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龐德?白人龐德?──英美影視圈的「色盲選角」思考

陳立寧
278 人閱讀

「名字是龐德,詹姆士龐德。」從Sean Connery、Roger Moore、Pierce Brosnan、到現在的Daniel Craig,每位演員都以自己的方式詮釋此一金句。隨著Daniel Craig即將「卸任」,「誰會是新任007?」成了熱門話題。當中,飾演英國影集《Luther》中的同名硬漢警探而聞名的Idris Elba的提名,更引起騷動。為什麼?因為身為黑人演員的他,象徵著一股「異議」:歷任007演員,無論國籍,皆為白人。「我們」能接受一個黑人,來飾演這個經典角色嗎?此一想法,其實緊扣著對西方主流影視中族群多元性的質疑。綜觀各系列電影,儘管有漫威的《黑豹》試圖重塑非洲的形象,但自《復仇者聯盟》到DC的《正義聯盟》、從《哈利波特》到《魔戒》、或《星際大戰》到《星際奇航》,威能主角一字排開,仍是不意外地「白」。儘管2014年有講述美國黑奴歷史的《自由之心》橫掃各大影展,但#OscarSoWhite仍不斷「捲土重來」。

誰會是下一任龐德的主角?當Idris Elba被提名後,引起騷動。為什麼?因為身為黑人演員的他,象徵著一股「異議」:歷任007演員,無論國籍,皆為白人。圖說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歐美表演產業中,主角過「白」的狀況屢見不鮮,而這不只影射了多種族社會中就業不平等的狀況,也間接反映了偏頗的話語權:即,誰「能」說故事與說「誰」的故事。面對提高族群與性別多樣性的呼聲,以公眾福祉為宗旨的英國公共電視頻道如BBC、ITV、Channel 4等,陸續採用「鑽石計畫」(Project Diamond),希望能加強不同族群在幕前與幕後的參與程度,以期製作內容能真實描繪當代英國社會之情形。換言之,影視多樣性不只有提高性別、族群、身障等弱勢群體之螢幕曝光的消極意義,更意味加強前述群體參與在節目決策與編製過程的積極面向,以確保節目之敘事方式或故事性能更加貼近觀眾的生活經驗。

對於「誰能說故事」,英美劇場界則有更激進的反思:即「色盲選角」(color-blind casting)的推動。「色盲選角」是一種「非傳統選角」(non-traditional casting),強調當族群、膚色、或性別等特徵對劇中主角塑造並非必要條件時,試鏡者的前述特質應不被納入選角考量。此舉旨在鼓勵製作團隊跳脫傳統選角思維,著眼於試鏡者的演技,也能反制西方影視產業長期以來慣於「洗白」(whitewashing)角色的作法。後者是指讓白人演出應由非白人演員擔當的角色,如《飛躍情海》中Emma Stone(試圖)扮演亞裔美國人、或Jake Gyllenhaal扮演中東「波斯王子」等;或要求白人演員以化妝方式改變膚色演出,像Micky Rooney在《第凡內早餐》裡誇張的日本人扮相、或Lawrence Olivier塗黑臉演出「奧賽羅」等。這種作為,不只降低了少數族裔的螢幕代表性(on-screen representation),也扭曲敘事角度,排擠弱勢群體述說自身故事的機會。

面對「白色霸權」,英美劇場界近年來頻頻推出彰顯了非傳統選角的劇作,某種程度上,進行了「誰能說故事」的社會實驗。例如,J.K. Rowling、Jake Throne、與John Tiffany共同創作的《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舞台劇,便選擇讓黑人演員Noma Dumezweni演出妙麗。同時,由拉美移民第二代Lin-Manuel Miranda創作、講述美國建國故事的《漢彌爾頓》(Hamilton)音樂劇,有超過一半的主要角色(白人歷史人物)皆由非白人領銜;當中Schuyler三姊妹更以非裔與亞裔演員搭配演出,成為該劇的特色。導演Thomas Kail對此表示「我們(指他與Miranda)對自身行事有高度自覺。這(多元族群卡司)不(只)是色盲選角,這是必要的。」他的態度,點出非傳統選角的深層意義,也將色盲選角提升為「膚色自覺」(color-conscious)選角:即基於種族或性別等因素的歧視,是優勢者對弱勢者長期且系統性的壓迫,而將前述因素排除在選角考量之外,忽視了影視娛樂產業中的傲慢與偏見乃為歷史產物,並將不同群體放在不對等的地位上去競爭。

正如Asian American Performers Action Coalition蒐集的資料顯示,從2008年到2015年間百老匯劇場中白人演員的比例,約為其他族裔的7到20倍不等。膚色自覺的選角,借用《美國劇場》(American Theatre)雜誌副編輯Diep Tran的話,「給予以往因膚色因素、而被排除於特定角色之外的演員一個機會。這不是搶走白人演員的工作機會,畢竟整個美國都已經對他們開放了。」一部戲劇創作能成為經典,通常是因為其所刻劃的人生百態引發共鳴,那飾演者的膚色究竟有什麼樣的「貢獻」,或反映了何種限制?或許值得跟著主角一起喜怒哀樂的觀眾們去思索。

作者為社會科學研究者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