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與舊的跨界對話──台灣老歌豈止只有嘻哈

李志銘
372 人閱讀

日前(6/23)台語歌壇資深藝人劉福助現身金曲獎表演節目、與多位新生代嘻哈歌手同台飆歌。年屆七十八歲的他,因為不想被人叫老了,至今仍是沿襲早年與豬哥亮共演歌廳秀時的暱稱「小劉」。節目中,製作單位特地安排坐著黃包車的「小劉哥」華麗現身,旋即以他五十年前拿手的一曲台灣傳統唸謠〈行行出狀元〉改編成美式嘻哈曲風的台式Rap驚喜登場,大獲好評,堪稱本屆金曲典禮的壓軸之作。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根據媒體報導,表演結束後,劉福助的手機訊息被塞爆,親友告訴他:「台灣嘻哈有救了,你是救星」。對此他謙虛說:「原來我是嘻哈鼻祖,我以為我只會唱些有的沒的」。同時,當他得知演出節目深獲許多年輕觀眾讚賞,卻也跟著開玩笑表示:「美國玩嘻哈,我五十年前就在唱!」

此處令我感嘆的是,在這短短數分鐘所帶給媒體大眾的演出高潮,雖令他一夕之間被眾多網友冠上了「台灣嘻哈鼻祖」美譽(事實上,當晚主持人介紹小劉哥出場時給的封號是「台灣說唱祖師爺」),或許也讓劉福助本人深刻感受到了人間現實的冷暖唏噓(相較於他先前自製出版唱片市場的冷淡反應)。

test alt text

在我看來,演藝圈內如劉福助這一代人他們內心渴切想要尋求的,其實不過只是一個適當的時機、一個能夠再度吸引當代年輕聽眾的表演舞台罷了(我想即使是老一輩的歌手應該也都不會只想要台下聽眾都只侷限於跟他們同一年齡層的吧,文化應是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的累積,若是不能普遍培養新一代年輕聽眾對於了解本地傳統音樂的興趣與喜好,這個國家的未來是絕對沒希望的)。

說起「老歌」一詞,很容易便讓人直覺聯想所謂「懷舊」的情感,儘管隨著不同年紀、每個人幾乎都有其各自的生命記憶,但若僅單方面一昧沈浸在「懷舊」的美好,卻也很有可能會不自覺成為一種刻板印象、甚至自限於對過去音樂想像的一種包袱。

舉例來說,台灣本地傳統歌樂早期借鑑西方現代流行樂種的跨界交融,其實不光只有劉福助的台式Rap(類似結合美式嘻哈的嘗試風格,劉福助早在1995年即以一首唱念歌謠〈相晗啦〉調侃了當時港台等地多位著名的影劇明星):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而過去台語電影最為鼎盛的戰後五、六○年代,由於片商製作、宣傳電影主題歌曲所衍生的大量需求,致使「混血歌」的翻唱、灌錄蔚為風潮,其來源不僅僅包括日本演歌,就連當時流行的上海國語老歌、美國鄉村歌曲、義大利民謠、拉丁歌曲、東南亞民謠,甚至是較罕見的以色列民歌等,都曾陸續被翻唱為台語歌曲。

test alt text

包括像是在六○年代中期,台語歌壇便已有了文夏、郭大誠在歌曲裡穿插的說唱口白,郭金發自創台語藍調的〈飲者之歌〉。此外亦有「寶島歌后」紀露霞翻唱以色列民謠〈Hava Nageela〉的台語電影《豔賊黑蜘蛛》主題曲〈歡樂情歌〉(後來這首歌的旋律還出現在電影《父後七日》的片頭曲),以及張淑美演唱帶有迷幻韻味的台語拉丁情歌〈熱情香吻〉、〈克薩斯〉(前者翻唱自拉丁歌曲〈Bésame Mucho〉,後者翻唱自〈Quizás, Quizás, Quizás〉)。

test alt text
test alt text

test alt text

其後,及至七○年代期間,又有本土編曲家黃國隆取徑於美國三○年代爵士樂風創作的《台灣搖滾香頌歌曲集》,還有黃俊雄將他當年在美軍俱樂部所聽到的拉丁舞曲節奏融入布袋戲編曲演出的配樂當中。甚至就連早年頗受眷村聽眾歡迎的國語流行歌手紫薇也都曾借用台灣民謠「牛馬調」(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那首〈鹽埕區長〉曲調)唱過一首歌詠台灣各地風土景緻的〈暢遊美麗島〉。

test alt text

就時間流動的價值觀而言,音樂本身的「新」與「舊」,往往並非是絕對的(如今所謂的老歌,當年也都是那時候年輕人的流行歌啊):固然「新歌」可以結合時代美學累積出一種「歷史厚度」,而「舊曲」本身也未必就不能呈現另一種老派青春的「摩登氣息」。我常在想,假使一些擁有行銷資源的唱片公司或是提供補助的公家單位願意花時間去跟這些前輩歌手彼此溝通、共同創作,甚至多用點心思重新打造、針對某些老歌進行所謂的「二創」或者跨界改編,相信就能讓這些過去的經典作品再度賦予新視野、新生命。

譬如三年前(2015)一位好友(音樂製作人)鍾慧君發行新專輯《邱月雲小姐收》請來郭金發灌錄了一首主題歌〈小文鳥〉,之後他們也曾經想要替他策劃一張《新跳舞時代》的台語個人專輯,只可惜沒過多久,郭金發就在舞台上心臟病突發倒地猝逝了…..

話題回到劉福助這次的金曲獎演出,單純以聆聽感受的趣味而言,若把劉福助的念歌當作某種台式嘻哈來聽,我覺得是無傷大雅的。雖然兩者之間(唱唸歌謠VS.美式嘻哈)在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上並沒有相對的同等關係,卻因為這次的演出契機,而讓一般大眾(特別是許多年輕一輩的聽眾)明顯感受到某些聲響元素的共通趣味(比如搭配強烈鼓點節奏的唱念方式),無形中產生了某種橫跨於不同藝術類型、不同樂種之間的「通感」(Synaesthesia)效應,進而回頭關注台灣過去既有被忽視的傳統音樂,甚至開始去思考我們賦予音樂本身的新舊價值,我以為這仍是非常具有重大意義的。

作者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平日素以逛書店為生活之必須,閒暇時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同時喜好蒐集黑膠唱片、聆聽現代音樂及台語老歌。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台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裝幀列傳:迎向書籍設計的狂飆年代》、《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以及書話文集《讀書放浪:藏書記憶與裝幀物語》與《舊書浪漫:讀閱趣與淘書樂》。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