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後事實,莫當轉型絆腳石──工總白皮書能源政策建言評析

趙家緯
105 人閱讀

面對政府綠能政策上,工總批評其太陽光電與風力無法作為基載,甚至提出了「風電與太陽光電均為間歇能源,需要備用火力發電隨時補上,換言之,使用多少量的風電與光電,就需多少量的火力發電備用」此觀點。圖片來源:Pixabay

工業總會於7月27日發表2018年白皮書,從產業發展、能源、環境、勞動、經貿、青年等面向,提出對政府政策的建言。近幾天更因擔任理事長的王文淵一句「臺灣太髒,發展觀光還太早」引起軒然大波。但若檢視其能源政策的建言中,卻充斥著許多「後事實」的論述。

能源「後事實」大全

面對政府當前提出的非核減煤的政策方向,工總批評其會因缺乏核電選項,折損電力系統的可負擔性與低碳化,也會提高缺電風險,甚至是違背「國際能源多元化的潮流」。但此論點卻是諸多錯誤的資訊。

如在對電力系統可負擔性上,其立論乃是基於「以天然氣代替燃煤,惟燃氣成本極高,每度發電成本超過4元,燃煤成本約 1.5元」此乃錯誤資訊。依據臺電統計,2017年時臺電與民營燃氣電廠的平均成本為2.3元,與燃煤發電成本1.5元差距不到一元。其更指稱「更重要的是電力價格勢必大幅提高,超越中韓兩國之工業用電成本,對台灣產業競爭力衝擊極大」。依據統計,2016年時臺灣工業用電平均價格為每度2.44 元,韓國為2.99元,中國則為3.13元,德國與日本則分別為4.5元與5.1元。由此可知,工業電價高低與該國工業然競爭力不見得為正比。

更重要的是,韓國亦正在推動削減核電與燃煤火力的政策方向,故依據筆者推算,2025年台灣工業電價應仍較韓國低8%左右。且工總避而不談的是,依據筆者以產業關聯表估算,臺灣整體製造業生產成本中,電費支出平均僅占2.5%,即使能源轉型過程中導致2025年時工業電價較今日增加20%~30%,對整體製造業生產成本的影響幅度也未及1%。若產業無能力因應八年間生產成本的微幅上升,實則顯示其經營策略有所問題。

面對政府綠能政策上,工總再次批評其太陽光電與風力無法作為基載,甚至提出了「風電與太陽光電均為間歇能源,需要備用火力發電隨時補上,換言之,使用多少量的風電與光電,就需多少量的火力發電備用」此觀點。事實上,國際能源總署於2017年發表《風力與太陽光電併網》(Getting Wind and Sun onto the Grid)報告中,即指出所謂的「使用多少量的風電與光電,就需多少量的火力發電備用」是種錯誤迷思。電力系統規劃時,從未以「單一類電廠增設備用」為規劃原則,而是通盤考量各類發電技術的「容量價值」(capacity value),規劃系統所需要的餘裕量以及調度彈性程度。

太陽光電在中午尖峰時刻時,出力最大,具有極高的容量價值。至於所謂再生能源無法肩負基載此說法,國際能源總署於今年度的《2018電力系統轉型現況》報告(Status of Power System Transformation 2018)指出,未來電力系統規劃時,應以「發電量貢獻」(energy volume contribution)與「電力調節貢獻」(energy option contribution)取代傳統的尖載、中載與基載概念。由於再生能源變動成本低,故在高再生能源比例下也可具有「發電量貢獻」的功能,扮演過往基載電力的角色。

更令人不解的是,工總一方面批評政府廢核政策,將導致排碳與增加空氣污染,另一方面卻又強調「不宜將燃煤發電污名化」,要求政府提出針對採行潔淨燃煤發電企業予以獎勵。王文淵理事長甚至於此白皮書的序中,提出「燃煤發電空氣污染防制已經很先進,硫氧化物及懸浮微粒都可以做到與天然氣發電相當,而且燃煤的氮氧化物反而會比天然氣發電少」的錯誤論述,無視在深澳環評爭議中,各方均指出燃煤除了傳統空氣污染物排放量仍較新型燃氣電廠為高以外,還有重金屬等有害空氣污染物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等問題。

誤判趨勢錯失升級良機

此白皮書除了立基於前述所列出的錯誤資訊,提出偏誤的政策建議之外,更令筆者咋舌的是,工總雖集結國內名列前茅的製造業,但對國際最新趨勢卻有諸多誤判。

如其批評當前政府非核減煤的政策,「違背國際能源多元化的潮流」,完全無視於蘋果、惠普、富士通等140個國際知名企業都已簽署「邁向再生能源百分百」(RE100)的承諾,設定其企業用電全須來自於再生能源的具體目標年。且諸多簽署此承諾的企業,更進一步要求供應鏈亦須遵循。而工業總會無法掌握其重要客戶的動態,反倒批評提升再生能源占比的政策是違背潮流,更令人憂心國內產業對於國際趨勢的誤判,反倒會錯失升級契機。

另一方面,此白皮書於產業發展一章中極力強調導入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發展智慧製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卻於能源政策一章批評節電與尖峰管理政策等,完全未掌握到國際上強調智慧製造優化製程後,有助於提升能源效率; 而物聯網則是可讓產業更具彈性的進行製程調度,讓其更能夠於用電高峰時調整製程排程,減少用電,參與需量競價。從其白皮書中互斥的論述,即可知當前工總的核心人物無法掌握國際上均強調數位化與能源轉型之間具有高度綜效(synergy)此前瞻方向,此思維難以推動臺灣產業嵌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風潮。

C咖領軍延誤轉型

面對企業龍頭在能源政策上的建議,各大媒體也以極大篇幅報導其建言,各部會均戰戰兢兢仔細回應,但卻未檢視這些企業龍頭本身在此面向的績效。依據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彙整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2017年的調查結果,若從企業排碳資訊揭露的完整、減碳目標設定的積極度、減碳策略等進行評比,臺塑石化、臺灣化纖、臺灣塑膠等企業均是被評為C級。且於CDP亦針對全球最大的22間化學品企業氣候風險因應績效進行評比,評比結果顯示臺灣塑膠為此22家企業中的最後一名。

http://rsprc.ntu.edu.tw/fordownload/10703/0307open-energy.pdf

由此顯見王文淵理事長若不先面對自身企業在因應減碳與能源轉型議題之拙劣表現,省思自身對於此議題的認知是否已悖離全球企業發展趨勢,則其對臺灣能源政策提出的建言方向,導向的恐是「C咖之路」。

推動能源轉型,耗能量占台灣六成的工業部門,是個不可或缺的夥伴。但檢視其近兩年白皮書中的能源建言,卻是讓自己困在於能源後事實之中,據此調整營運策略。圖片來源:Pixabay

推動能源轉型,耗能量占台灣六成的工業部門,是個不可或缺的夥伴。但檢視其近兩年白皮書中的能源建言,卻是讓自己困在於能源後事實之中,未能掌握未來方向,據此調整營運策略。在此建議工業總會應好好仿效德國工業聯盟(Bundesverband der DeutschenIndustrie, BDI)之作法,德國工業聯盟於2018年初發表了名為「德國氣候之路」(Klimapfadefür Deutschland)的旗艦報告,就德國2050年時達到較1990年削減80%與95%兩減量目標提出成本效益分析。其分析結果顯示德國若要達到削減80%的減量目標時,未來35年間需額外投資1.5兆歐元,而達到減量95%的目標時,則需增加2.3兆歐元投資,其分析中指出綜合整理此投資與減量路徑對於能源價格的影響後,對德國的總體經濟不會有負面影響,反可使2050年的GDP增加0.9%。該報告雖有提及電價增加對能源密集產業競爭力的影響,以及各國減碳目標落差導致碳洩漏的疑慮,但其更強調設定藉由推動減碳策略,可有助各部門的產業升級,更是個創造德國成為節能科技出口大國的契機。

面向社會願景的新平台

依據綠色和平四月份所發布的民調,臺灣民眾有61%以上支持政府當前非核、減煤並提升綠能占比的能源轉型政策方向。而工總本身就會員所進行的政策滿意度調查中,對於政府當前轉型政策方向,67%表示尚可,33%表示不滿意。但面對社會的期待,工總白皮書中卻立基錯誤資訊、誤判趨勢之下,卻是持續擁護核電與煤電的必要性,要求政府應檢討此政策方向。

工總強調其扮演產業與政府間的政策溝通平台,甚至發揮產業智庫的功能。然而觀察其白皮書的內容以及發表記者會時的發言,不僅與台灣社會的轉型願景相悖,更未意識到產業在水資源、空氣污染與友善勞動環境應肩負的企業責任,反倒加深各界的對話鴻溝。故在此建議產業代表,除藉此白皮書要求政府檢討政策以外,更應檢討工總當前的運作模式,因應全球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之趨勢,建立真正永續願景的對話平台。

作者是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現任職於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留言評論
趙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