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島聯盟集結海內外獨派,以「獨立公投,正名入聯」為目標,推動2019年臺灣獨立公投,成立大會上幾乎囊括所有獨派檯面上的人物。對獨派而言,這是長年追求的目標,為此訴求背書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在兩岸與台美關係上步步為營的蔡英文政府,面對此訴求卻異常尷尬,既被視為追求台灣獨立的政黨,自然沒有立場反對,但審視國際環境與執政責任,又不能完全配合演出。而綠營民眾的分裂則來自對綠色執政的保護,認為國民黨死而不僵,隨時可能復活,而喜樂島的批判往往對執政黨自傷七分,對統派的撻伐卻只著三分力。
1020由喜樂島聯盟發起的「全民公投反併吞」大遊行,匯聚了綠營獨派不少群眾與會。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事實也是如此,喜樂島對蔡政府的敵意一直沒有釐清,早已超越恨鐵不成鋼的底線,極盡醜化蔡英文之能事,有時更勝於統派,總召集人民視董事長郭倍宏毫不留餘地要求民進黨修《公投法》,否則將之視為敵人,最後更在節目訪問中高調宣稱「會想辦法讓民進黨,絕對下一屆無法當執政黨」。這樣的緊張關係在綠營支持者內部一直存在,民進黨決議禁止從政黨員參加喜樂島的「全民公投反併吞」遊行似乎是人之常情,但一方面又在高雄自行舉辦「反併吞護台灣」,反而有點多此一舉,被喜樂島的支持者譏為山寨板。
以蔡英文總統的性格,未必會為了獨派的冷言冷語就採取行動。比較值得憂慮的是一個月後的選舉,雖是地方選舉,顯然仍是國際觀察台灣統獨消長的指標,選舉的主軸可以賦予統獨的意涵,但不該本末倒置,上綱到獨派的路線之爭,在獨派之內互相抵銷。除此之外,執政黨對公投負有執行的義務,因此對公投的想像與發動要有更全面的考量。若仔細推敲台北高雄兩地活動的訴求差異,民進黨與喜樂島的不同點非常明顯,並無以山寨版魚目混珠的企圖。
兩者都反併吞,因此最大的差異不在對台灣前途的終極想像,而在於達到台灣獨立的手段兩者沒有交集。喜樂島認為不降低門檻、開放題目,方便人民以公投決定台灣前途,就是放棄獨立,與人民為敵;民進黨則放棄以公投做為武器。次外,喜樂島也認為台美形勢一片大好,台灣有求必應;民進黨則認為自我節制,是美國釋出更多空間的前提。
民進黨的做法是在維護中華民國體制,還是控制風險?其實這是可以理性辯論的議題,大可不必因看法不同就惡言相向。就筆者個人認為,公投很少成為民族國家獨立的關鍵因素,其實可以說沒有(見《獨立的戰場不在公投》及其參考資料),但常常成為強權遂行其意志的背書,有好事也有壞事。例如,克里米亞公投,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公投結果會併入俄羅斯,普丁會讓克里米亞公投嗎?他怎麼不讓烏克蘭或車臣公投?又如菲律賓獨立公投,如果當時美國不打算放棄菲律賓,豈會答應菲律賓舉行獨立公投。能夠客觀保持中立,保證以公投結果讓渡主權的,只可能發生在高度民主的國家,如英國之於蘇格蘭,加拿大之於魁北克,美國之於波多黎各,百年來屈指可數。而中國之於台灣,有這種大量嗎?
那國際呢?簡單講,無論宣布獨立的正當性有多高,一旦逆勢而為,翻臉不認人才是國際唯一的現實。去年九月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的獨立公投就是一個新鮮的例子。庫德族在文明發源地兩河流域的草原上奔馳了幾千年,奧圖曼帝國瓦解後被列強瓜分併入四個伊斯蘭教國家。二戰後超越部落利益的國族主義已形成,分別在四個國家內利用彼此的矛盾求生。伊拉克境內的庫德族在70年代放棄蘇聯指導的左獨路線,轉向美國。這個獨立運動的轉向至今證明是正確的,武裝民兵透過與以色列的軍情合作,逐漸取得西方的信任,並建立起日後合作的基礎。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之後,美國協助伊拉克庫德族建立自治區政府(Kurdish Regional Government, KRG),並畫下無飛航區,防止海珊甚至來自鄰國的轟炸,替KRG張開了保護傘。KRG有自己的軍隊、政府、國旗、國防、稅收,形成一實質獨立的國家。
海珊倒台後,KRG維持運作,並在美國的主導下進入巴格達的政治,約定由KRG推舉一人擔任伊拉克總統,屬榮譽職,總理與其他要員仍以什葉派或遜尼派為主。這樣的安排當然是族群考量,安撫庫德族的分離情緒。庫德族當然不安於這種安排,完全獨立的庫德斯坦才是最終目標,但比起海珊時代的艱困,倒也暫時相安無事,享受前所未有的和平、民主與經濟發展。KRG是美軍在伊拉克的重要助力,小布希親自邀請自治區總統巴爾扎尼(Massoud Barzani)至白宮,共同開記者會,規格不是台灣總統所能想像的。在美國的重視下,KRG的國際地位迅速竄起。
然而好景不常,伊斯蘭國在2013年如瘟疫般蔓延開來,從內戰中的敘利亞迅速感染到伊拉克。腐敗的伊拉克軍隊兵敗如山倒,但也意外給與予庫德族更大的舞台,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庫德族軍隊成為抵抗伊斯蘭國的主力。2014年入夏後,北伊拉克與敘利亞境內的戰事讓 Peshmerga (庫德語「面對死亡之人」,是對軍人的稱呼)聲名大噪。原本伊斯蘭國勢如破竹,攻陷北邊大城摩蘇爾(Mosul),震驚全世界,但輕鬆拿下摩蘇爾的伊斯蘭國不敢正面攻擊庫德族自治區,於是轉南直逼石油大城吉爾庫克(Kirkuk)。伊拉克正規軍還沒聽到槍聲就棄械落跑,情勢緊急,一旦吉爾庫克失守,巴格達也將不保。
對抗伊斯蘭的戰役中,庫德族女戰士的英勇,讓世人刮目相看。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正當西方在做最壞的準備時,KRG及時出兵保住陷入混亂的吉爾庫克,也逆轉了對伊斯蘭國的戰局。十月在敘利亞北部的科巴尼(Kobani)守衛戰更是驚天地、泣鬼神。庫德族戰士的英勇表現贏得全世界的尊敬,也開始聽到庫德族追求獨立的強烈願望,這是有史以來國際對庫德族建國最同情與支持的時刻。吉爾庫克被視為庫德族的聖地,猶如猶太人的耶路撒冷。戰事穩下來後在美國的授意下,KRG繼續控制吉爾庫克,美國也有長久讓吉爾庫克併入自治區的打算。當自治區總統巴爾扎尼抵達吉爾庫克,站在插滿國旗的高地上,志得意滿,宣稱這是庫德族人千年的夢想。
然而國際情勢一片大好反而讓KRG的政治人物誤判,採取冒進的手段。巴爾扎尼宣布在2017九月舉行獨立公投。此一宣布立刻引來周邊國家的騷動,美國也極力反對,主動提出交換條件。如果巴爾扎尼願意取消公投,美國將促成聯合國介入自治區前途的討論。照說聯合國介入是庫德族自二戰後求之不得的機會,大可答應暫緩根本也無法律效力的公投,等談判破裂再由美國主導公投不遲,也有更有說服力。但巴爾扎尼一時理盲,誤判美國不支持的決心,認為最後美國別無選擇,只能轉而支持公投結果。巴爾扎尼不顧國內外的反對聲浪,執意舉行。
庫德族的人民沒讓巴爾扎尼失望,公投結果高達92%主張獨立,但全世界報以無情的噓聲,包括美國。世界不仁,這是冷酷的政治現實,庫德族英勇抵抗伊斯蘭國在國際所建立起的政治籌碼,為了一次明知沒有結果的公投一夜殆盡。公投後不到一個月,伊拉克出重手收回吉爾庫克,封鎖自治區首都的對外航線,美國袖手旁觀。這有多嚴重呢?就像台灣辦了一次公投,結果丟了高雄,台北、桃園的航道被關閉。這是一個一點都不喜樂的公投,丟了吉爾庫克後巴爾扎尼宣布下台,庫德人擦乾眼淚,準備提槍再戰。(待續)
庫德族的人民沒讓巴爾扎尼失望,公投結果高達92%主張獨立,但全世界報以無情的噓聲,包括美國。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 歐本海默──是普羅米修斯,還是死神? - 2023 年 8 月 4 日
- 轉型正義,緩慢、遲到的正義 - 2022 年 12 月 29 日
- 浮現的中華恐怖主義 - 2022 年 5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