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夾娃娃機熱潮談產業創新

鄭勝鴻
415 人閱讀

圖說:2014年至2017年全台灣夾娃娃機店,在三年之間,店家數增長幅度高達8.2倍,而有媒體報導這樣「低成本、低消費」的商業模式稱為「末端經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相信許多朋友近期都有相同的感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夾娃娃機真的像雨後冒出的春筍,突然充斥在我們最近步行所及的生活圈當中。而夾娃娃機的「見機率」似乎仍持續成長中,從平易近人的大學城、夜市到寸土寸金的台北東區,這一波廣設夾娃娃機的熱潮,暫時填補閒置店鋪的空洞與商圈沒落的冷清,而從財政部統計營利事業家數及銷售額(第七次修訂)資料顯示,2014年至2017年全台灣夾娃娃機店自347家快速成長至2,859家,在三年之間,店家數增長幅度高達8.2倍,而有媒體報導這樣「低成本、低消費」的商業模式稱為「末端經濟」。

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資料庫查詢、營利事業家數及銷售額、6碼行業別(9324-14),作者整理。

然而,據上表財政部的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在2017年度夾娃娃機店數量顯著暴增後,市場需求成長已有跟不上供給增加的現象,整體市長銷售總額(產值)雖然突破新台幣11.7億元、相較2016年度成長147%,但是平均單店銷售額反而下滑20%、平均單店的銷售額(產值)也創下近年新低,以夾娃娃為主題的「末端經濟」真的能成為挽救地域性商圈的新形態商業模式,或者又是一波一窩蜂缺乏差異化的「微創業」熱潮,即將重蹈「葡式蛋塔」、「陸客旅館」成為短期泡沫的覆轍,參與者都各有想像。

有別於1990年代夾娃娃機第一次從日本引進台灣,一般認為這一次夾娃娃機能夠快速展店,主要歸因於夾娃娃機店從過往獨資經營,由業主獨自承擔創業與經營風險的傳統組織型態,轉而走向「場主」與「台主」共同分攤風險的新商業模式,也就是由「場主」先承租閒置空間、建置基礎維運設施後,再招攬、分租給參與的「台主」,由個別「台主」獨立經營各自投資的機台、自負盈虧,不僅在資金上大幅降低創業門檻、達到風險分攤的效果,同時滿足台主們在低薪社會下,成為兼職創業家的美夢。

此次夾娃娃機之所以遍地開花,另一個重要的基礎條件是由於法規調適的結果,以往消費者夾獲商品機率具有不確定性,夾娃娃機一度被政府認定屬於賭博機台而遭取締,2000年後主管機關經濟部訂定《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並將夾娃娃機歸類為「電子遊戲機」必須合法擺放於電子遊戲場,並且經營者必須擁有執照才能經營,而營業場所、地點亦受到一定的管制。

然而在業者的串連與經濟部協調下,新型態夾娃娃機的消費模式多設有「保夾機制」,也就是公開標示價格,消費者只要投滿一定的金額,就能保證夾取機台內所選放的商品,實際上轉型成為具有娛樂效果的「選物販賣機」,因此也就不適用「電子遊戲機」相關規定所管制。

另一方面,政府積極推動產業創新與創業是當前的重點政策之一,期望藉由優化新創事業投資環境、多元政策工具帶動國內的創新創業風氣,藉以達到產業升級、以創新驅動經濟成長的政策目的,並在施政計畫及行動方案中,將新創公司的獲投家數、金額列為重要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根據台經院FINDIT平台統計,盤點政府計畫、民間加速器、國內外競賽、新聞報導、國內育成中心進駐廠商等來源資料,截至2017年止,台灣國內新創公司共計3,495家,產業分佈主要集中在資訊科技與應用(698家、約20%),其次為網路應用(494家、14%)以及生活消費與服務(387家、13.4%),生醫與健康照護(387家、約佔11%),在政策支持下,近年國內新創公司家數呈現持續成長的態勢。

新創公司大多處於商業模式的摸索期、不易獲利,難以客觀評估企業價值,具有高風險的特性,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孕育並且經過市場驗證,才能判斷新創公司是否真的具有創新價值,而現行政府主要經由競賽、創業計畫海選,提供創業補助金或由國發基金參與新創投資,共同分攤創業者的財務風險,並且透過《公司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產業創新條例》…等等全面性的法規調適,給予新創環境在公司型態、攬才及租稅獎勵能有更多彈性,確實大幅降低創業門檻,也有助於新創事業的發展。

然而在政策的執行中,若過於重視短期新創公司家數、獲投金額、新創獨角獸(公司成立未滿10年,估值達10億美元)家數等量化指標,未必對於創新生態體系的長遠發展有益,反而要特別注意在短期KPI指標壓力下,容易做成重視數量不重質量的投資決策,可能創造出一波「新創泡沫」,進一步在國家資本的投入下形成「新創殭屍」,反而扭曲原來期望藉由產業創新與創業來帶動台灣產業升級、以創新驅動經濟成長的政策目的。

作者現職為台灣智庫財經部副主任

留言評論
鄭勝鴻
Latest posts by 鄭勝鴻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