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亞洲未來式》
作者:帕拉格‧科納(Parag Khanna)
出版社:聯經出版
時間:2021年2月
有個牧羊人,正在草地上放羊,忽然走來一個西裝革履的年輕人說:「老先生,我可以為您服務,我將告訴您您有的羊群有幾頭,但是作為酬勞您需要給我一頭羊」。牧羊人還沒有回答,年輕人就開始工作,年輕人把筆電聯上NASA的內部網,調動低軌道衛星,把衛星遙測感應成像的的圖片通過軟體分析,幾分鐘後,年輕人再次走到牧羊人前:「老先生,您有羊群共有763頭羊」。說完後他抱起一隻羊就要走。
牧羊人看了看年輕人說到:「你大概是從事企管顧問工作的吧!」這年輕人非常訝異,問他怎麼知道。牧羊人回道:「這其實很簡單。第一,你不請自來。第二,你花了一堆時間告訴了我一個我其實已經知道的事情,但是你還是想從中獲利;第三,你既不了解我也不了解我的生意,你抱走的,是我的牧羊犬!」
這是一個在網路上流傳過一陣子的笑話,目的在諷刺表面光鮮亮麗的企管顧問。但也是在概覽完本書後腦中不自覺聯想到的東西。雖然這個笑話要表達的內容不見得完全適用本書。然而作者看似博學、炫目地從不同面向鋪陳大量事實、數據,處心積慮地想說服讀者亞洲的前景有多光明背後,其實缺乏嚴謹而一貫的基本邏輯,也沒有貫通前後的歷史視角(雖然本書第一章是以亞洲觀點的世界史開場,但只是引用非常一般的歷史事實,毫無關聯的描述了在東亞、南亞和中東各自發生的重要事件)。
本書更常為了吸引讀者眼球,硬把一堆關連不大的現象湊在一起,也沒有詳論其含意,便匆匆跳到亞洲的力量正在擴張的結論來誤導讀者。所以其實非常類似前面笑話所諷刺的企管顧問特質。更重要的是,因為缺乏深度論證,整本看似包羅萬象、橫跨歷史、政治、經濟、文化、世界五大洲的內容,只導向一個不可思議的荒謬結論:威權體制只要再稍加改進,其效能勝於合法性不斷在下降的民主。
說得更白一點,作者扮演的角色就是麥肯錫的政治經濟版本,再刻意加上一點並不相關的文化面討論並以講述淺薄的國際政治史當成吸引讀者的前菜。的確作者雖然是倫敦政經學院的政治學博士科班出身,也在著名智庫工作過,但他的履歷上最特別的是當過三家名字完全看不出內容,用字又刻意強調酷炫的顧問公司合夥人或創辦人(FutureMap/ Hybird Reality/ Factotum)。這就解釋了他很懂得堆砌、包裝來吸引外行人的眼球,但其非常脆弱的論證結構對真正的專家來說,大概只會發出類似前面笑話中牧羊人的感嘆。
這本書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說明任何理由便直接把從各方面來看都很難歸成一類的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甚至俄羅斯五個地區全部定義為「亞洲」。然後就開始瘋狂強調這包含近五十億人區域的前景有多燦爛。這樣的做法根本是模仿真正討論嚴肅歐亞大陸前景的好書(如前葡萄牙外交官布魯諾.瑪薩艾斯所寫的《新歐亞大陸》)只是把歐盟扣掉。在作者自己已經沒有給出任何好的理由便把佔世界上人口的2/3的國家都納進來討論的情況下,世界上最多的成長也來自這些國家就是一定成立的套套邏輯。
反觀真正有歷史感的著作《新歐亞大陸》在檢視了重要的亞洲思想家如日本的岡倉天心、印度的泰戈爾的想法後,提醒了讀者一個沒有注意到的事實;亞洲這個概念不是亞洲的,而是歐洲的。亞洲異於常情凝聚了不同的文化與文明,但似乎僅有一個共同性,那就是集體排斥歐洲。
《新歐亞大陸》的作者還進一步指出:把日本與阿拉伯結合在一起是什麼道理?這些地區裡的每個份子和歐洲的歷史文化淵源,都勝過彼此。但忙於穿梭各大政經、企管論壇的本書作者可能顧不了這麼多,所以才會看到諸如此類的空洞而問題重重敘述在全書中隨處可見:「亞洲國家正處在一個向外界標記自己的全新階段,中國的形象動員以包括贊助農曆新年節慶和在全球設立五百多所孔子學院,也花大錢在西方報紙的廣告評論增刊…從2009年到2013年,一個高階總統委員會如何推廣韓國的品牌,結果是韓國增加對全球救援機構的放款。
阿拉伯國家斥巨資在華盛頓和倫敦的遊說公司,以磨亮它們在政治人物和投資者間的形象。半島電視台、今日俄羅斯(RT)和中國環球電視網─都以英語播報─崛起,代表亞洲人和西方人消費「全球」媒體的重大轉變:亞洲人不但已停止從西方新聞詮釋它們自己的事務,而且越來越多聰明而好奇的美國人和歐洲人藉由外國頻道了解全球觀點和選擇於不同母國的節目」。
下面這一小段的推論一樣讓人瞠目結舌:「亞洲人也逐漸在美國運動界嶄露頭角。從中國的姚明到日本的鈴木一朗在棒球界,許多亞洲人在美國體壇達到傳奇性的地位。台灣出生的…明星林書豪,以他的球衣銷售和在亞洲巡迴比賽時舉辦分享會大受歡迎…洛杉磯天使隊的日裔大谷翔平的投球和打擊能力,已被讚譽為未來的貝比.魯斯…美國人也越來越融入亞洲的信仰系統和精神…」。
當然這兩段引的內容並非本書主要的焦點,也就是政治經濟面的討論,然而,回到正題同樣這種硬堆砌出來的長串類比一樣不少,比方說「大多數南亞和東亞社會在2010年代專注於政治穩定和經濟成長。中國在2014年變成世界最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採取大規模刺激和改革計畫,而南韓成為第一個全國升級高速網路的國家。
2014年印度人選舉莫迪擔任總理,以支持他投資基礎建設、簡化法規和提振國家尊嚴的目標。在東南亞,緬甸的軍政府放鬆對權力的掌控,並結束軟禁翁山蘇姬,容許他參政;在泰國,軍政府再度發動推翻塔信家族的盜竊統治政權,並專注於基礎建設和經濟改革;越南則快速發展成工作製造中心。東南亞的東協國家總GPD超越印度,流入東協的外來投資也超越流入中國的金額」。
這段提到的國家具體情況其實相差甚大,印度、泰國和日本在上一個十年的發展更說不上理想、中共在上一個十年後半經濟成長的下滑也是全世界熱切討論的話題,卻就這樣被作者粗暴地和發展的確各有經歷一段亮眼時期的南韓和緬甸還有一直都穩定成長、又受惠於美中貿易戰變成明星的越南放在一起,拚湊出亞洲前景無限的海市蜃樓。
當然作者畢竟是政治學博士出身又成功混進全球政經商界菁英的圈子中推銷其想法,他需要給自己描繪的圖像加上一點理論基礎,於是他採取了兩種方式:(1)處處強調中共一帶一路對串起亞洲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貢獻;如「中國相較於許多鄰國有先行者的優勢,因為它在其他國家不願意投資這些國家時率先投資他們。但是這並不表示中國鋪設了一條直線的霸權路徑。相反的,中國大舉投資這些市場提高了其它能幫助其成長和債務給中國的條件,甚至這些投資能以更好的條件取代中國的貸款和資本。(2)吉爾吉斯、寮國、蒙古和塔吉克等小經濟體,在一帶一路倡議之前的債務絕大部分是欠中國的,但是他們現在獲得了更穩固的成長和被認可的平台。哈薩克等政府如今已有充分的信心宣告禁止外國投資的戰略商品和產業,因此得以拒絕一些中國以債務換取特許的提議。」
不否認這段話很高明又稱讚了中共,又回應了一帶一路被指控是債務陷阱的批評。但是他對於目前仍然問題重重的中亞小國如此樂觀的評估,就讓人忍不住想再去翻真正到了一帶一路計畫推行現場去進行嚴肅考察研究的深刻著作,而不是這樣用寥寥數語就把又把中共的舉措說得很正面,又不得不承認有債務陷阱問題,但是這些國家已經更強健的詭異描述。
但在政經投資論壇上聽這位作者夸夸其談的外行人可能根本不會意識到問題所在,更不會想要自己去翻翻關於一帶一路問題有做過真正實地研究的好書、研究報告如唐米樂的《中國的亞洲夢》、兩位法國記者寫的《現在只剩北京標準時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Jonathan Hillman剛出版不久的《皇帝的新路:中國與它的世紀大計》(The Emperor’s New Road: China and the Project of the Century)還有智庫彼得森經濟研究所的合著報告《中共如何放貸:與外國政府簽訂的100份合同的罕見調查》等。
而他的最後一張王牌是在全書的第九章「亞洲技術官僚統治的未來」,用了不小的篇幅大讚新加坡模式的成功與獨到之處來和本章開頭第一段「昂格魯-美國的失敗」作對比,除了一些在其他媒體談到新加坡模式可以看到的陳腔濫調外,作者下面這段話很有代表性,他指出「西方人把資料工具視為民主的輔助,但在新加坡民主式的商議(不管是選舉、倡議、調查或是社群媒體)都是提供資料,以協助官僚根據所有可得的證據來制定政策。例如,代表貧民、老人或年輕人的資料,如他們的金融行為和教育程度,都是基本的輸入,供領導人確定他們把每個人的需求都納入考慮。
新加坡不是它所蒐集資料的奴隸,但是力求平衡資料與民主,以發揮兩者互補的效果:資料可以決定哪些政策是必要的,而民主可以修正和確認它們,這正是該國提高健保支出的增加貧民補貼的過程。資料導向的技術官僚因此優於只有代表性的民主。因為它能抓住人民…渴望,同時避免潛在的貪腐代表和特殊利益的扭曲」。
在十三頁談完新加坡模式是如何的成功之後,作者只用了差不多一樣的篇幅(14頁)來說明亞洲的其他國家是如何可以往這個方向邁進,換言之也就是高達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與數十個非常不一樣的國家想辦法要按照這個美麗的城市花園國家依樣畫葫蘆就對了、亞洲必將騰飛。
幸好距離這本書英文版最初出版的時間已經過了快兩年,加上寫這本書所需要花的時間,作者所描述的亞洲種種現狀大約是到3、4年前為止。他所提出令人振奮的預言已經可以拿來和現實作一些對照來看看究竟是對他懷有偏見的種種論斷做出太嚴苛的批評,還是他真的就是政治經濟版的企管顧問,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呢?以下兩個書中的引文能透露很多事情:
「李顯龍希望在2021年如願退休。他可以高枕無憂的知道,十幾位五十歲或是五十幾歲的部長已提早幾年準備一個協調的權力轉移。幾乎沒有人擔心很快(或真的會再出現)新加坡不再由李光耀的後人來領導,反而正朝向一個遠為成熟的集體領導制邁進,一個擁有既深且廣的各方面治理知識的民主-技術官僚委員會」。
「基於日漸增張的妥協氣氛,美國繼續與東亞糾纏的正當性正在減弱。中國在外交上對台灣有明確的堅持,並確保世界上幾乎沒有國家敢於承認台灣的獨立地位,而且台灣在經濟上也越來越依賴中國。雖然川普政府與台灣建立更多官方關係和武器轉移,但即使是台灣目前的政府也限縮自己的政治目標,只專於吸引外來直接投資和中國以外的觀光客,推出環繞能源替代的新工作政策和將台灣塑造為一個類似矽谷的科技中心。和日本相同,與中國發生一場衝突,即使是在美國支援下的僵局情況,也會對台灣安全的信心造成嚴重的流失…」。
在新加坡原定的第四代接班人副總理王瑞杰無預警宣布放棄接班,震撼新加坡政壇,還有4月15日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重磅研討會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Robert Blackwill和歷史學者Philip Zeikow才提醒觀眾現在中共對台灣人心向統一的情況感到有多絕望的當下,再和前面兩段引文對照,也難怪在關於作者的維基百科條目上會有一段標題為「批評」的內容如下:2011年,新共和雜誌的編輯把他列為「本年度最被高估的思想家」之一。
說他的書《如何治理世界》是充滿陳腔濫調和老生常談的自我標榜大集合。同一本雜誌,由Evgeny Morozovy在評論他的書《混合實境》時,把作者稱做充滿了對民主和人權的藐視的偽知識分子並批評他對中共、新加坡政府的讚賞」。
- 川普2.0:還給你一個偉大的美國? - 2024 年 11 月 15 日
- 黃仁勳用真心颳起旋風 - 2024 年 6 月 4 日
- Johnson議長的果決讓美國再次偉大 - 2024 年 4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