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獨」一點都不簡單

245 人閱讀

台灣價值仰賴於各個族群之間的碰撞、抗衡、合作以及政治與道德在公共哲學上的競合。然而,年輕族群經常被社會幼體化,被認為經驗和立場不夠堅定到可以形成政治自覺,再加上社會不願意脈絡性的了解新世代的年輕人在想什麼,於是誕生了「天然獨」。

「天然獨」這個詞反映出整個社會的隱憂,一份對於台灣主流價值定位的擔心:上一代不再能如法炮製父執輩的教育,年輕世代思想越來越不易被傳統控制,昔日的輝煌即將式微。圖片來源:朱震

自從天然獨的概念被提出來後,越來越常被應用在分析以及討論上,唯各方解釋不一,顯得概念不甚清晰,立場的差異也使得討論無法更加深入。

綜合各方對天然獨的理解,我認為有兩個主要的層面:

其一,自我認同的普遍性。民眾(尤其年輕族群)對於自我及他人表達「我是台灣人」感到理所當然,且往往含有相對自主性的價值審核意味,言下之意這同時是個符合政治正確的表態。

其二,隨著時間,生活的樣態與上一輩及上上一輩漸行漸遠,不論是全球的環境或是教育的模式已今非昔比。因此相較於國立編譯館、一綱一本時期,年輕世代對於自身文化的理解上不再那麼「統」,進而使得那個時代的人們相對地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更「獨」了。

天然獨乍聽之下帶著些許的期望,可惜這個詞經常被濫用於不願意思考或不願意承認時的搪塞,亦或是在政治操作上被簡單歸類為台獨票,使得某些政治人物認為自己只要高喊台獨便能夠順利開拓這塊票源。

筆者不認同這個詞彙大部分的應用以及其描繪現實的方式。天然,好似一種自然的環境趨力,一種你被出生於這個世代便會有的意識形態趨勢,進而被許多支持者稱為最好的世代。但細究實際上的落差,越是理所當然認為新世代在現存環境下會自動自發熱愛腳下的土地,越是容易忽略資訊傳遞的變遷如何影響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根據《華爾街日報》,YouTube用戶每天觀看影片的時間已突破10億小時,手機上網收看影片勢在必行,各式各樣來自於中國的連續劇、偶像團體、bilibili影響力越來越大,同時,中國正在執行一連串的中台經濟文化合作目標,再加上中國部分重點大學保障臺灣學生名額,門檻與學費遠低於當地學生。

在十四至二十四歲的年齡階級,可能每天關心的是最喜愛的頻道主今天有沒有上傳「視頻」,可能是要如何用學測成績申請中國的獎學金,可能是考慮在中國考取證照並執業。

媒體影響力與日俱增的現在,我們怎麼能認定一個人生長在這個島便會與土地有感情?人與土地的互動在升學制度的限制以及惡劣的勞工環境下,還剩下幾分?

另一個層面,天然獨的對立面是「天然統」,這又是一個罔顧立場光譜的非藍即綠說法。

我們試著增加不同的認同向度與強度,對中華民國的認同,天然(中華民國)獨或統、對維持現狀的認同…,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差別、台灣在國際的主權狀態,這幾個常見的迷思,同時也是歷史課綱應解釋卻未盡的義務,天然(台灣)獨又能爭取幾分支持?

長期以來,台灣的政治論述停留在統獨,從未以本土派的立場與政策作為主要辯駁;經濟也停留在繁榮(GDP是否持續穩定增長)與公平(所得重新分配是否妥當)等右派論述,並未發展至什麼樣的經濟體可以避免諸多弊端,適合長遠的發展與民眾自理。那麼當然,就算新的詞彙被發明,主流討論的導向依舊是顯而易見的。

「天然獨」的討論雖看似無助於社會討論的前進,卻並非無用。這個詞反映出整個社會的隱憂,一份對於台灣主流價值定位的擔心:上一代不再能如法炮製父執輩的教育,年輕世代思想越來越不易被傳統控制,昔日的輝煌即將式微。如果能夠把握這個思想複製的斷層,進行跨年齡跨階層的台灣價值討論,無非是台灣民主一大前進。

認同需要依賴不同的座標以及不斷的確認才得以維持,不該局限於統獨的向度,也不該仰賴「天然」這個不消耗能量的過去完成式的詞彙去作為形塑國族認同的唯一考量,唯有不斷與文化土地互動,才能真正找到歸屬。

現況,國家未制定政策帶動同婚議題、為了經濟發展下被選擇犧牲的勞工權益、選舉前重新執行死刑,政府頻頻失信。身為公民,不能被動的以國家訂定的公共善作為信條,更不能仰賴他者認定的天然獨便消極的坐享其成,認為台灣的主權將會自動從天而降。我們應持續尋找屬於自己的台灣價值,在政治參與的每一個時刻身體力行,匯集細流,推動這塊土地的民主進程。

作者為反課綱總召、現任政治大學學生會長,希望未來可以成為跨越時空的臺北文青男孩。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