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狗人生(17):陳立夫虎落平陽被犬欺

卜大中
428 人閱讀

人生很奇妙,我對陳立夫、陳果夫兄弟素無好感,尤其是陳立夫,因為看過的很多書上描寫他們輔佐老蔣清黨時,心狠手辣、殺人無數。中共方面固然恨陳家兄弟入骨,在文宣上痛加撻伐;國民黨方面反陳家的派系也對他們沒什麼好話,部分原因是妒忌老蔣對他們的信任(蔣家天下陳家黨),以及他倆權傾天下時對他人利益的傷害。沒想到陳立夫先生過了百歲晚年時,我竟因緣際會認識了他。

張緒心教授由史丹佛大學出版其英文學術著作,由我翻譯成中文本:《孫中山-未完成的革命》(時報出版,1993)。圖片來源:蔡其達提供

有位在加州大學斐士那(Fresno)分校歷史系任教的張緒心教授,台大歷史系畢業,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博士,專攻中國近、現代史,並由史丹佛大學出版其英文學術著作(All Under Heaven –Sun Yat-sen and His Revolutionary Thought,天下為公-孫中山及其革命思想),由我翻譯成中文本:《孫中山-未完成的革命》(時報出版,1993)。

張教授1976年被聘來政大東亞研究所擔任客座教授,我選了他美蘇冷戰的課程,十分精彩,並請他擔任我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從此結下緣分,他出版的英文學術著作就由我來翻譯。

由於張緒心(他自稱「緒元老之心」)蒐集現代史史料非常勤快,黨史會、檔案館有許多國之大老的回憶與資料,就是他經常造訪的地方,陳立夫也是他採訪的對象之一。他與陳立夫對談了上百卷的錄音帶、拍下了並蒐集到近千張陳立夫的照片,計劃出一本英文學術性的陳立夫傳。

陳立夫無論在自傳《成敗之鑑》,或被採訪時,經常說一件事:國府遷台後,他想不通為什麼此時老蔣給了他一筆錢叫他去美國,形同放逐。圖片來源:蔡其達提供

由於必須與陳立夫對談、校對、為照片寫說明,我時常要陪張教授去陳立夫先生住在天母的家討論寫書的計畫,因此認識了陳老先生。那時,陳快要寫完他自己的回憶錄《成敗之鑑》,與張緒心教授所寫的英文版陳立夫回憶錄,有許多地方不同,令我敬佩的是陳立夫對張版回憶錄裡對他的質疑與異議從未干涉;而張在採訪對談上也沒有「為長者諱」,對陳不利的事實也照寫不誤,雙方都坦率誠實,使這本書的價值含金量相當高。

譬如,陳立夫無論在自傳中,或被採訪時,經常說一件事:國府遷台後,在台灣另起爐灶,正是用人之際,他想不通為什麼此時老蔣給了他一筆錢叫他去美國,形同放逐。他在美國養雞度日,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張緒心在英文版的《撥雲霧而見青天:陳立夫回憶錄》(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出版)中,清楚寫出根據當時馬歇爾(先後出任美國國防部長與國務卿)明確的態度是蔣介石必須趕走陳立夫,作為美國援助台灣的條件。老蔣那時需要美援,只好放逐陳去美國養雞。陳並不知道。馬歇爾逐陳的原因是陳是死硬的國民黨民族主義者,國民黨在大陸時,陳很多地方拒絕與美合作,是美國的頭痛人物。

陳立夫102歲那年,有一天張教授帶我去陳立夫家討論照片,時近中午,陳留我們在他家午餐。這時出現一位20歲左右的小護士(不是319槍擊案裡陳文茜所說的小護士)。原來國民黨為了照顧元老,特別請榮總就近派護士輪班來餵食。由於陳立夫已無牙,吞嚥困難緩慢,小護士給陳穿上圍兜後,一面餵食一面擦順著嘴流下來的湯汁,小護士最後失去耐性,用力把湯匙塞進陳的嘴巴,並以嫌棄的聲音叫陳快吃,十分沒禮貌。

當時我想,這小丫頭要是知道這位老先生殺人無數,不知還敢不敢態度若此。真應了俗語說的:虎落平陽被犬欺、龍游淺水遭蝦戲、脫毛鳳凰不如雞。

隔年,2001年,陳立夫先生逝世。享年103歲。

附帶說一件事。據陳立夫的兒媳婦林穎曾女士親口對我說,她先生陳澤寵僑居美國多年,2005年7月底陳澤寵首次攜家人至大陸考察與旅遊。8月初,陳澤寵突感身體不適,至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做健康檢查,發現肝臟內有一顆4至5公分腫瘤,陳澤寵同意手術切除。9月7日下午1時30分開始手術,至晚上10時結束。9月11日陳澤寵在加護病房甦醒,但一直作勢拍肚子,神情痛苦。9月16日陳澤寵急性肝衰竭,晚間轉往北京武警總醫院準備接受肝臟移植。9月17日凌晨12時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手術時間約7小時。9月19日下午3時多陳澤寵於加護病房中甦醒,但狀況不佳。9月21日上午7時多竟然病逝於北京武警總醫院。

陳澤寵的太太林穎曾告訴我,她一再求見醫院院長問明原委,但院長拒不見她,於是她準備好資料包括她老公的病例影本,準備到法院控告武警總院,這時院長才出現。起先院長很溫和、客氣地為院方辯護,宣稱院方整件事都沒有錯誤,但林穎曾仍然堅持要告,最後院長翻臉,說(大意):「陳太太,你知道你要告誰嗎?你告武警醫院就是告共產黨,在中國沒有人告得贏共產黨。妳不信就去告!」。結局誰都知道──「沒有人告得贏共產黨」。

作者年齡:電競元年之史前玄武紀

經歷:媒體工作三十五戴

留言評論
卜大中
Latest posts by 卜大中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