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的幾個現象

林子堯
128 人閱讀

近二周以來,隨著國民黨陣營自行公布民調險勝,幾家媒體做出高雄市長選舉民調趨緊的數字。隨後,各路媒體紛紛出了社論,來探討高雄市長選舉的狀況,乍看是分析,實則老調重彈一些高雄的發展狀況,並與事實有些出入。至於實情為何,筆者就一位在高雄人的眼光提出一點淺見。

韓國瑜作為高雄市長的國民黨提名人,在高雄在地原先知名度是相當低的,畢竟他這幾年代表作是在北農總經理任內大戰民進黨,以及參選國民黨主席選舉,那他為何能在近來獲得關注?個人認為原因有二:一,他跟柯文哲市長關係良好,護柯有功,深得柯粉喜愛;二,他對高雄的觀察,符合台北媒體圈的胃口。

這次地方選舉,很明顯看得到台北市長選舉是全國矚目焦點,效果自然會外溢至其他縣市。因此,有不少柯文哲支持者移情作用,轉而支持韓國瑜,甚至動搖了不少年輕族群:過去從未有、或經驗甚少的投票族群。或許還是會有人困惑,台北關高雄什麼事?但從過去選舉經驗看來,例如謝長廷、陳菊市長,都是台北聲量極高的政治人物,挾帶光環來到高雄參選,其政治魅力的確很能獲得選民認同。但就目前歷屆選舉過程中,我們甚少看到,高雄光環可外溢至台北。

再來就是韓國瑜的觀點,他是一位台北出身的政治人物,對高雄相當陌生,即便有雲林經驗,但對高雄仍舊白紙一張。所以他會不斷談一些,我們常在報章媒體上看到對高雄的敘述:人口外移、高雄港排名退步、經濟、財政問題等。再搭配一些聳動的政見,例如愛河蓋愛情摩天輪、旗津或小港機場弄賭場等,看似是政見,台北觀點也會覺得好有創意。但為何會覺得有創意呢?因為大家根本對愛河不熟,也不知道旗津在哪,若換個台北人聽得懂的譬喻,例如松山機場改賭場開發區,淡水河可以考慮改愛情產業特區,若哪一個台北市長候選人敢提這樣的政見,有哪家媒體敢說這是「創見」嗎?

韓國瑜是一位台北出身的政治人物,對高雄相當陌生,即便有雲林經驗,但對高雄仍舊白紙一張。所以他會不斷談一些,我們常在報章媒體上看到對高雄的敘述。圖片來源:Youtube華視新聞

說穿了,還是大家對於高雄的陌生,大家也不清楚,高雄人這一路經歷的是甚麼道路。高雄市長期雖居台灣第二個升格直轄市,但有名無實,30年來無法與首都相提並論。對高雄人而言,若能有建設,被迫自籌經費,又何妨?水都不能喝了,還談高雄港?數十年來污染性大的產業都在高雄,稅收又多在台北,高雄財政長期要怎麼好?捷運講了快20年也不見蹤影,大眾運輸建設一直都是海市蜃樓。所以在民進黨執政下20年,高雄市的脫胎換骨,絕對是高雄人有目共睹。大家更別忘了高雄的大專院校數量,根本不及台北的一半,年輕人大多得到外縣市求學,也是不得不然,這是國家整體國土規劃的課題,又怎能以地方選舉來論。

另一方面,在民調上,好多人以為韓國瑜追近是奇蹟,然而實際上,高雄本來就沒有大家想像的綠。從歷次市長選舉,民進黨在1998年才獲得勝選,過去省轄市長選舉或是直轄市長選舉,國民黨執政43年,只有輸過一次。1994年市長選舉,國民黨候選人吳敦義甚至以大贏10多萬票的比例勝出,直到1998年才小輸4000多票,2002年謝長廷才以勝出2萬票獲連任。

但2006年面臨紅衫軍風潮,陳菊選得相當辛苦,2006年遠見的民調報導:「目前(7月)得票情形的預測值則為:黃俊英56.2%、陳菊37.7%,有51.3%高市選民贊成下屆市長換黨做。」然而,最後選舉結果,陳菊險勝0.14%。但在2008年總統大選,高雄市也由國民黨勝出2萬多票。

唯獨高雄縣是黨外長期的大本營,自1951年民選來,國民黨就輸過二次,並在1985年之後再也沒有贏過。從發展軌跡來看,是高雄縣對黨外及民進黨較為友善,加上原高雄市區藍綠五五波的盤勢,形成升格後的高雄市。所以現今韓國瑜若能選出緊張的氣勢,其實也沒有太離譜,高雄的態勢本非大家所想的綠,正常情形下,國民黨就該有一定基礎。

國民黨執政時期,高雄捷運講了快20年也不見蹤影,大眾運輸建設一直都是海市蜃樓。所以在民進黨執政下20年,高雄市的脫胎換骨,絕對是高雄人有目共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但或許我們該問的還是,如果高雄對國民黨並非鐵板一塊的選區,為何要找一個台北人來參選?國民黨到底自1998年輸掉高雄市之後,是怎麼對待這塊土地,用什麼樣的視角來看高雄的轉變?又為什麼到2014年國民黨才首度失去議會,民意明明長期穩固,卻連在地從政黨員都無人願戰?那高雄市民不願給國民黨執政究竟何冤之有?

總體而言,高雄市長如今炒作的成分居多,民調的不表態率偏高,但長期觀察下來,民調對於南部選民的投票行為仍有一定的偏誤,值此之際論斷勝負,仍言之尚早。台灣是民主國家,選舉本就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也沒有穩贏的戰爭,鞭策任一個政黨須謹慎謙卑的面對民意,也是定期選舉背後,最重要的價值。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生,高雄市民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