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選舉有個特點--候選人很少說什麼好話,甚至為了拉抬自己,不惜昧著事實信口開河,某人批評高雄「又老又窮」,大抵類此。
身為土生土長的高雄人,過去近五十年,筆者深切感受到高雄的成長,雖然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絕不是某人口中的「又老又窮」,反而具有一股蓄勢待發的蓬勃能量。
筆者小時候的高雄市(不包括過去的高雄縣),美其名叫「工業城市」,實際上則是個不折不扣的「工業污染城市」。一般人日常生存最需要的三大自然能量:陽光、空氣、水,在高雄人的印象中,似乎都是黑色的。空氣中永遠瀰漫一股混著重油與炭灰的氣味,天空中不時飄著濃重黝黑的煙塵,即使晴空下的陽光都像是遮上一層黑紗般矇昧混濁。水文呢?幾乎每一條河都流淌著惡臭的污水,最知名的愛河更是髒臭到揚名國際(很多高雄人提到此河,都習慣戲謔地在名稱之前加個「臭」字)。記得當年電影「八百壯士」在高雄拍攝,借七賢國中的體育館作為「四行倉庫」的場景,而緊鄰的愛河自然就代表蘇州河了。最令老高雄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飾演女童軍楊惠敏的林青霞,竟然有勇氣游過讓人光看就頭皮發麻的臭愛河。尤有甚者,三十年前的愛河沿岸是出了名的治安紅燈區,除了流鶯與嫖客外,一般民眾根本不敢靠近。
身為土生土長的高雄人,過去近五十年,筆者深切感受到高雄的成長,雖然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絕不是某人口中的「又老又窮」,反而具有一股蓄勢待發的蓬勃能量。圖片來源:吳金成@flickr (CC BY 2.0)
正因為過去的高雄毫無令人感到榮光之處,所以對未來稍有憧憬的人,都不願留在這個幾乎看不見光的城市,寧可離鄉背井到外地求學、工作,來個眼不見為淨。而以前那個筆者所謂的「黑色」的高雄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莫不是過去的執政者在建設上重北輕南所導致。換言之,把高雄弄老弄臭的,其實正是那位信口雌黃的候選人所屬的政黨呀!
而如今呢?愛河早已洗刷其惡臭危險之名,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民眾沿著愛河岸邊的整齊步道散步、運動,或是眺望過去被滿佈油污的高牆所遮避的港灣。有時夕陽漸落,海面波光閃耀,襯映出高雄偉岸的大港氣勢,讓人不禁升起一股壯志──只要善加經營,這裏未來將無可限量。
不止愛河,過去二十年,高雄很多地方都從髒亂、荒蕪,甚至飄散著死亡的氣息中重現其應有的繁榮與美麗,像以往暮氣沉沉的凹仔底,如今是大高雄最熱鬧的商業中心;中都在筆者小時候是令人望而怯步的合板工廠聚集地,惡水中漂著原木不時散發出的腐臭氣息,但它現在是榮獲國際建築金質獎的濕地公園,而像這樣兼具自然與人文的景觀,近幾年來在高雄不斷出現,恐怕連自詡全台建設首屈一指的台北都比不上。以往的高雄,被稱為「下港」,被譏為「文化沙漠」,但今天的高雄人卻可以自豪有美麗的港灣、世界一流的音樂廳,以及多元的文化匯流,這幾乎是筆者幼年時不敢想像的。
中都在筆者小時候是令人望而怯步的合板工廠聚集地,但它現在是榮獲國際建築金質獎的濕地公園,而像這樣兼具自然與人文的景觀,近幾年來在高雄不斷出現。圖片來源:汪大雄@flickr (CC BY-SA 2.0)
當然,高雄人不會因此自我膨脹,認為不必再持續建設;但也不會妄自菲薄,嫌自己家鄉又老又窮。像我這樣的老高雄人,見證這個城市一吋吋的進步,這是前人努力締造的成果,絕不是外來空降的政客幾句風涼話就可以抹煞的。南部人好客,所以我們歡迎願意到這裏一起打拼的人;但若是要刻意貶低這個終於有光的城市來彰顯自己,那就未免太失禮,也太低估高雄人的智慧了。
作者為東華大學教授
- 台灣也有佐佐木朗希嗎? - 2022 年 4 月 13 日
- 投手大谷,打者翔平──二刀流的大聯盟傳奇 - 2021 年 7 月 9 日
- 孝子與超跑的劇情 - 2018 年 12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