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暖化之父的知名大氣科學家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en)近期來臺參與唐獎頒獎典禮,並與臺灣各界分享其如何藉由厚實研究揭示暖化警訊、實地於第一線上參與反對油管開發的抗爭行動。他亦提出應推動全球碳稅,方可有效建構低碳經濟。然而最受臺灣傳媒關注乃是他對核能的態度。
被譽為暖化之父的知名大氣科學家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en)近期來臺參與唐獎頒獎典禮。臺灣傳媒關注其對核能的態度。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長期關注能源與氣候議題的朋友對於漢森倡議的「以核減碳」的立論應不陌生,其自2013年起,即與具有同樣觀點的氣候變遷相關學者撰寫公開信倡議以核減碳論,參與「潘朵拉的承諾」( Pandora’s Promise )此一倡議核電發展的紀錄片之攝製。並於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前夕,於《衛報》發表「核能是解決氣候問題唯一可行的道路」的公開信,提出每年增加54~115個反應爐以達到電力系統去碳化的情境。
但細部檢視漢森所提出的「以核減碳」觀點,實則有「忽略核電負面衝擊」、「高估核電發展潛力」與「悖離國際減碳路徑」等三大缺失。忽略核電負面衝擊
漢森的以核減碳論述中,有一論點為「核電已拯救了上百萬人生命」,此立論基礎乃是來自其2013年於《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所發表的論文,該論文中旨在分析以核能替代燃煤時,對於削減空氣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之助益。然該論文發表之後, Benjamin Sovacool 、 Mark Z. Jacobson 、 Mark Diesendorf 等能源領域知名學者聯名撰文反駁其論點,其指出漢森的論點中,忽略了核能的生命週期排放以及減碳機會成本的概念。
若納入上述因素,則每單位成本的再生能源所帶來的減碳與削減空污的效果,均遠高於核電。且漢森論述核災意外所導致健康影響時,採用的乃是最低估車諾比事件的研究報告,指出僅有43人可歸因車諾比核災。 Sovacool 等人表示,依據其他估算,因此核災意外所導致的致死人數可達27,000人以上。漢森此引用資料的偏誤,將導致其評估結果大幅高估核電的效益。
而面對核廢議題,漢森曾於文章中直指「核廢不是廢棄物,其是第四代反應爐的燃料!」( Nuclear “waste”: it is not waste, it is fuel for 4th generation reactors! ),藉由第四代核電技術的發展,即可處理核廢。但柏克萊大學核工系教授 Per Peterson 指出,即使採用整合性快速反應爐此類第四代反應爐技術,其仍遺留下被超鈾元素污染的物料,仍無法避免興建深層地質核廢料儲存場的需求。美國知名核安監督團體憂思科學家聯盟( UCS )的資深核能專家Ed Lyman亦指陳,以高溫處理( Pyroprocessing )這種核廢料再處理技術為例,依據美國能源部20年來的研究成果,該技術進展有限,處理成本大增,而且反而會增加核廢料處置的難度。
不切實際核電發展潛力
漢森的論點中,強調再生能源的成長速度,不足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故須仰賴核電。但此論點與目前全球核電發展現況有極大的落差。
依據2018年《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 2018)的統計,目前核能於全球發電量的占比從1996年最高峰的17.5%,一路下滑至10.3%。若就趨勢分析,2017年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量成長幅度分達17%與35%,遠高於核電的1%。目前31個使用核能的國家中,已經有巴西、中國、德國、墨西哥、西班牙等9個國家,其不含大型水力的再生能源發電量高過核能發電量。而目前全球太陽能與風力合計發電量仍較核能低了40%,但自《京都議定書》簽署的1997年起算,這20年間,太陽能與風力合計增加的發電量是核電所增加發電量的7倍。
而從發電成本趨勢分析,依據知名 Lazard 顧問公司分析,核電的均化發電成本是北美主要發電技術中維持上揚的,其相較於2009年增加了20%,在此同時,大型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的成本則分別削減86%與67%,自2013年起,核電發電成本既已高於大型太陽能板。
且依據國際原子能總署最新預測,在目前市場趨勢、技術條件與政策之下,2050年時全球核電裝置容量將較今日減少10%,於發電量占比將由10.3%降至5.6%。而在最樂觀與積極發展核電的情境下,2050年時全球核電裝置容量可較今日增加90%,但發電量占比僅會較今日微幅增加至11.7%。若以此預測為基礎,比較漢森所提出每年增加54~115核能機組以達去碳化的倡議(相當於每年成長幅度達到13%~25%),則可見其對於核電發展過度樂觀。
減碳非核不可?
針對全球減碳路徑的討論,最權威的乃是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的定期出版的評估報告。而第五次評估報告中,IPCC指出若欲達成減碳目標,2050年時,電力結構中的低碳能源(再生能源、核能、裝設有碳補集封存的火力電廠)的占比須由現在的30%,增加至80%,而2100年時,傳統火力發電廠須完全淘汰。但這絕非意味著核電為減碳的必要選項。
過往IPCC的報告中,論及核電時,均指出其相較於傳統化石能源,核電是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的基載電力選項,但安全、武器擴散及核廢料,依然是以核減碳的限制因素。而於2014年的第五次評估報告中,更直指核電於全球發電量占比,自1993年起就逐年下降。亦明文闡述提升核電占比雖可削減碳排放量,全球亦將因此承擔核電廠運轉的核災風險、鈾礦開採風險、財務與管制的風險、無解的核廢料管理、核武擴散疑慮等風險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此報告中進一步分析,全球若不新增核電興建計畫,仍可藉由其他能源效率提昇以及再生能源發展等措施達到減碳目標,報告更直言「將核電排除在減碳選項以外僅會導致減碳成本的些微增加」(….excluding nuclear power from the available portfolio of technologies would result in only a slight increase in mitigation costs),增加的減量成本約為7%,由此可知顯見兼顧非核家園與低碳社會是可行的。
漢森此行與核電倡議團題會面時,提供了台灣過去三十年能源結構的變化給其參考。圖片來源:以核養綠-缺電公民自救會臉書
真正的氣候行動者
漢森此行與核電倡議團題會面時,提供了台灣過去三十年能源結構的變化給其參考。但從完整能源轉型的角度思考,該圖只能解釋過往臺灣以戰略與成本導向的能源政策思考,方導致今日臺灣承受化石燃料與核能的龐大外部成本。
而今日站上第一線反對石化業擴張、燃煤電廠設施、不當天然氣接收站選址、倡議能源稅、電動車監督政策的行動者,乃是長期一起走在反核遊行中的環境運動團體們,而非強調「化石燃料不但不是人類之敵,反而是窮人的希望」的核電倡議者。且若比較目前核電倡議者所提出的「綠能10 %、核能20%、天然氣30%、燃煤40%」的電力結構主張,電力系統的排碳量會比現行能源轉型政策還高出15%。故關注臺灣氣候變遷議題的朋友,應詳加檢視何者能源政策方向,方可有助臺灣建構低碳社會。
作者是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現任職於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 正視熱浪的警訊:面對「氣候變遷驅動」與「高溫不平等」 - 2022 年 7 月 26 日
- 加速能源轉型,打造2032安全臺灣 - 2022 年 3 月 4 日
- 莫讓中火撤照延遲臺灣能源轉型進程 - 2019 年 12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