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馬政府的降和蔡政府的升,都打成「倒退16年」是完全錯誤的。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今年(2018)4月15日,某財經專業報紙的社論批評蔡政府實質薪資倒退16年,該社論說:「蔡總統還在野時曾質問馬政府為何台灣經濟悶到不行,實質薪資倒退16年,然而以今年前兩個月最新統計觀察,雖說名目經常性薪資有2%以上的成長,但經物價一平減,實質薪資還是倒退16年,蔡總統當年指責馬政府的話,如今恰恰應該用來自我反省。」這評論有統計數字的依據,好像很有道理,可以把蔡政府和馬政府打成一樣讓實質薪資倒退16年。但事實卻非如此,該社論的說法乃是在把統計數字轉換成語言時出現了扭曲。
先就事實的統計數字來看,若用消費者物價指數把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平均每月經常薪資,平減成以2016年價格計算的實質薪資(以下簡稱「實質薪資」),則2017年實質薪資為39,706元,確低於2001年的40,356元,甚至2000年的39,725元。而馬政府時期的2014年實質薪資為38,621元,也低於1999年的39172元。所以馬政府和蔡政府時期確都有實質薪資低於15或16年前的情況,這確是台灣經濟的大問題。
但把兩任政府實質薪資都曾是「相當於」16年前說成「倒退16年」,是很大的錯誤甚至扭曲。前項實質薪資在扁政府時期都略高於4萬元,但馬政府上台之後卻下降到了3萬8千元的水準,2013年最低達38,381元,是這段下降讓實質薪資倒退回15、6年前,也就是馬政府時期實質薪資確實倒退。
蔡政府時期實質薪資卻是上升的。2017年比2015年增加1.1%,升幅雖然不大,薪資水準卻已高於馬政府時期的任何一年,絕未倒退。2017年實質薪資仍只達16年前水準,是因為馬政府時期的下降或倒退所造成,而且現在的16年前之薪資也高於馬政府時期的16年前。蔡政府只是仍未能成長到把馬政府時期的損失全部補回來而已。所以把兩任政府都打成「實質薪資倒退16年」,讓人誤以為兩者一樣做不好,實在是種文字扭曲,把馬政府時期的倒退也栽贓於蔡政府。
上述討論根據的是經常薪資,若改看包括年終獎金在內的總薪資,2017年工業及製造業受僱員工以2016年物價計算的實質薪資達49,681元,已高於過去任何一年,更不再有倒退多少年的問題。
而由於十多年來工時和勞工退休制度改變甚多,薪資的變化並不代表勞工報酬的全部變化。若改看每小時工作平均薪資,工業及服務業以2016年物價計算的平均實質總時薪為254.39元,到2007年成長為271.76元,不像實質月薪那樣停滯。那是因為2001年法定工時由每週48小時降至42小時,而使員工實質每月平均工時由190.1小時降至180.4小時所致。同時這段期間也新規定雇主需提撥薪資的6%入勞工個人退休帳戶,也就是很多勞工實際上又比以前多得到6%的收入。所以扁政府期間實質每小時收入提高可能超過13%。
2008年實質時薪下降為263.38元,2009年再下降,2015年才回升超過2007年。蔡政府上任後,2017年比2015年上升4.45%而達292.93元,實質時薪已高於過去任何一年,和馬政府時期的多年低於往年是很不相同的。所以由各種實質薪資指標來看,蔡政府時期和馬政府時期的表現是完全不同的。未來成長趨勢能否維持雖仍需要努力且有待觀察,降低工時及更強制休假的一例一休制度,甚至新台幣的升值,理論上也很可能抑制未來名目薪資的上漲。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把馬政府時期的下降和蔡政府時期的上升這不同的變化方向,都打成「倒退16年」,是完全錯誤的。
這種錯誤說法也許不是惡意的扭曲,而是解讀統計數字的能力所造成,但很多人已難免被誤導。日裔美籍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兩年前感於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的假訊息,而說現在已是真相難明的「後真相時代」。但台灣早就領先進入所謂「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時代,媒體也早就被戲稱是不實訊息的「製造業」。要減輕這種亂象而回歸較正常的民主社會,我們必須更努力避免和破除各種錯誤資訊,提高大家正確了解事實和道理的能力。
作者為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台灣知名經濟學家
- 蔡總統該做改善世界的意見領袖 - 2020 年 5 月 20 日
- 再談民粹論 - 2018 年 8 月 21 日
- 颱風假的自由和管制 - 2018 年 7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