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Time No Sea──《只有大海知道》

迷走
273 人閱讀

當我看到只有《只有大海知道》開場戲時,心中突然不禁聯想到侯孝賢早期的傑作《風櫃來的人》。不只是因為兩片都有大量的戶外實景和某種純稚的趣味,也因為兩者都刻畫離島和本島空間上與物質條件上的距離,對個人與家庭造成的重大影響。儘管兩部電影相隔三十五年,而且主角一是少年一是兒童,但前往高雄的旅程都是期望與苦澀交織的成長儀式。

《只有大海知道》的達悟族小男生,父親到台灣工作,在蘭嶼由祖母撫養照顧,母親則從未出現(片子點出同學父母大多離異)。圖片來源:《只有大海知道》粉專

《只有大海知道》的達悟族小男生,父親到台灣工作,在蘭嶼由祖母撫養照顧,母親則從未出現(片子點出同學父母大多離異),因此距離不只源自離島與本島的經濟與資源差距,還有隔代教養與文化傳承的困難。片中語言的使用鮮明地勾勒出這個主題:祖母用母語和兒子對話、對孫子講話,年輕人與小孩則使用國語。影片透過生活細節不著痕跡的呈現商品經濟對達悟族家庭與社會的衝擊傷害:小孩不肯吃叔叔剛從海中捕獲的鮮魚,一心想買排骨麵而和祖母爭執。爸爸買了名牌球鞋給小孩,卻無法瞭解兒子對親情的渴望。隨著情節的開展,片中數次交錯親人贈送的物品與金錢購買的商品,對比親情與異化。

本片處理的議題沈重,卻不直接批判或控訴,而是透過家庭裡和校園中隨時迸發的張力與衝突來加以描繪。影片的調性是開朗的,充滿許多生動的細節和令人莞爾的趣味,就像片中蘭嶼的陽光大海那樣燦爛。舉重若輕的呈現方式,讓我想到以拍攝兒童題材見長的伊朗電影傑作。

從《海灘的一天》、《風櫃來的人》到今年廣受好評的動畫片《幸福路上》,個人成長與社會變遷的交織一直是台灣電影重要的創作主題。相較於《風櫃》淡淡的距離感,本片不忌諱加入台灣觀眾熟悉而容易產生共鳴的元素,如男主角從失戀到振作的通俗劇橋段,以及呈現出蘭嶼美景的建立鏡頭(establishing shots) 。片中經常出現主要角色淺景深的臉部特寫,也和早期新電影深焦、長鏡頭的寫實主義美學大異其趣。在雕琢中,新一代導演少了點隨興的不修篇幅,多了些向觀眾與市場的點頭致意。

不過這些手法的使用相當節制,並無一般本土劇常見的重鹹口味,可說溫情而不濫情。例如,男老師和他巧遇的原住民電台女主持人由誤解到了解的友誼建立過程,流暢地帶出文化與傳統的認同議題。如果是一般通俗劇,大概就會安排兩人產生戀情,而成為好萊塢式種族/性別刻板套路的台灣原漢翻版吧。

本片編劇顯然下了一番工夫,劇情結構工整對應。片子開頭小朋友喊價兩百元,幫暈船嘔吐的台灣客撈起意外掉落海中的太陽眼鏡;尾聲中開計程車的父親為了賺取兩百元車資,忍心丟下遠道來看他的小孩。主角前後兩次跳入水中,在蘭嶼的大海展現出讓漢人驚訝的泳技,在愛河卻成了驚動大批警消救援的落水意外。本片中文片名略嫌太過直白感傷,英文片名Long Time No Sea卻有畫龍點睛之妙。片中名牌商店充斥的高雄更像遠離大海的台北,和《風櫃》裡粗曠生猛的高雄大異其趣。不過影片呈現的重點並非失落哀傷。從達悟歌手的創作歌曲表演、老師使用原住民舞蹈編排的歌舞劇,乃至片尾祖孫感情的深化,由原鄉出發的創造和希望才是本片強調的訊息吧。

台灣最美的風景【只有大海知道】HD高畫質中文電影預告。影像來源:觸電網 – 電影情報入口網YouTube頻道

作者是學術思想雜工。學生時代就熱愛看電影,如今仍保持每週進電影院的好習慣。業餘興趣雜亂無章,偶爾從事電影與文化評論。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