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典故何其多,烤肉緣底事?

許又方
227 人閱讀

中秋節源自中國,一般人應無疑議,至於它肇始於何時,則不免眾說紛紜。有人說唐朝即然,五代時的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就提到「中秋夕,上(玄宗)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云云;一說宋朝人已有「爭占酒樓玩月」的風習(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不過,這些記載僅僅提到欣賞月亮,並未明確說出「中秋節」這個具體的名號。

檢閱正史,「仲秋」一名在《禮記》中已有,唯當時並沒有賞月或吃月餅之類的事,而是教人「養衰老」、「修囷倉」、「種麥子」等養生或勞動之事,不然就是提醒官民「循行犠牲」,準備祭祀一番,兩漢以下大多類此。即使傳說宋代人很重視中秋夜,但也只是童男童女盛裝打扮去拜月亮,男的祈求未來當大官,而女的則希望長大貌如嫦娥,婚姻如月般圓滿(金盈之《新編醉翁談錄》)。一直要到清代,「中秋節」才正式被官方列為節日,並且明令「放假一天」(《清史稿》)。

推測中秋節之所以點染哀愁,可能與過去文學家看待秋天與月亮的態度有關。從《詩經》開始,月亮就與思念的情緒糾纏綢繆。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實則若從神話或文學的角度看,中秋這個節日自傳說伊始,似乎就已沾染了點點哀愁。最有名的自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戰國時期的《歸藏》最早提到嫦娥拿了西王母的不死藥,結果一飛沖天,變成了「月精」。也有人說嫦娥奔月後變成了「蟾蜍」,並且被罰去日復一日地搗藥(張衡《靈憲》,後來衍成是白兔在搗藥);又有人說嫦娥到了月球後,「悵然有喪」(劉安《淮南子》),心情並不美麗。於是後代詩人踵事增華,紛紛把這位相傳是后羿之妻的女人寫得悔恨孤寂,李白質問:「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至於羅隱與李商隱則一致認為她很不快樂,前者說:「嫦娥老大應惆悵,倚泣蒼蒼桂一輪」,後者則斬釘截鐵道:「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至於另一個與中秋節有關的傳說:「吳剛伐桂」,就更夠讓人長噓短嘆了。唐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西河人吳剛因「學仙有過」,被處罰在月中伐一株高五百丈的桂樹,但「樹創隨合」,怎麼砍都不會倒,倒與西方神話中不斷來回推著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遭遇相當,也和那兩隻天天搗藥的兔子命運彷彿。姑先不談卡謬(Albert Camus)在其中看到什麼超越荒謬的哲理,至少就情境來說,這種日復一日、徒勞無功的行為,實在無法令人感到開心。

那麼月餅呢?雖然明代時它已是民間中秋餽贈之禮,名叫「團圓餅」(田汝成《西湖游覽記》),到清代更是「到處皆有」(《燕京歲時記》),盛況非凡;唯傳說它是元末朱元璋起事時,義軍之間用來傳遞軍情的媒介。既然與戰爭有關,當然不免染上緊張焦慮的氣氛。

推測中秋節之所以點染哀愁,可能與過去文學家看待秋天與月亮的態度有關。從《詩經》開始,月亮就與思念的情緒糾纏綢繆。《陳風.月出》即言:「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美麗的月亮讓詩人想起佳人姣好的容顏,卻也因此撩動他相思的憂愁。至此以後,中國的詩人只要看到月亮,不是想到故鄉,就是思及某人,或者感慨歲月悠悠,古今彷若一瞬。李白的〈靜夜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及蘇東坡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是最好的例證。

那麼秋天呢?宋玉是第一個把秋天寫得要死要活的詩人,從他的「悲哉!秋之為氣也」開始,漢語詩人只要寫到秋天,總是長噓短嘆的多。賈島的〈感秋詩〉一語道破:「昔人多秋感,今人何異昔。四序馳百年,玄髮坐成白。」不管古人今人,彷彿每個人一想到秋天,黑髮也會變白頭。這種見秋即憂的心緒,歷代詩詞中實在不勝枚舉,此處也就毋須贅言。這麼看來,漢字把「秋」字寫在「心」上成為「愁」,著實反映了千年以來的民族心緒。

「月到中秋分外明」,既然如此,到了中秋也應更令人發愁才是。或許正為了解愁,所以民間才陸續發明各種應景過節的玩意吧?《紅樓夢》裡的一干仕女們是準備以詩會友;一般民眾若無詩才,那麼就吃月餅、嗑柚子;至於凡事都必得喧嘩嚷嚷的咱們台灣人,不知是否因迫於國內政黨惡鬥及對岸蠻橫欺凌,以致愁緒溢腦,每到仲秋必得大開殺戒,將一干蟲魚鳥獸全烤了來吃,才足以紓鬱解憂?只是,個人的憂愁可能解了,但搞得到處烏煙瘴氣、垃圾成堆,卻造成公眾環境的哀怨,甚至傳到月宮裡,薰得嫦娥娘娘更不開心,這樣的解憂方式實在令人搖頭不已矣!

作者為東華大學教授

留言評論
許又方
Latest posts by 許又方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