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地方選舉,保守派 「大屠殺式」崩盤

楊虔豪
332 人閱讀

提前台灣半年登場的南韓地方選舉結果揭曉,一如先前民調盤勢,執政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簡稱民主黨),在全國17個市道(一級行政區)中,橫掃14區;11席國會補選,民主黨也囊括10席。保守派自由韓國黨(簡稱韓國黨),只保住大邱與慶北執政權,議員補選僅僥倖拿到1席,面臨「屠殺式」崩盤。

韓國絕大多數地區,民主黨已實現「完全執政」;韓國黨不僅淪為「地區政黨」,就連地方基礎也流失殆盡。圖片來源:楊虔豪製作

以「被屠殺」這詞來形容自由韓國黨今天的挫敗,毫不誇張,而且不能只看一級行政區的囊括數目。在二級行政區(各區郡市,相當於台灣的鄉鎮市)首長選舉,民主黨取得151區執政權,較上屆選舉的80席,大幅成長;韓國黨則從117區衰退至53區。

另一個更值得關注的,是一級與二級行政區的議員數。以台灣經驗來看,無論藍綠誰當家,國民黨通常都可囊括各縣市議會多數席次。在南韓,進步派只有在2010年地方選舉中,一度在一級行政區議員中,取得微幅勝過保守派的席次外,其餘時間場合,地方議會總席次,皆以保守派占上風。

但這回地方選舉出現重大逆轉,民主黨在一級行政區議員數,從349席成長到652席,二級行政區議員數,也從1157席成長到1638席。民主黨取得執政權的14個市道,議會也都同時囊括多數。

亦即絕大多數地區,民主黨已實現「完全執政」;韓國黨不僅淪為「地區政黨」,就連地方基礎也流失殆盡,現在唯一剩下的,就是國會的113席,但這個數字,也無法阻擋包括執政黨在內的進步陣營,合算達標的殘酷現實。

若文在寅總統高聲勢持續,進步派也開始趁勢佈局經營並厚實地方基盤,往後中央級的國會議員與總統選舉,在地方動員力量率推下,保守派會選得一次比一次辛苦。

選後,韓國黨黨魁與最高委員等領導階層總辭,即將進入過渡時期體制,現在正在討論,是否要引入黨外人士,來擔任過渡期的非常對策委員長,但至目前為止,內外部都找不到適合領導過渡體制的人選。

黨內開始有資歷較淺的國會議員,公開要求領導階層應直接從政界引退,而原黨魁洪準杓,請辭後再度開砲稱「(就任黨魁)1年來,最後悔的就是沒有把部分『沒良心』而且只以派系利益為優先的部分國會議員給清算掉」,連番行動與發言,又引起黨內「親朴」派系成員不滿,內鬨日漸擴大。

但問題不單單出在「親朴派」身上。洪準杓過去領導韓國黨時,總體路線走向極端化,過分將黨內議題操作,集中在對當下兩韓關係的批判。

在多數南韓民眾對兩韓關係和緩與文金會、川金會成局與舉行,給予正面評價同時,韓國黨在未察覺主流民意下,仍大張旗鼓地打出「政權審判論」,揚言終結執政黨的「暴走」,在國會則是發動連續杯葛來抵制執政黨,使議程空轉,讓輿論不滿擴大。

而韓國黨內至今仍有多位在地方上實力雄厚、且連任多屆的「高輩分」親朴派資深議員,在朴槿惠前總統牽涉干政案後,仍極力擁戴,和要求改革的黨內成員,一直處於對立局面。

事實上,早在2016年底、崔順實干政案爆發後,韓國黨的前身新世界黨,號朝黨內改革,外攬頗受敬重的長老教會牧師印明鎭,擔任非常對策委員長,但仍無法解決黨內「親朴」與「非朴」派的紛爭,反而讓衝突更加激烈。

而新世界黨最後又有多名改革派成員出走,另立「正黨」(正確的黨),只是氣勢一直起不來,最後選擇與安哲秀的「國民的黨」整合為「正未來黨」,但這次選舉,不僅韓國黨失利,正未來黨也全軍覆沒。

去年大選失利後,洪準杓當上韓國黨黨魁,本次地方選舉,他與黨內領黨階層,又以「戰略提名」(即以黨內領導層決議)的方式,讓親朴派的金文洙出馬角逐首爾市長,儼然宣告韓國黨革新失敗,回到原點。

有南韓學者分析,保守派長期以來最大問題,就是在李明博與朴槿惠兩位「政治明星」坐擁派系後,在黨內只講究拉拔對自己效忠的人出來選舉來收拾對方,而非看重成員的能力。

而這種現象,導朴槿惠與李明博,先後因涉弊遭收押後,黨內兩大巨頭旗下的派系,還有非兩大派系的成員,仍忙著相互角力,卻無法檢視自身缺失。同時因長久以來,在只問忠誠而不問原則與實力的拉拔晉升下,黨內要角先後「落難」,如今又碰上選舉「崩盤」,已欠缺有能力者能接班收拾或挑戰大局。

迷失路線的南韓保守派,在選舉最後關頭,走上極端路線,透過反共意識形態來打出對進步派的「審判論」,指望隱性選民會出面「殲滅」進步派,最後反遭「屠殺」;地方選舉後,南韓政治版圖出現變化,保守派是會被就此掃入歷史灰燼,還是會調整路線以求生存,選項已剩不多。

作者為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

留言評論
楊虔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