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虛實實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缺這一年

Tsio̍h Bo̍k-bîn
218 人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不頒給特定作品,是頒給人。頒給「人」的文學至尊,也因為人禍而難產。圖片來源:諾貝爾獎臉書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起,依照瑞典實業家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由瑞典皇家文學院評審,每年頒發給最具「理想主義傾向」的文學成就。2018年5月4日,負責評獎的瑞典皇家文學院宣布,今年10月,世界將不會知道,哪一位作家因為其深具理想主義的文學成就榮膺諾貝爾桂冠。

何以我們將要面對一個沒有桂冠詩人的2018年呢?技術上最準確的說法,是皇家文學院的評獎委員會將要流會了。

皇家文學院共有18名院士。今年,延續#MeToo運動之風行草偃,有18名女性指控Katarina Frostenson院士的丈夫,攝影家Jean-Claude Arnault,涉嫌利用他和Frostenson院士聯名成立,接受皇家文學院資助的文化基金會職務之便,對他們性騷擾,甚至性侵害;根據指控者,Arnault涉嫌犯行長達20年。當事人Arnault否認,而院士們對於此事壁壘分明的疑雲,導致包括Frostenson院士及皇家文學院主席Sara Danius在內的8名院士先後辭職。皇家文學院內的風暴益發糾結複雜,除了院士乃終身制,技術上並不能「辭職」以外,僅剩的10名院士,根據章程,並不能夠合法地評審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就這麼著,2018,文壇殊榮懸置的一年。

諾貝爾文學獎,不頒給特定作品,是頒給人。201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不是《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不是《群山淡景》(A Pale View of Hills),而是以上述作品,揭露「吾人從屬於塵世之淵深幻覺」,日裔英籍的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頒給「人」的文學至尊,也因為人禍而難產。

更加需要叩問的是,諾貝爾文學獎作為文學至尊,會否也是某種幻覺呢?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得以理所當然,基於一個必須為真的預設:文學,即便有各種語言、文化各自殊異之扞格,仍然在一個世界性的局面上,具有可以相互較量評比的性質。至少,諾貝爾本人是這樣相信的;對諾貝爾而言,那個超越一切藩籬,貫穿各種文學,顛撲不破的文學三昧真火,喚做「理想主義」。理想主義,搭建一個「世界文學」的平台,或擂台。在這個平台上,每年一番語言真劍勝負,能夠產生屠龍至尊。構想是好的,規則也清楚;但是,萬一,萬一,平台是沒有的呢?

有沒有平台,有沒有劃一、可比的「世界文學」,始終是學界,尤其是比較文學學界,必須不斷研討的學術問題,在此不論。但是,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要從缺的風暴,卻明白地顯示,在世界文學作為一個平台得證以前,已經有一個比世界文學更具世界性的平台:男性,具有侵略性、攻擊性的男性;或者,概念性底說,利用權力不對等獲利的惡。

假設文學具有舉世性的文學至尊,卻因為真正具有舉世性的惡德而難產。

諾貝爾文學獎不是第一次難產。二戰以前,已經有過得主從缺,隔年一併頒發兩個年度榮銜的紀錄。諾貝爾文學獎「世界文學」的預設,不是第一次被質疑。當前瑞典皇家文學院,由Per Wästberg領銜的4人小組,每年從數以千萬計的文學創作者當中,遴選初步候選人名單。一個創作者,要累積多少本著作,才能被認為具有文學成就呢?一個讀者,閱讀一本書,耗時多久呢?將這些指標,乘以數千,乘以數萬,再除以4,就是瑞典皇家文學院單一遴選委員一年的工作量。想像一下,就能夠察覺,諾貝爾文學獎在數學意義上,不可能具有公信力。一百多年中,大多數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年份,得主不孚眾望,或經不起時間的淘洗,也不是第一次。高行健的文學成就?好,可能見仁見智。那麼,賽珍珠(Pearl S. Buck)?哪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喔。

沒人見過龍的世界裡,每年有一個屠龍至尊。這能多當真呢?又可是,真有那麼虛惘嗎?

且以兩個連在一起的文學故事作結。日本文豪井上靖還在世時,每年十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公佈那一天,他得走出家門,帶著歉意,慰勞守候在寓所外的大批記者,「今年,很抱歉,又讓大家失望且辛苦了。」話雖如此,2012年改編自井上靖自傳式作品的電影《我的母親手記》中,觀眾不難看見,每年10月致歉的門扉後面,恐怕有更多為井上靖謄寫文稿、安排行程、隨時敬稱「先生」,不見諸文字的苦勞。

文學可以那麼小,小得日常的失落習慣了就好。文學,也可以那麼大,大得醜聞能讓諾貝爾桂冠從缺;大得還沒有被文學肯認的生死疲勞,躲在門扉後頭,還多過既成的作品。

作者為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亞洲研究學系博士班畢業。與《星際大戰》(StarWars)同年。成人才發現支持台灣獨立不會變成絕地武士、思想復仇者。(謎之音:你不要再影射流行文化。)異性戀男性,佔盡一切便宜,雖然待業中。研究旨趣包含性別理論、台語文,及不必壓迫性少數的基督新教神學。為人傲慢。

留言評論
Tsio̍h Bo̍k-bîn
Latest posts by Tsio̍h Bo̍k-bîn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