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一年,蔡英文能做什麼?

陳子瑜
133 人閱讀

距離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束已近月,縣市首長們也即將準備就職,對於遭逢歷史性大敗的民進黨而言,重整陣型、精確掌握民意是用「天數」來計算的首要任務,接著才能夠進一步迎接2020的總統大選挑戰。然而在討論具體方向之前,重新審視台灣在東亞的國際角色,不僅有其必要,也唯有如此,才能夠有效集結國內外支持本土政權的力量,抗衡中國的各種滲透。

德國學者Herfried Münkler在《帝國統治世界的邏輯︰從古羅馬到美國》一書中,提出有別於主流的「帝國中心對邊陲地區單向剝削」的看法,認為帝國為了維繫自己的統治正當性,將會透過短期利益、長期使命感、教化、投入公共及商業資源,以及提升邊陲水準等作為;換言之,帝國中心也會提供邊陲地區協助,尋求帝國整體的穩定。從這個角度來看,邊陲地區實則具備了足以影響帝國中心的能力。

德國學者Herfried Münkler在《帝國統治世界的邏輯︰從古羅馬到美國》一書中,對主流的「帝國中心對邊陲地區單向剝削」觀點提出挑戰。

在Münkler的脈絡裡,中心與邊陲並不以帝國實質統治的領土為界,而是影響力。因此,台灣在美中兩大帝國的夾縫中,是不折不扣的邊陲地區;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降的歷史,台灣的經濟發展、民主體制與生活方式,均來自於美國的規劃與扶持。簡而言之,台灣就是美國帝國範圍中的邊陲,也是面對另一個中國帝國進逼的第一線戰場。

一如克里米亞之於俄羅斯,台灣之於中國,有著更深的民族主義屈辱情節,以及地緣戰略上最容易突破的關鍵位置。面對中國混合著國際打壓、國內滲透、假新聞、假消息、聯合親中政黨與媒體等鋭實力的攻勢,如果台灣希望能夠維持現有的生活方式,蔡英文政府的應對方式,就會是決定能否連任2020的關鍵方針。

基於這樣的思考,第一個要積極強化的,就是與美國在各方面的合作關係。由於美國朝野已經確立全面圍堵中國的共識,日本、歐洲等盟國也紛紛響應,因此台灣必須要讓美國確信是一個「可預期」、「按照整體戰略規劃行動」的盟友,並且能夠將台灣利益高度整合進美國利益中,以獲取美方的信任。

第一個要積極強化的,就是與美國在各方面的合作關係。圖為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訪問團」,與NCAFP主席Susan Elliott大使握手。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CC BY 2.0)

於是乎,「可預期」所代表的意思,其實就是蔡英文上台以來一直堅持的「維持現狀」。作為邊陲地帶的台灣案例,能否獲得國家身份分,一直是美中兩國相互角力中的關鍵環節,也是過去雙方有共識的紅線。換句話說,台灣並不具備主動改變現狀的能力與實力。所謂的現狀,則是「台灣作為美國勢力範圍之一環,有事實上的國家能力,還不具備法理上的國家地位」,必須要在美國同意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改變現狀」,獲得承認,取得國家地位;另一方面,中國則試圖透由鋭實力,破壞台灣在「生活方式」、「民主制度」、「經貿體質」等與美國有共享價值的連結,最終目的則是在最點時間內改變現狀,並且造成不可回復的既定事實,重新劃分美中的勢力範圍;國民黨發動反核食公投,成為台灣加入CPTPP的主要障礙,就是裡應外合的明顯例子。

因此,台灣必須加速與加強和美國的合作,包括採購天然氣、黃豆等商品;增加與美國官方、政黨、民間交流,並且透過美國,加入各項雙邊或多邊的經貿體系。越是將台灣的利益整合進美國的利益,就越能確保台灣的安全與現有的生活方式。必須要指出的是,美國願意提供台灣包含軍事在內的協助,不僅只是有其現實目的,也是因為蔡英文能夠獲得美方的信任,配合美國的整體佈局,不會草率地為了個人利益而影響大局所致。

誠然,美中對立的激化,促使台灣能夠更加獲得美方的重視,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與美方的密切交流相對應的,自然是與中國要劃清切線。在此就必須要放棄去美中關係相對緩和階段的思維,認為可以循往例遊走於兩邊謀取利益,這等毫無忠誠度與現實敏感度的想法,只會把台灣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日前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赴美言說,聲稱「國民黨一直都很親美」,固然令人發噱,但也證明了國民黨人也是有具備這等基本常識者。

對內的部分,蔡英文必須一改過去高度期盼「社會對話」的改革推動方式,不僅要持續透過類似「迴廊談話」,站上第一線向人民報告施政,也必須要求政務官扛起本該肩負的政治責任,與總統一起做好「溝通」的工作。諷刺的是,蔡英文勝選之初,曾強調會成為「最會溝通的政府」,但2018九合一選舉的大敗,主要原因之一,正是來自於人民感受不到政府溝通的誠意,《空污法》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蔡總統必須一改過去高度期盼「社會對話」的改革推動方式,不僅要持續透過類似「迴廊談話」,站上第一線向人民報告施政,也必須要求政務官扛起本該肩負的政治責任,與總統一起做好「溝通」的工作。圖為本月6日蔡總統第一次迴廊談話。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CC BY 2.0)

此外,透由立法規範與行政落實,特別是金流管制,防範中國透過表面上的商業行為,侵蝕台灣民主根基與人民互信,是重中之重。面對假新聞與假消息的侵擾,則可以參考杜奕瑾的主張,以獎勵制度來破壞無良行銷公司的產業鍊。另一方面,經濟的好轉,必須捨棄傳統經濟學派的「涓滴效應」,也就是階段式、由富裕階層遞移到一般階層的方式;在世界性的民粹浪潮席捲之下,直接讓基層人民有感,是不讓民怨持續擴大最有效的方式。法國總統馬克宏透過最低工資上調一百歐元來回應黃背心運動,讓近半民眾決定不再繼續上街頭,是個可參考的例子。

綜上所述,為了捍衛台灣本土政權的延續,以及深化台灣作為獲得國家身份的準備,強化台灣與美國在各層面上的整合,大幅提高中國逆轉的成本,是重中之重。出於這個目的,能夠獲得美方信任的蔡英文總統,是繼續領導台灣本土政權的唯一適合人選。當前台灣面臨到中國加緊腳步進逼、社會對經濟不滿等內外挑戰,有限的時間與資源,必須優先投入到最重要的環節;具備本土意識的人民,也應理解到此一困境,將能量投注於能夠實質上強化台灣防衛能量的部分,而非單方面改變現狀,進而影響台美整體戰略佈局的獨立公投。

作者目前是快樂聯播網「子瑜生活二三事」節目主持人。之前待過民進黨中央黨部、立法委員蘇治芬國會辦公室、聯合國INGO地方政府永續理事會高雄中心主任,還一度跑去非洲查德吃頭路。雖然跟韓國周子瑜名字很像,但身為中年大叔,路線不可能走甜美風,只能運用就學時期的歷史學與政治學訓練,以吐嘲政治人物來博君一笑。

留言評論
陳子瑜
Latest posts by 陳子瑜 (see all)