、逮捕,入獄生死未卜時;黎智英每早直播訪談各國政要,為香港告急,遊說外國政府制裁港府,做街頭群眾的盾牌。竟成了《國安法》的罪名:串謀外國。

黎智英受訪身穿雪白西裝,稍後換成深色夾克和不繫帶的鞋子,做好被捕準備。如果有鞋帶,入獄時會被勒令光腳。每天不知警察何時上門,只知道一定來,警察上門就不會給你時間換衣鞋。

受訪後幾小時,他被上手銬腰鏈,押送監獄。

警察抓個蒼白文弱的胖伯,竟然手銬腰鏈像押解連續殺人犯,羞辱他。讀者看著,心想黎智英是否穿著夾克衣鞋睡覺,以免半夜衣衫不整赤腳被拖出被窩示眾。

他睡得著嗎?

今年六月廿一日,壹傳媒申請解凍帳戶發薪。保安局要求:先交出員工名單,才考慮解凍。私人企業發薪,政府伸手想幹嘛?後來,壹傳媒稱已提供必要資訊,但帳戶仍未解凍。

馮偉光赴英竟被捕,網民猜測,這下員工都逃不掉了。壹傳媒去年三月卅一日財報,有一二七五名香港僱員。黎智英有一二七五個人質在中共手裡。

香港影業大老向華強,曾認前中共軍委副主席當乾爹。向太陳嵐說,全家躲肺炎到臺灣;現在輪到臺灣有疫情,又要搭自家私人飛機躲去大陸。躲不勝躲,黎智英小時候逃到香港,如今不逃,是好是壞,就是這裡了。林行止說黎智英聰明就該出國。但辦報的二十六年間,黎智英從青春氣盛到歷盡滄桑,逐漸剝去了那種算計的聰明。每一個認真的人,此時已不需要累積更多財富,而會轉身追求人在天地之間生存的意義。

《蘋果日報》停刊後,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周六晚辦祈禱會,為新聞自由祈禱。被捕交保的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在領禱時哽咽,「請為在囚人士祈禱,特別是因維護真理而身陷囹圄的人,包括新聞工作者,求主保守他們。」

香港主教前年病逝,原定接任的輔理主教夏志誠反送中。中共反對,要換成親中者。教徒告解,神父保密,天經地義。但如果主教愛國到可以出賣反送中的信眾,那是災難。民主派的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八十八歲,飛去梵蒂岡求教宗回心轉意。空等了五天,教宗不見他。懸缺兩年後,今年五月才任命了立場溫和的第三人選,以求中共接納。

梵蒂岡向來聲援黎巴嫩,教宗也承諾盡快赴黎巴嫩撫慰子民。周五,梵蒂岡外長受訪,被問到香港同樣受難,為何不替香港說話。他回答,教廷還不相信發聲會有用。

梵蒂岡在中國有五百五十多萬信徒,七千多神職人員,都是中共手裡的人質。不接見、沉默也是不得已。令我想起,《馬太福音》描述耶穌被釘上十字架說的話。

從正午到下午三點,遍地都黑暗了。耶穌大喊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群眾嘲笑說,等著瞧,看先知會不會顯靈救他。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

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墳墓開了。

今年民主派初選被指違反《國安法》,逮捕五十五人。被捕的前議員林卓廷,周二被押到法院。被押走離庭前,問記者席:「有沒有《蘋果》記者?」

《蘋果》法庭記者揮手。林卓廷高叫:「香港歷史會記住你們的勇氣同堅毅!」

你忍耐苦難,等待教宗接見,但等待你的人不是教宗。是會流淚替你祈禱的人。是不相識的手足。

但凡誰接待你,誰就接待了耶穌。

周五,香港警務處長升為港府二把手,誇耀打暴動是美好回憶。副處長則升為警務處長,在周六記者會說「整場黑暴係謊言共同體」,包括太子站殺人和新屋嶺強姦等「假新聞」,害很多年輕人以為被捕會被警察打或強姦,有被捕女性告訴警察「如果你要強姦我,要戴保險套」。

新科警察頭子不知道自己意外做了見證,證明年輕人是抱著何等決心上街頭。

如果你要打我,打吧。

如果你要強姦我,要戴保險套。

但年輕人不會退。他們只有香港,沒有退路。

在周六的祈禱會,原應接任的輔理主教夏志誠說:教會是為「人」而存在,要為世人作證,社會需要記者關注被逼害、排斥的人。當新聞自由被打壓,就猶如「森林失火」,教會不能置身事外。

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影響他人,要為真實作證。文明社會固然需要新聞自由、良知記者,但首先要有按照良知生活的人,我們才有按照良知生活的記者。我們不要把責任推給其他人,然後在後面嘆氣、鼓掌。我們都可以做按照道德良知生活的人。做敢於講出事實的人。

梵蒂岡說為香港發聲沒有用。有人說,贊助網媒代替《蘋果》。有人說,抗議遊行。有人說,做鍵盤戰士。有人說,海外抗爭。有人說這些都只是自嗨,都沒有用。其實沒有人知道,世界上每一個國家脫離殖民獨立之前,做哪些事情真的有用,做哪些事情沒用。一切只能事後知道,只有去做才知道。

香港無法依靠梵蒂岡聲援,就像無法依靠美國制裁中國改變前途。他們知道,現在是沒有大台、沒有《蘋果》、《立場新聞》或所信奉的評論人給予標準答案的時候,是獨立自主去回應,決定自己要做什麼的時刻。這個思索不會結束。不斷討論,不斷實驗,不斷應變。或趕在八月一日鎖港前出國,或是留港,已不是問人哪一個決定更有利,而是發現自己的價值順位。與任何人都不同,只能自己去發現,去決定。

過去政治、經濟仰賴英國遺制而善盡社會職責,賦予港人光榮。今後抗爭是港人的光榮,創傷是港人的能力,去實現文化被苦難淬煉過後才能產生的高度。

為未來做最壞的打算,即使外資、港資全都外移,即使人才都出國,十年內香港經濟凋敝、黑箱貪腐、司法不公、黨國教育洗腦。只要仍有這群義人,香港仍有一點機會,免疫於投機詐騙、虛無躺平;而保有群體的真誠正直、熱情活力。和中國其他城市的不同,不再是以國際城市、金融資產為傲;而是文化自豪「因為我們是香港」。

因為市民曾經在催淚彈硝煙中為香港奮不顧身付出一切,所以中國沒有一個城市像香港。香港精神,獨一無二。

在臺灣能做的事情,是將它看成臺灣的事情來思考。中共也在臺灣同樣布下人質困境:去年武漢撤僑包機是人質,今年喊「給我疫苗其餘免談」的群眾同樣是人質,緩打潮又是人質。解放軍軍機繞台、艦隊演習的同時,國台辦也在動員臺灣各縣市長、民代、企業進口中國製造或代理壟斷的疫苗。臺灣買不買?前例是烏克蘭。

烏克蘭買了一百九十萬劑中國科興疫苗。交貨一百二十萬劑後,烏克蘭參與連署要求調查新疆人權。中國變臉,威脅扣押烏克蘭至少五十萬劑疫苗。國民五十萬條人命成了中共人質,烏克蘭立刻撤簽。

脖子架在中共刀鋒邊緣,忽有美、日、立陶宛捐贈疫苗解危,如有神助。但這一題始終不離開,它以夏志誠輔理主教的聲音要我回答:如果疫苗一直沒來,如果這世界上沒有神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那渺小如我該做什麼,才能捍衛臺灣的民主自由?

你不要把責任推給蔡英文,然後在後面嘆氣。不要再自願被中共挾持當人質。

我不要把責任推給美、日,然後在後面鼓掌。如果我想依靠美、日來抗中,無異一些藍營政治人物不學無術、一心想靠中共幫助來取得政權。我想在患難中學習站立,長出自己心的力量。

《蘋果》亡了,香港民族不會亡。

我想要不輸給香港。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