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國台辦在打什麼主意?

林楷軒
110 人閱讀

圖說:布吉納法索與台斷交,蔡英文總統親上火線嚴厲批評「中國政府」以金錢競逐來干預我邦交國。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

民進黨執政歷經了四次斷交,蔡總統也發表四次聲明,但此回面對的卻是已讀不回。這次,總統親上火線的力道嚴厲批評「中國政府」以金錢競逐來干預我邦交國,對此「國台辦」罕見尚未針對此對話回應,非比尋常。反而是在布國派出外交部單方面先宣布與我國斷交後,中國外交部僅發表:「表示讚賞」一詞。

兩岸事務一直被對岸認為是非國與國的外交關係而是內政關係,當總統臉書針對與布國斷交聲明中,提及「中國」12次、「台灣」11次,「北京當局」0次、「中華民國」0次,顯示本次對話所傳達的訊息與用字,是以兩岸為一中一台的關係角度出發,在在顯示我方在此事事件上的態度之強硬,而國台辦昨天一整天卻未有任何回應,此現象實屬特殊。

相比於月初多明尼宣布以總統辦公室法律顧問來宣布與我方斷交,總統臉書之聲明僅提及「中國」1次、「台灣」4次、「北京當局」1次、「中華民國」0次,該次國台辦即在同日上午回應:「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再回顧去年六月中,由巴拿馬以總統親自宣布與我方斷交,可見其重視此一關係,而該次總統臉書聲明提及「中華人民共和國」1次、「台灣」10次、北京當局4次、「中華民國」3次,該次國台辦則回應:「認清客觀大勢,做出明智抉擇」。

最早在2016年底,聖多美普林西比以政府名義宣布與我方斷交,該次總統臉書聲明提及「中國大陸」1次、「台灣」7次、北京當局0次、「中華民國」1次;該次國台辦則回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

從民進黨執政以來至今歷經四次斷交,從總統蔡英文親自發表的談話中,可以看出原本在用詞上初次斷交以「一中體制」大陸+台灣=中國的用語下回應雙邊關係,仍有善意。第二次斷交,即不在稱對岸為中國大陸,而改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稱之,但仍提到北京當局一詞,表示仍在一個中國體制下,你是北京當局,我是台灣當局,此稱呼也是符合九二共識、各自表述中國的內涵。第三次斷交,則以中國、台灣的分類稱呼,措辭轉趨強硬,雖然該次總統個人聲明中未提中華民國,但總統府的聲明有提及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的提及語意上代表我國為「中華民國」,畢竟在中華民國憲法下,仍是大陸地區和自由地區(台灣)的體例方式,還可以算是在一中概念各自表述下的另一種解釋。

但本次斷交,加上同時在日內瓦的WHO事件,用詞可以算相當強烈,也再次以一中一台模式在論述,特別的現象是面對如此強硬的用詞,在事發隔天一整個工作天,國台辦竟未對此事發表聲明。過去國台辦對台灣大大小小事都如此敏感,諸如賴清德在立法院質詢提及他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國台辦立即有所回應,本次觀察下卻顯得異常,不知背後又如何算計。

筆者依照過去經驗,在本次「一中一台」的加重用詞,以對岸玻璃心的標準下,應該是會急得跳腳,但這次國台辦卻選擇沈默,此現象確實特殊,筆者探究幾個原因,一是國際上川金會的取消、中美之間貿易戰、中北韓間的合作等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再加上六月初在廈門的海峽論壇十週年等原因,或許先對我方已讀不回,因應避免此事件轉移焦點,但筆者最後就此現象仍是感到一種不尋常的不安。

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律系畢,現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研究生。研究所時期開啟兩岸交流的經驗與視野,在任國會助理時期,對兩岸政治互動再更加著墨,目標成為知中愛台的政治觀察家。

留言評論
林楷軒
Latest posts by 林楷軒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