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攻略,一種解讀《大象席地而坐》的路徑

洪浩唐
496 人閱讀

圖片來源:大象席地而坐FB

「滿洲里的馬戲團有一隻大象,牠他媽就一直坐在那,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牠,也可能牠就喜歡坐那兒,很多人就跑過去,抱著欄杆看,有人扔什麼吃的過去,牠也不理。」

電影一開始就提到這則略帶詩意與禪機的傳聞。然後觀眾會發現,劇中主要人物似乎都將這則傳聞當成一組密碼,企圖解開他們各自面臨的人生難題。但,觀眾若要問為什麼?或者,憑什麼?就會發現導演似乎正好整以暇地告訴你:讓我用230分鐘的電影,慢慢說服你。你不一定會同意,但至少,相信你會同情。

在剛看到《大象席地而坐》這樣讓人摸不著頭緒的片名時,筆者非常好奇,除了用柏林影展、金馬獎得獎作品等「桂冠加持法」外,電影發行公司會用什麼方式來行銷這部電影?因為在商言商,影展得獎作品並不一定是票房的保證。而且以該片所顯露的「藝術傾向」、和不那麼「親民」的片名,則很可能會嚇跑一堆視藝術如畏途(甚至如寇讎?)的觀眾。然後,就更不用提,這是一部長度將近四個鐘頭,內容不含偶像明星、怪物或魔法,而強烈考驗觀眾體力、耐力或專注力的電影了!

圖片來源:IMDb。

其實,行銷「非類型」電影本來就十分具有挑戰性,因為它沒有(或較少)「前例」可循。電影行銷者沒有辦法用簡短的敍述(例如:武俠、科幻、偵探、恐怖、浪漫愛情…),快速地讓觀眾在觀影前,對劇情有一定程度的想像或期待,進而產生興趣並進場消費。換句話說,「非類型」電影的行銷難處,就在於它們很難讓人「一言以蔽之」。但有時候,特別是對於厭倦了類型片的俗濫套路、而相信電影除了娛樂仍有其他面貌與功能的可能性的觀眾而言,這種難用三言兩語概述的特點,反而才是該片的一大「優勢」吧?

關於行銷,暫且先讓片商自己去傷腦筋吧!如果真要(沒有行銷壓力的)筆者在社群網站,快速地介紹這樣一部似乎難以被歸類的電影給同溫層的朋友(並適度地勾引他們觀影的興致)時,我可能會這樣形容:這是一部多線敍述的電影,概念上可以說是《偷拐搶騙Snatch》(2000,蓋·瑞奇導演)的「憂鬱文青」版。

希望這種有點「跳Tone」的形容,不致冒犯到本片的創作者們?而筆者的重點在於,提供一種解讀路徑(本片的解讀路徑當然不止一種),在儘可能不「劇透」的狀況下,讓觀眾試著從觀影過程中獲得一些(預期之外的)樂趣。

在閱讀多線敍述的小說或電影時,有一個很重要的「快感」來源,就是讀者在與(乍看)複雜難解的文本一翻「纏鬥」後,終於逐漸「瞭解」劇情的過程,就像千辛萬苦終於完成一幅拼圖一樣,那種伴隨而來的「成就感」,顯得格外珍貴——本片也可以作如是觀!

圖片來源:IMDb。

本片主要的故事線有四條:一個與朋友妻子偷情的黑道混混(朋友發現後因此跳樓身亡);一個為了挺朋友卻意外打死人的高中生;一個跟學校師長搞曖昧,卻在社群網路被公開的高中女生;一個甫被女兒送到養老院的老人。這四個原本不怎麼有牽連的人物,唯一的共通點就是:他們剛好都聽過滿洲里的那隻席地而坐的大象。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面臨人生困境,這四個人竟不由自主地,將去看這隻大象當成是一種解方?甚或是一種救贖?這看似荒謬的反應,導演用了相當大的篇幅娓娓道來,企圖說服觀眾,這其實是人類的「正常反應」——當人們在被現實逼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就越會寄望那些遙遠、超乎自己人生經驗、而可能並不存在的事物。(例如,南海挖石油、性愛摩天輪?)

就像《偷拐搶騙》裡面的那顆,引發原本相安無事的各路人馬因而產生互動的鑽石一樣,在本片中,大象也扮演著串起劇中主要角色的觸媒。(稍稍不同的是,在本片中,觀眾和劇中人自始至終,都沒真的見到那隻大象?)但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就會發現,大象其實只是個引子,透過對這四個人物的近身描述(大量人物背影跟拍鏡頭,也是本片另一特色),你會發現他們彼此竟都是有所關聯的?這就是前述那種拼圖的樂趣,也是本片作為一部多線敍事電影的魅力之所在——導演對劇中人物的細膩描寫,讓他們的言行動機變得更為立體、可信,進而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一種「同理心」。

圖片來源:IMDb。

或許有人會問:難道大象在本片中的功能,只是作為引子,而沒有其他隱喻?那為什麼不是長頸鹿、犀牛或老虎?雖然筆者個人認為本片中大象可能有兩個隱喻: 第一,天地不仁。第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我猜這個問題恐怕是不會有「標準答案」了?倒不是因為原創作者胡波已然長眠,而是「作品一旦完成,作者便無須也不宜多作解釋」的通則。況且,就藝術創作而言,好的作品自會與讀者或觀眾對話,作品的「歧義性」也是一種觀影的樂趣——但那似乎又是另一種解讀本片的攻略了?

作者熱愛看電影,並將看電影視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出版過兩本與電影完全無關的書。立志當個電影資源回收者。

留言評論
洪浩唐
Latest posts by 洪浩唐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