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三教授的平行宇宙

趙君朔
2.4K 人閱讀

3月20日四位在台灣社科界有一定地位的學者召開了記者會,傳達連同其他30多位台灣學者共同連署的《反戰聲明》,聲明的主要論點是台灣不該成為美國挑釁中共,進而在台海引發戰禍的工具,台灣應該謀求和美中兩大國維持等距的關係。

這個聲明與記者會公開後,引起了不少批評的聲浪。而其中一位列席記者會的政大傳播學者郭力昕於3月28日在《獨立評論》網站的個人專欄「無臉之書」中,寫了〈反戰聲明與台灣社會的「窒悶空間」〉,除了回應某些對這份聲明的批判外並呼籲台灣輿論需要對這類議題多些討論、對話空間外,他還感嘆他們的聯合聲明因為和台灣主流意見嚴重不合,於是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社會的批評並未改變反戰學者的看法

而稍早同樣列席3月20日記者會的知名傳播學者馮建三在《聯合報》投書〈不挑釁不仇中 兩岸就和平〉,進一步闡明了和該份聲明相關的論點,顯示社會的批評並沒有改變他的認知。他的投書篇幅並不長,只是為他和該份聲明的論點添加更多「佐證」。他列舉出來證明其論點無誤的新事證大致上可以下列幾項:

圖片來源:翻攝自聯合報

⑴稍晚於他們聲明發表後一天在美國權威外交政策雙月刊《外交事務》網站上線的一篇新文,由美國的中共研究新秀康乃爾大學政府學系的美台混血白潔曦博士所寫。⑵羅列各項美國和北約在過去幾年軍事演練來證明是美國挑釁。⑶強調台灣原本朝「不對稱作戰」的轉向已經消失無蹤又重回購買傳統大型武力的老路,而在他看來這是台灣無力負擔的勞民傷財路線。⑷舉出「不對稱作戰作戰」概念的倡導人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將軍於去年出版的著作《台灣的勝算》憂心地指出台灣輿論「……在民間孕育出仇中、反中情緒」。⑸引用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著作《艱難的抉擇》一書中談到芬蘭為了維持國家的獨立地位不受蘇聯威脅而在政治活動與言論上自我克制,認為這可以當作台灣的借鏡。

馮教授興沖沖的引用白潔曦新文,認為該文是近年來的「空谷跫音」,應該是看到看到該文中的一個關鍵段落「美國官員艱難而關鍵的任務是要在嚇阻與挑釁間尋求平衡,決心的象徵性展示、無條件的承諾防禦台灣或是承諾要大幅增長在該區域的兵力都會過度傾向後者…」,這段話看似增添了馮教授等人的論點增添了說服力。

只是馮教授偏偏就省略了該段的最後一句話「……過度傾向後者,無意間反而挑起了美國官方想要嚇阻的衝突」。這句話很無情地告訴了讀者連堪稱對中鴿派的美國代表性學者都認定美國官方是想要嚇阻兩岸間可能的衝突而不是去挑起,即使這發生了,也是誤算而非刻意,這和參與連署的學者認定美國經常扮演刻意挑起戰爭角色的認知剛好相反。

事實上白潔曦該文的主要目的是反駁認為中共會在內部出現不穩時對外用武的觀點,她引用了其他知名學者的研究指出中共過去的行為模式其實剛好相反:在內部出現混亂時,會進行對外政策的降溫,即使有出現言語上的恐嚇,實際動武的例子也非常少。她還強調認為中共出於內政需求對外用武的看法不只是錯的還很危險,因為這隱含著美國不管做什麼都無法影響中共是否對台動武的算計,而唯一能防止北京這種轉移焦點式侵略的方法就是不讓它有能力在這樣的行動中獲勝。

美國作為或可批評,但他們非挑釁

但白潔曦接下來討論的另一種可能性便和這些反戰學者的宣稱相反了:她引用麻省理工學院知名中共軍事專家傅泰林(Taylor Fravel)的研究指出中共經常在其關於領土和海上爭議的主權宣稱遭到挑戰時是選擇動武。但歷任美國政府都在各種場合宣示美國遵循「一個中國」政策,拜登政府更反覆強調反對任何一方改變台海現狀,美國國務院去年5月底公布的現況清單(fact sheet)第三段明確寫道不支持台灣獨立。換言之,在最有可能引發中共動武的議題上,並沒有美國挑釁的證據存在。

馮教授還舉出美國在東歐、地中海帶頭舉行的各種演習來試圖證明美國才是逼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手的主謀,並想以此類推到台海情勢上美國也是展現同樣的傾向。然而就和馮教授選擇性的挑出白潔曦文章對自己論點有利的片段一樣,中共和俄羅斯,還有伊朗,甚至還有別的國家(今年2月南非加入中俄的聯合軍演)也是經常舉行聯合演習,只可惜這些似乎在馮教授的眼中都不存在,而只剩下美國帝國主義對中俄的苦苦相逼。

搞不清基本事實便開始立論

然而馮教授的投書最大的問題還不是選擇性的挑出證據來支撐自己的論點,而是身為具有社會地位,以專業形象獲得敬重的大學教授連一些重要的基本事實都搞錯便開始立論,他對台灣軍購現況的認知就是最好的例子。去年5月《金融時報》報導了美國以前所未見的強勢作為要求台灣將對美軍購從傳統的先進戰機和戰艦改為反艦飛彈、空防與飛彈防禦系統、情報監視與偵查、指揮管制系統以及早期預警系統等,該篇報導還明確指出這些就是2022年3月副助理國務卿Mira Resnick和國防工業高管的談話內容。

而且這種美國軍售政策立場轉變不只是嘴上說說,華府已經通知台灣不會批准購買12架MH-60R反潛直升機的申請,這是在美國已經取消了原本發放的給E2-D早期預警機的出口許可之後。當然這樣的強勢作為引發了一些反彈,包括讓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發表公開信提醒這種軍售項目的大轉向有影響台灣國防安全之虞。

但馮教授的投書是認為李前總長提出的「不對稱作戰」是專業的見解,而美國政府也已經以此為對台軍售的新方針積極推動。可是馮教授卻在投書中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寫道「原先為人肯定的不對稱戰略,如果已成明日黃花,原因何在,和美國有關嗎?」,渾然不知不對稱戰略或是其更正式的名稱「整體防衛構想」是台灣現任軍方高層不認同這構想而在所有文件中停止使用這些詞彙,但對於美國拜登政府的對台軍售政策並沒有影響。

還有一個馮教授問題重重的引用是關於卜睿哲以台灣為主題的書中提到芬蘭自我設限的例子,事實上在馮教授所引用書中內容的下面一整段就是「不要誤會,我舉芬蘭為例並不是暗示台灣應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的競爭中採取中立姿態,兩邊的處境差異很大。不過也不該在討論的開頭就先排除芬蘭的妥協方針,台灣的政治人物兼學者張亞中也曾公開支持以芬蘭為鑑。但我在這裡要談的重點只是,外部的威脅有可能讓一個國家的政治人物和人民為了好好應付共同的威脅,選擇看淡過去的衝突」。

芬蘭的自我克制並非通例,台灣未必適用

從這段話明顯可看出,卜睿哲提到芬蘭曾經採行的自我克制政策只是提供一種選項當作思考的素材,並非是當作台灣唯一的出路,而且他也指出目前台灣贊成這種路線的是統派立場鮮明的國民黨黨員張亞中,還有他真正的重點在於台灣該如何有效應對外來威脅─中共。雖然不是說身為少數派的立場就一定是錯的,但馮教授的確應該思考一下為何芬蘭模式只有他和張亞中會贊成,以及在台灣現在面對的處境比芬蘭更險惡之下,中立真的是可行的方案嗎?

最後一個要討論的是馮教授引用李前總長的另一個觀點─認為台灣民間仇中、反中情緒,更是將中國人民與中共混為一談,此種風氣的滋長,對台灣的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絕對有弊無利。李前總長在書中提出這點建議是基於此更能有效對抗中共政權,不要把已受中共民族主義宣傳之害的中共人民推到台灣的對立面,該段落所出現的第五章「台灣應有的國防思維」中李前總長同時對中共政權的許多惡行和獨裁政權的根本利益有很清楚地描述。

但馮教授引用這段並非是要提醒台灣社會沒有必要陷入過度的反中情緒以至於和一般的中共人民為敵,而是暗示這種這種情緒也有可能是造成中共做出軍機軍艦越線的挑釁性動作有關,這很不幸又是一次對李前總長大作內容的不當引用,想藉此呈現出問題是在台灣和背後的美國的形象,而非針對反中情緒造成兩岸民意對立是否對台灣不利做出建設性討論。

總之馮教授那一篇篇幅甚短的投書論點非常強烈,但在引用各方言論或「事證」想證明自己所言無誤時卻沒有大學教授該有的專業與嚴謹,而是高度選擇性的只寫出對自己有利的部分、錯誤引用或甚至是根本搞錯狀況就開砲,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或許和他本人濃厚的反美意識形態有關。

也就是說他認為台灣民眾的意識形態偏差讓台灣的安全陷入了危險的境地,殊不知他自己在有意或無意間先做了一個因為意識形態而導致立論問題重重,沉浸在自己的平行宇宙卻渾然不覺,這對他過去犀利、下筆批判台灣媒體亂象屢有洞見的良好形象實在是很大的傷害!

作者有個雲霄飛車式的人生,曾很輕鬆的進了不太好進的美國學校博士班,以為自己會是華文社會科學界的明日之星,又因為一個烏龍,更「輕鬆」的被踢出來,開始闖盪亞洲江湖,到處求人下單,到目前為止的心得是「我32歲以前到底活了什麼?」

留言評論
趙君朔
Latest posts by 趙君朔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